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请稍后,加载中....
网上路演日 | 2019年12月16日 |
申购日 | 2019年12月17日 |
网上摇号日 | 2019年12月18日 |
缴款日 | 2019年12月19日 |
联系人 | 马桂富 |
电话 | 0551-62100213 |
传真 | 0551-62100175 |
联系人 | 张君、崔浩 |
电话 | 021-23219000 |
电话 | 021-63411061 |
单位:万元
序号 | 投资项目名称 | 总投资金额 | 拟使用募集资金 |
---|---|---|---|
1 | 动力锂电池产业化项目 | 296,116.94 | 150,000.00 |
1.1 | 国轩南京年产15GWh动力电池系统生产线及配套建设项目(一期5GWh) | 204,567.93 | 90,000.00 |
1.2 | 庐江国轩新能源年产2GWh动力锂电池产业化项目 | 91,549.01 | 60,000.00 |
2 | 补充流动资金 | 35,000.00 | 35,000.00 |
合计 | 331,116.94 | 185,000.00 |
中文名称 |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称 | Guoxuan High-Tech Co.,Ltd.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91320600138346792B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国轩高科 |
成立日期 | 1995年1月23日 |
上市日期 | 2006年10月18日 |
股票代码 | 002074 |
注册资本 | 1,136,650,819元 |
法定代表人 | 李缜 |
董事会秘书 | 马桂富 |
注册地址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东源大道1号 |
注册地址邮政编码 | 226341 |
办公地址 |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岱河路599号 |
办公地址邮政编码 | 230012 |
联系电话 | 0551-62100213 |
联系传真 | 0551-62100175 |
公司网址 | www.hfgxgk.com |
电子邮箱 | gxgk@hfgxgk.com |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的统计,2017年和2018年国轩高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为2.10GWh、3.09GWh,均位居行业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1、研发技术优势
公司始终重视技术研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丰富研发人才队伍,引入多名国内外高端研发技术人才,加大研发硬件平台建设,投资引入国外先进设备建设电池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系统测试实验室,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电芯技术上,公司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电芯能量密度已提升至190Wh/kg,三元电池单体电芯能量密度提升至230Wh/kg。公司牵头并承担国家科技部“高安全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研发与集成应用”的重大专项,已成功研发出能量密度达300 Wh/kg,循环次数超过1500次的软包三元样品。在材料技术上,实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自产,并成功实现了三元材料开发及产业化。在以安全为前提的技术路线的引导下,公司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电池一致性、成品率、配组率等性能指标逐年提升,电池材料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在电池管理系统(BMS)、硅基负极材料、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等方面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2、产品优势
公司始终将纯电驱动汽车电池作为重点产品,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实现了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和市场认可度。
在磷酸铁锂产品上,2010年配套世界首条纯电动公交路线-合肥18路公交,安全运营已达8年,2015年自主研发的“IFP1865140-9Ah方形磷酸铁锂锂离子蓄电池”、“IFP1865140-15Ah方形磷酸锰铁锂锂离子蓄电池”、“IFP20100140A方形磷酸铁锂锂离子蓄电池”获得安徽省新产品的荣誉。近来年不断提升突破产品的能量密度,公司的32131电芯产品达190Wh/kg,可配套续航里程超过400km车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新能源A级车领域市场供不应求。在三元产品上,随着公司三元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内充电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居民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不断提高,公司积极推进三元动力电池产业化,加快实现公司先进材料研发技术成果转化,2016年公司成功开发出符合VDA(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的三元电池。
公司的产品优势突出,市场认可度高。乘用车方面,已与江淮,北汽,奇瑞,汉腾,吉利,上汽等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开发出众多新能源乘用车车型,其中有多款车型成为当年爆款。公司还积极推进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研发,在电池储能、电池回收、移动电源、后备电源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3、产业链优势
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建设,对于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BMS系统等环节,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共赢等模式,实现原材料的自产或合资方式生产,不断拓展产业链广度和深度。其中子公司精密涂布公司已量产涂碳铝箔,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合作开发三元前驱体材料,与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进行隔膜开发,与铜陵有色集团进行铜箔开发合作,与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合资进军储能领域等等。从材料到配套产品,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整合,有效控制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在生产管理、成本控制、产品品质、市场推广等方面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4、客户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在乘用车领域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商用车领域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结成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保持了良性的互动,为公司业绩稳定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人才优势
公司已拥有大批具有丰富的电化学、材料学、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的高技术人才;同时培养了大量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和上、下游行业有深刻认识的管理、市场营销人才和掌握行业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
经过多年动力电池行业的深耕,公司已形成了完善和健全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持续发展动力。
近年来,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规划和举措陆续出台,明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新型储能等成为国家重点投资发展的领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公司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动力锂电池产业化项目,募集资金投向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一)动力电池产业政策有利于公司做大做强
从国内政策来看,国家四部委于2017年发布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持续提升现有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安全性,保障高品质动力电池供应。到2020年,符合高品质要求的动力电池行业总产能超过100GWh,形成产销规模在40GWh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公司虽已跻身国内动力锂电池行业前列,但与国家纲领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公司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水平,扩大生产能力,为实现具有国际竞争力龙头企业的目标而加快优质产能的布局。
