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请稍后,加载中....
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请稍后,加载中....
网上路演日 | 2020年8月24日 |
申购日 | 2020年8月25日 |
网上摇号日 | 2020年8月26日 |
缴款日 | 2020年8月27日 |
联系人 | 隋功新 |
电话 | 0532-66957767 |
传真 | 0532-85933800 |
联系人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电话 | 0755-83084016 |
传真 | 0755-82943121 |
本次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含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支持本行未来业务发展,在可转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提高本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进一步夯实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资本基础。
中文名称: | 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称: | Qingdao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rporation |
股票上市地: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青农商行 |
股票代码: | 002958 |
法定代表人: | 刘仲生 |
董事会秘书: | 隋功新 |
董秘联络方式: | 电话:0532-66957767;传真:0532-85933800; E-mail:qrcb@qrcb.com.cn; |
注册资本: | 5,555,555,556元人民币 |
注册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秦岭路6号1号楼 |
电话: | 0532-66957767 |
公司传真: | 0532-85933800 |
邮政编码: | 266061 |
网址: | http://www.qrcb.com.cn |
电子邮箱: | qrcb@qrcb.com.cn |
1、发展前景广阔的地区经济孕育丰富的金融机会
青岛作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核心区域龙头城市、“一带一路”战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辖内拥有6个国家级经济园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以及第9个国家新区,经济体量庞大。同时目前,青岛正在推进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三中心一基地”行动计划,市场空间广阔。2019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决定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本行作为地方法人银行,长期根植青岛市场,服务于当地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具有天然的本土竞争优势和广泛深厚的客户基础,在青岛60余家银行机构的竞争中逐步确定了领先的市场地位。
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本行多元化经营和集团化发展提供了创新、转型、发展的机会和环境。青岛市出台了促进财富管理试验区发展专项政策措施,营造了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金融发展环境。本行依托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政策红利,加快业务创新,加强综合经营,主发起设立的青岛蓝海金融租赁公司已上报银监会待批筹建,获得了山东省地方法人银行首张基础类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的资格和全国农村金融机构首张金融市场持牌经营牌照、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韩元直接交易做市商资格,有效融入了青岛经济社会改革和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2、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奠定现代化银行的经营管理基础
本行改制之初就按照上市银行标准不断完善治理架构、规范股权结构、及时信息披露、规范运作“三会一层”议事规则。目前,本行股东持股比例均衡,无持股超过10%的单一控股股东,且主要股东保持稳定。稳定分散的股权结构,避免了内部控制人现象,能够保证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按照各自职责履行职能,充分适应了地方法人银行决策链条短、管理半径小、反映灵敏迅速的经营管理机制。
3、独具特色的城乡金融服务模式造就强大的城乡市场竞争力
本行围绕“服务三农主力银行、城乡统筹主办银行、中小企业伙伴银行、城乡居民贴心银行”的战略定位,在城乡统筹与发展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城乡金融发展模式,奠定了本行持续、健康、高效发展的根本。
全国首创互联网小微云支付系统,将银行开到农民家门口。本行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在全国首创互联网小微云支付系统,充分满足农民、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本行以互联网小微云支付系统为依托,深入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打造“农村支付结算平台”、“政府惠农服务平台”、“农村信贷支持平台”、“农村金融消费平台”和“农村文明诚信宣传平台”,使农民“足不出村”便可享受便捷的结算、信贷、电商、缴费、惠农补贴领取等基础金融服务。同时,本行紧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在青岛金融机构中率先推出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助农履约保证保险贷款等农村金融产品,切实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行在县域市场(胶州市、平度市、即墨区、莱西市)中的存款余额937.88亿元(人行监管报表口径),市场份额26.84%,贷款余额593.32亿元(人行监管报表口径),市场份额21.78%,牢牢占据了青岛各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龙头地位。
覆盖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大三农”框架下的新型城乡金融服务体系。本行紧跟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不断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力度,推出专人负责、专人对接、专人服务、专人跟踪、专人督导的“五专”服务,不断巩固在农村市场的主体地位。紧跟城乡统筹发展步伐,本行打造“城乡居民贴心银行”的服务品牌,全面建设社区支行、微贷中心、直销银行、财富管理“四位一体”的服务平台,形成了“线上线下、网上网下、金融和生活融合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充分满足了社区居民财富增值、消费信贷、服务便捷的金融需求。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行共建设社区支行15家、微贷分中心11家,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82.66亿元,直销银行、电商平台等互联网金融统一用户80.8万户。
