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请稍后,加载中....
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请稍后,加载中....
网上路演日 | 2020年9月21日 |
申购日 | 2020年9月22日 |
网上摇号日 | 2020年9月23日 |
缴款日 | 2020年9月24日 |
联系人 | 冯平 |
电话 | 010-84766012 |
传真 | 010-84766081 |
联系人 | 彭奕洪、张大治、孙畅、张乔顺、叶佳雯 |
电话 | 010-88085378 |
传真 | 010-88085256 |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 投资总额 | 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 |
---|---|---|
奇正藏药医药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
119,885.52 | 80,000.00 |
合 计 | 119,885.52 | 80,000.00 |
中文名称: | 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称: | Tibet Cheezheng Tibetan Medicine Co.,Ltd |
股票简称: | 奇正藏药 |
股票代码: | 002287.SZ |
股票上市地: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成立日期: | 2007-10-09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91540000710910578J |
法定代表人: | 雷菊芳 |
注册资本: | 530,220,979元 |
注册地址、办公地址: |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德吉路2号 |
邮政编码: | 860000 |
董事会秘书: | 冯平 |
联系电话: | 86-10-84766012 |
公司传真: | 86-10-84766081 |
电子邮箱 | qzzy@qzh.cn |
公司网址: | www.cheezheng.com.cn |
经营范围: | 生产贴膏剂、软膏剂、颗粒剂;药材收购加工;进出口贸易 |
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藏药龙头生产企业,主要从事藏药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外用止痛药物和口服藏成药等。现拥有GMP药厂、GSP营销公司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6家,公司目前有以消痛贴膏、白脉软膏等12个独家品种或独家剂型品种为核心的55个藏药品种,共计72个批准文号,其中OTC品种9个、国家技术秘密(秘密级)品种2个。公司产品涵盖了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妇科、儿科疾患等领域的产品。
公司的优势
(1)资源优势
公司为藏药生产企业,传统藏药主要由青藏高原的天然药用资源炮制制成,其原材料纯天然,副作用小。
藏药药用植物大多分布在海拔2,800米至4,500米的高寒草甸植被、高山垫状植被、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之间。其中,垂直分部在高度在4200米至4800米之间的地域是植物药材的主要来源。西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地球四大超净区之一。藏药药用植物的生产环境纯净、污染少、毒性低,保证了藏药原材料的纯净、高品质、安全性。西藏地区高寒缺氧、空气清澄、尘埃物少、水汽量低,因此太阳辐射强烈,蓝紫光与紫外线强度较高。藏药植物不仅抗寒抗旱,且植物光合作用充分,药用有效物质积累高,生物活性强,保证了藏药的优异功效。
公司先后在西藏自治区的山南、林芝地区建立了野生抚育基地、人工种植基地和保护基地,积累了独一味、翼首草等藏药材的种植技术,并先后承担了多个国家和西藏自治区的藏药材种植技术科研攻关项目。公司目前已完成30个常用藏药材炮制规范研究;建立了独一味、铁棒锤、红花等多种药材的野生抚育基地和人工种植示范基地,新增和建立大棚温室和资源研究工作站。为重点濒危野生药材实现人工种植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公司原药材供应和研发品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建立了藏药材阿卡如地方标准,并进行机理研究、药效学及成分分析,为其资源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数据基础。
(2)技术优势
公司作为藏药生产龙头企业,持续从生产技术层面建立藏药的生产标准。从技术研发层面,公司近几年通过自我研发、合作研发等方式,不断开展自动生产方面的创新,并在提高贴膏透皮吸收速度、药物释放速度、产品使用舒适度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创新研发成果。从技术角度上看,公司作为规模最大的藏药生产企业,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
公司研发中心依托藏药固体制剂和外用制剂两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持续与国内外特别是国际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及科研院所保持长期有效的合作,在大批顶级的藏、中、西医临床专家、药学专家、资源专家、基础研究专家的指导与支持下,不断完善在资源研究、种植研究、标准研究、制剂研究、药理药效研究、临床研究、上市后再评价等方面的系统化藏药研发体系。
(3)品牌优势
奇正藏药作为千年藏药的现代传承者,传承藏医药的医学智慧,持续洞察消费者需求,通过特色的学术、品牌及文化推广,不断扩大和增强奇正藏药品牌的影响力。公司在医药市场耕耘二十多年,核心产品消痛贴膏以其确切的疗效深受专业医生和广大患者的认可,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4)文化优势