(二)新能源汽车及动力锂电池行业维持高速增长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33.11万辆,同比增长3.4倍;;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售50.7万辆,同比增长53.13%;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售77.70万辆,同比增长53.25%;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售125.60万辆,同比增长61.70%,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98.40万辆,同比增长50.80%。我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7年中国汽车动力锂电池产量为44.5GWh,同比增长44.5%。根据GGII(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规模达820亿元,同比增长13%,动力电池出货量为65GWh,汽车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56.89GWh,同比增长46%,动力锂电池产业保持较高速度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渐落地,以及未来锂电池生产技术提升、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普及度提高等,未来3年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需求将保持增长,GGII预计到2022年中国汽车动力锂电池产量将达到215GWh。
(三)公司进行融资有利于巩固公司行业地位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动力锂电池行业公司在近年来不断通过融资来新增产能,主营业务包含动力锂电池业务的上市公司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鹏辉能源、欣旺达等自2015年以来已平均进行1-2次的融资,资金主要用于锂电池项目的扩产。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动力锂电池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为了保持产能优势,满足客户的新增需求,动力锂电池行业内的公司在近年来加大了对新产能的投建。本次融资是在行业扩容大背景下,为了把握当下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机遇,公司对优质产能进行的战略布局,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公司行业地位,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先机。
(四)现有产能无法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和竞争需要,新增产能是公司业务扩张,客户拓展的重要保障
公司目前已建成的产线总产能在7GWh左右。2017年配股募投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总产能为14GWh左右。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56.98GWh,GGII预计到2022年中国汽车动力锂电池产量将达到215GWh,增长230.77%。考虑到国际市场,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在下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公司亟需通过本次募投项目扩大公司生产规模。
本次募集资金项目实施后,公司多区域布局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动力锂电池的产能,一方面新生产基地的建设达产为市场需求提供了产能保证,另一方面生产的高度时效性能够有利于增强公司与下游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提高客户粘性。
(五)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综合成本,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进一步增加市场份额、提高产品覆盖率、巩固优势地位,公司需要相应建设技术与管理水平领先的优质产能,充分发挥规模优势。
从产品成本来看,良好的成本综合管控能力是动力锂电池制造企业持续盈利的关键因素。募投项目实施后的规模化生产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并降低单个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利于保持公司动力电池业务的盈利能力。
从销售来看,实现优质产能规模化是企业技术、管理、资金等综合实力的象征,是下游客户筛选锂电池供应商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公司不断开发新客户,获取新市场的重要依托。
公司在锂电池行业具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已具备进一步规模化生产的技术力量,因此,本次募投项目是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必然选择。募投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公司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提高公司销售规模及盈利能力,切实强化和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综合竞争实力。
⇓ 展开
(一)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之一为动力锂电池组。目前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随着动力电池产能的持续扩张以及材料研发和生产工艺的进步、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动力锂电池产品的售价有持续降低趋势,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会导致行业内产品售价的逐步下调。如果公司不能通过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来抵消价格下降的风险,或者无法持续通过技术进步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产品售价的下降将导致产品毛利率的下降,并最终影响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二)应收账款较高的风险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41,071.73万元、355,154.30万元、500,074.37万元和665,756.65万元,占各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3.60%、20.77%、24.29%和29.38%,公司应收账款占比较高。虽然公司应收账款账龄主要在1年以内,且公司客户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资金实力较强,客户信誉良好,同时公司制定了稳健的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加大对欠款的催收力度,但若相关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三)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下降的风险
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6月,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9.86%、18.27%、6.86%和4.07%,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19元/股、0.95元/股、0.51元/股和0.31元/股。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资产规模将有较大幅度提高,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需要一定的实施期,项目产生预期效益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完全产生效益前,公司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存在下降的风险。
(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实现预期效益的风险
本公司已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认为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效益预期,新增产能可以得到较好地消化。但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基于当前市场环境、现有技术基础、对未来市场趋势的预测等因素作出的,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需要一定的建设期和达产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和项目建成后,如果市场环境、相关政策等方面因素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者市场拓展不理想,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收益。
(一)标的证券价格发生不利变动的风险