4、专业高效的中小微金融服务优势带动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中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本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本行通过“专项规模、专职团队、专业流程、专门风控”的运营模式全力服务中小微企业,在有效扶持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的同时,大幅提升了本行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强化流程建设,提升小微企业服务效率。在总行层面,本行设立专门的中小微企业服务管理部门,并按照矩阵式管理原则在各管辖支行设立专门的中小微企业服务部门以及服务机构,建立起多层次、全覆盖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网络。同时,本行注重加强信贷管理,实施信贷流程再造工程,加强风险管理,建设了审查、审批、放款、贷后检查和档案管理的“五大”信贷管理中心,推行中小微企业贷款集中制、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和独立审批人、评审委员会、审批委员会的三级审批机制,有效提高了中小微贷款的审批效率。
引入德国微贷技术,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2014年,本行在山东农村金融机构中率先引入德国微贷技术,成立微贷中心。微贷业务打破了传统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的认定标准,将客户的成长性和发展前景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有效满足了小微企业“金额小、需求频、周期短”的融资需求。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行建立微贷分中心11家,累计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城乡居民16,172户,累计放贷78.74亿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行与枣庄农商银行等多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并进行了微贷技术的输出。
强化服务创新,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本行积极转变营销模式,由一对一的营销模式向平台、渠道营销模式转变,不断加强银政、银会、银媒的合作,成功打造了“鑫融小微”服务品牌。同时,加快产品创新研发,针对不同行业中小微企业的差别,有针对性地设计研发产品,相继推出了税贷通、技改贷、转贷易、商会通担保贷款、专利权抵押贷款、知识产权抵押贷款、“蓝海农商贷”股权质押贷款等一系列产品(服务),积极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和科技型企业发展。截至2019年12月末,青岛农商银行累计对接各类科技企业530家,信贷支持“千帆计划”入围企业79家,贷款余额10.57亿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157家,贷款余额35.57亿元。
利用国际业务优势,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本行充分发挥国际业务开办时间长、业务牌照全、服务能力强的优势,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行已与中行、花旗等595家国内外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并代理全国49家法人银行外币资金清算。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连续六年被评为国家外汇管理局执行外汇政策A级行,2015年10月在全国地方法人银行中率先开办中韩货币互换项下韩元贷款,2016年5月获得全国农商银行第3张、山东省第1张基础类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牌照。2018年9月获批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韩元直接交易做市商资格。2019年6月开办樱の速汇业务,7月上线“跨境e家”、“微信速汇通”线上服务平台,2019年9月上线资金管理系统,12月开办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并在全国农商银行中率先开办中新货币互换项下新加坡元贷款业务。
5、优异的金融资产和投资理财配置能力驱动经营加快转型
2012年以来,随着新一轮监管变革的落地,银行业发展对资本的需求越来越高,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财富管理、金融交易、投资银行等手段介入轻资产业务,减少资本占用,降低资本对业务发展的约束。为此,本行2014年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战略转型目标,在大力发展大零售和公司金融、国际业务的同时,积极向“金融市场、投资理财”的“轻资本、轻资产”交易性银行转型,坚持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不断规范资产管理业务,更好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市场牌照齐全,投资范围宽广。金融市场条线拥有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资产证券化发行、绿色金融债发行、国库现金定存、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核心交易商等资格,并加入农发行债券承销团等资格。2019年,青岛农商银行市场评级为AAA,投资范围涉及债券、理财、资管、信托、基金和衍生品等多种类型,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是国内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规模最大的农村商业银行,是山东省内首家成功发行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及普通金融债券的农村商业银行。本行充分运用金融牌照,不断强化与券商、基金、信托和保险等非银行机构合作,为本行资金交易、主动负债、流动性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客户基础。本行投资理财业务以“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为原则,以“去杠杆、防风险”为发展主基调,从制度流程、风险监控、产品研发、合作渠道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控体系,持续推进理财业务的高质量发展。自2012年6月开办理财业务以来,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累计发行理财产品4,802期,累计募集金额3,058.83亿元,存续余额282.66亿元。鉴于多年的良好运作,理财业务荣获行业内最高奖项“金牛理财银行奖”,理财产品连续2年荣获“金牛银行理财产品奖”,综合理财能力得到了权威机构、市场和客户的广泛认可。
6、审慎的风险控制和严密的内控管理保障本行持续高效发展
本行2012年成立以来,不断创新风控手段,加强数据治理,启动流程再造,开展客户经理建设年活动,大力推进“制度先行”和“内控优先”,有效提升了风险控制和内控管理水平,保障了本行稳健高效发展。
风险控制体系完善,保障本行经营稳健。本行自成立以来,一直贯彻“稳健经营、稳步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梳理完善了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规章制度与管理流程,构建了由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及支行共同组成的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体系。在业务经营中,将风险控制贯穿于业务营销、审批、检查、运行的全过程,全面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类风险,不断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了本行的风险管控能力,有效保障了本行业务经营稳健高效。
内部控制健全有效,促进业务经营持续合规。在完善公司治理架构的基础上,本行严格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措施建设,形成了由前台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和审计部组成的内部控制“三道防线”,保证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同时,本行自成立以来,狠抓内控制度执行,先后开展了“合规建设年”、“制度执行年”等活动,促进内部控制措施落地实施。
1、贷款业务风险
(1)贷款集中度的风险
从行业分布来看,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行贷款分布相对集中的行业为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占本行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1.03%、18.85%、16.06%和13.22%。