本次发行的可转债可以转换为公司股票,股票价格不仅受公司盈利水平和发展前景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宏观经济形势、政策环境、投资者偏好和预期、投资项目预期收益等因素的影响。当以上因素发生不利变化时,均会对可转债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产生不利影响,可能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二)可转债在转股期内不能转股的风险
尽管在本次发行的可转债存续期间,当公司A股股票在任意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5%时,公司董事会有权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表决。但修正后的转股价格应不低于股东大会召开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和前一交易日均价,同时,修正后的转股价格不得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和股票面值。如果本公司股票价格在可转债发行后持续下跌,则存在本公司未能及时向下修正转股价格,或即使本公司持续向下修正转股价格,但本公司股票价格仍低于转股价格,导致本可转债的转股价值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进而可能导致出现可转债在转股期内不能转股的风险。
(三)转股后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摊薄的风险
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拟投资的项目将在可转债存续期内逐渐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本次发行后,如可转债持有人在转股期开始后的较短期间内将大部分或全部可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公司将面临当期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被摊薄的风险。
(四)利率风险
在债券存续期内,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转债的价值可能会相应降低,从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投资者应充分考虑市场利率波动可能引起的风险,以避免和减少损失。
(五)本息兑付及本期可转债未提供担保的风险
在可转债的存续期限内,公司需按本次发行条款对未转股部分的可转债偿付利息及到期兑付本金。受国家政策、法规、行业和市场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可能出现未达到预期回报的情况,进而使公司不能从预期的还款来源获得足够的资金,可能影响公司对可转债本息的按时足额兑付。
同时,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提供担保,但最近一期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十五亿元的公司除外”。公司2017年末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2.30亿元,因此公司未对本期可转债提供担保。如果本可转债存续期间出现对本公司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有重大负面影响的事件,本可转债可能因未设担保而增加兑付风险。
(六)可转债价格波动的风险
可转债是一种具有债券特性且赋予有股票期权的混合型证券,其二级市场价格受市场利率、债券剩余期限、转股价格、公司股票价格、赎回条款、向下修正条款、投资者的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上市交易、转股等过程中,可转债的价格可能会出现异常波动或与其投资价值严重偏离的现象,从而可能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七)可转债存续期内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实施导致公司原有股东股本摊薄程度扩大的风险
本次发行设置了公司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在本次发行的可转债存续期间,当公司A股股票在任意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5%时,公司董事会有权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表决,该方案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可实施。修正后的转股价格应不低于该次股东大会召开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和前一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的交易均价,同时修正后的转股价格不得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和股票面值。
可转债存续期内,若公司A股股票触发上述条件则本次可转债的转股价格将向下做调整,在同等转股规模条件下,公司转股股份数量也将相应增加。这将导致未认购本次可转债或未实施转股的公司原有股东股本摊薄程度扩大。因此,存续期内公司原有股东可能面临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实施导致的股本摊薄程度扩大的风险。
(八)可转债存续期内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不实施的风险
本次发行设置了公司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在本次发行的可转债存续期间,当公司A股股票在任意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5%时,公司董事会有权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表决,该方案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可实施。修正后的转股价格应不低于该次股东大会召开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和前一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的交易均价,同时修正后的转股价格不得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和股票面值。
可转债存续期内,本次可转债的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可能因修正转股价格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而无法实施。此外,在满足可转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的情况下,发行人董事会仍可能基于公司的实际情况、股价走势、市场因素等多重考虑,不提出转股价格向下调整方案。因此,存续期内可转债持有人可能面临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不能实施的风险。
(九)可转债转换价值降低的风险
公司股价走势取决于公司业绩、宏观经济形势、股票市场总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次可转债发行后,公司股价可能持续低于本次可转债的转股价格,因此可转债的转换价值可能降低,可转债持有人的利益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本次发行设置了公司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如果公司未能及时向下修正转股价格或者即使公司向下修正转股价格,但公司股票价格仍低于转股价格,仍可能导致本次发行的可转债转换价值降低,可转债持有人的利益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 展开
项目 | 2016-12-31 | 2017-12-31 | 2018-12-31 | 2019-09-30 |
---|---|---|---|---|
资产总计 | 1,021,471.04 | 1,709,689.95 | 2,058,700.27 | 2,354,224.61 |
负债合计 | 625,470.14 | 884,178.16 | 1,203,702.18 | 1,440,833.73 |
股东权益 | 396,000.90 | 825,511.79 | 854,998.09 | 913,390.88 |
项目 | 2016年度 | 2017年度 | 2018年度 | 2019年1-9月 |
---|---|---|---|---|
营业收入 | 475,793.19 | 483,809.86 | 512,699.52 | 515,150.62 |
营业成本 | 365,116.10 | 419,664.68 | 498,553.22 | 454,390.77 |
营业利润 | 110,616.20 | 101,020.00 | 63,935.02 | 64,097.04 |
利润总额 | 119,741.34 | 99,421.85 | 64,590.96 | 64,433.99 |
净利润 | 103,285.29 | 84,017.28 | 58,168.53 | 57,567.91 |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03,093.97 | 83,800.71 | 58,034.55 | 57,830.16 |
项目 | 2016年度 | 2017年度 | 2018年度 | 2019年1-9月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127,465.86 | -9,968.35 | -155,863.97 | -37,367.6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183,957.82 | -169,570.93 | -174,502.37 | -198,167.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90,324.40 | 427,351.03 | 110,781.57 | 129,619.5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33,908.78 | 247,050.94 | -218,568.48 | -105,916.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