从客户分布来看,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行向单一最大客户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占资本净额的比例为7.31%(监管指标为不超过10%)。
如果上述行业处于发展的下行周期、行业指导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客户因经营困难出现财务危机,本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受到不利影响。
(2)贷款担保物的风险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787.09亿元(不含应计利息,下同),按照担保方式分类,其中附担保物贷款为1,097.14亿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为61.39%。
本行的贷款抵质押物主要包括商用房地产、居住用房地产、应收账款以及其他抵质押品。引起本行抵质押物价值大幅波动或下降的因素非本行所能控制,特别是经济运行放缓可能引起房地产市场回落导致部分贷款抵质押物价值的下降,从而减少本行从抵质押物回收的金额,进而增加本行的减值损失。同时,虽然本行对可接受抵质押物及贷款成数进行了严格控制,并强化押品价值重估管理,但依然存在不能及时全面地变现抵质押物或担保价值的风险,这将可能对本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特殊行业贷款的风险
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和2017年12月31日,本行向房地产业发放的公司类贷款占本行公司贷款和垫款的比率为21.03%、20.60%和21.33%,个人住房贷款占本行个人贷款和垫款的比率为46.55%、39.77%和38.93%。
如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整体衰退,相关借款人财务出现困难,作为本行贷款抵押的抵押物价值或会下降,继而导致以该等房地产作为抵押的贷款一旦违约时本行可收回的金额减少。因此,房地产业的任何重大或持续倒退或影响该行业的国家政策的变动均可能对本行的前景、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4)与贷款地区结构相关的风险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行青岛地区贷款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为94.73%,如果青岛地区出现经济下滑,本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5)中小企业贷款及个人经营贷款风险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行1亿元(含)以下的公司贷款金额为675.03亿元,占本行公司贷款和垫款余额比例为52.59%;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个人经营贷款余额为216.80亿元,占本行个人贷款和垫款余额比例为47.47%。
通常企业规模小,其抗风险能力低,财务信息透明度低,甚至没有完整的财务报表。个人经营规模更小,一般没有财务报表。因此,对于中小企业和个人经营贷款不能完全依据财务报表揭示的信息,还要结合业主个人信用等因素。如果由于国家政策或市场因素,导致上述中小企业和个人经营的经营情况出现显著恶化,或者本行对中小企业主或个人经营业主的信用风险作出不准确的评估,均会导致本行不良贷款增加,从而对本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投资业务风险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行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500.87亿元,债权投资为522.82亿元,其他债权投资余额202.29亿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520.00万元,如果被投资人的资信状况及偿债能力出现问题,本行的上述投资可能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
3、利率风险
本行经营业绩主要依靠利息净收入。2019年、2018年和2017年,本行利息净收入分别占本行营业收入的81.23%、87.51%和95.22%。本行利息净收入受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调整的影响。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自2015年8月26日起,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活期存款以及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不变。我国近年逐步放宽对利率的管制,存贷款业务及定价水平的竞争有所加剧,银行业整体面临的利率竞争会有所增加,平衡风险与收益的难度加大。本行无法保证通过调整本行资产负债结构及本行定价机制能够有效抵消该等利率放宽政策的影响。
4、银行业持续发展前景不确定的风险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2月28日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我国GDP增长率为6.1%。我国经济及银行业能否恢复及维持高速增长水平仍不明朗。如我国银行业的增速放缓,本行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项目 | 2019-12-31 | 2018-12-31 | 2017-12-31 |
---|---|---|---|
资产总额 | 341,667,384 | 294,141,165 | 251,054,239 |
负债总额 | 316,405,685 | 272,798,404 | 233,135,655 |
股东权益 | 25,261,699 | 21,342,761 | 17,918,58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 | 24,415,271 | 20,513,629 | 17,114,539 |
项目 | 2019年度 | 2018年度 | 2017年度 |
---|---|---|---|
营业收入 | 8,729,188 | 7,462,073 | 6,079,088 |
营业利润 | 3,137,115 | 3,044,448 | 2,763,202 |
利润总额 | 3,110,472 | 3,029,168 | 2,765,856 |
净利润 | 2,847,247 | 2,444,093 | 2,140,2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824,798 | 2,419,006 | 2,136,4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2,808,611 | 2,403,253 | 2,047,838 |
项目 | 2019年度 | 2018年度 | 2017年度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840,569 | -2,363,993 | 2,123,28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793,549 | -11,777,825 | -13,204,4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3,277,992 | 13,190,585 | 15,311,370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 858 | 16,259 | -33,20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3,644,732 | -934,974 | 4,197,026 |
项目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
基本每股收益 | 0.52 | 0.48 | 0.4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 0.52 | 0.48 | 0.4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2.38 | 12.86 | 13.3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2.31 | 12.77 | 1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