藏医药作为世界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完整的医学体系、独有的纯净高活性药材、独到的炮制工艺和丰富的诊疗实践赋予其独一无二的特质。公司在二十多年的经营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从患者关爱、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员工发展、资源保护五个方面构建公司基于长远价值创造的竞争基础,将永续发展纳入公司的文化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积淀了深厚的藏文化传承根脉,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关键技术和成果,培养了多学科复合型的人才队伍,构建了可持续的药材资源保障体系,缔造了企业长远的竞争优势。
本次募投项目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公司主要生产地“退城入园”等城市规划政策的要求
公司一直以来以藏药为核心,坚持技术创新,不断丰富产品线。报告期内产品产能主要分布在甘肃榆中、甘南合作、西藏拉萨、西藏林芝等地。原位于甘南合作的甘肃佛阁为公司主要药品生产企业之一,根据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贯彻落实合作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的通知》的要求,甘肃佛阁作为医药制造业企业,需在2019年12月31日前搬迁至合作市生态产业园,2019年12月31日以后不能在原址继续生产和发展。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甘肃佛阁于2019年12月31日起临时停产,不在原址继续生产和发展。另一个主要生产基地甘肃榆中在未来三至五年面临转型改造的压力,将转型成为生产力发展中心,着力于成为公司未来的产品研发和中试、小试基地,不再承担公司的主要生产任务。为保证现有市场份额并满足未来市场更加多样化的需求,需要重新规划生产基地布局。
经公司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奇正藏药医药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协议书》。公司在临洮县投资建设奇正藏药医药产业基地,该项目充分利用临洮区域经济及土地条件,通过新建厂房、新购设备设施等方式提升技术并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公司未来生产经营所需。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公司主要生产基地。
2、项目建设有助于解决公司主要产品产能不足并提升新产品、新剂型的生产能力,稳固公司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为藏药龙头企业,目前主要产品为消痛贴膏。2016年至2018年,公司的主要产品奇正消痛贴膏销售额连续三年排名外用止痛产品全国零售市场第一。根据公司的战略布局,公司将以疼痛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第一品牌为愿景,以消痛贴为核心,做大做强疼痛一体化解决方案,丰富骨科和OTC消痛产品线,培育神经康复、妇科疼痛等战略性大品种。根据公司的战略,未来几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消痛贴膏的销售规模,丰富消痛产品的生产线并做大其他剂型产品。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消疼贴膏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较高,2018年和2019年,公司贴膏剂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70%、88.18%,其中公司核心产品奇正消痛贴膏的产能利用率已接近饱和,产能的提高面临较大瓶颈。
同时,公司现主要生产基地——榆中生产基地建设时间较长。在生产运营过程中,虽然公司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但相应的生产工艺、生产能力难以应对多品规、大批量、柔性化生产需求,设备设施均需要升级换代。
公司拥有72个药品批准文号,涵盖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妇科、儿科疾患等领域的产品,新产品将涉及凝胶贴膏剂和气雾剂等新剂型。公司在骨科以外其他领域的产品销售布局正在逐步进行,随着公司市场的进一步打开,现有设备与产能制约了公司“一轴两翼三支撑”的新战略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公司主要产品和新产品的生产能力,进一步保障和提升公司产品的品质,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巩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3、项目建设有助于公司提前进行转型升级、抢占行业制高点的需求
本次募投项目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在工艺设备的配置上,依据节能环保的原则,选用新型节能环保设备,满足项目所制订的产品方案要求。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试验及配套设备,将对中药及藏药的中高端供给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着眼于奇正藏药的未来发展战略,公司利用本次募投项目对公司未来的研发及生产能力进行整体布局,并加以调整和完善。本次募投项目建成后,将作为公司未来主要生产基地,负责主要产品的大批量生产;现有的榆中生产基地将在临洮生产基地投产后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成为公司的生产力发展中心,作为公司新产品的研发、小批量产品定制和试验等的主要基地;西藏拉萨和林芝基地作为藏区产品生产和研发基地将继续保留,但公司主要的生产能力将会集中在临洮。临洮生产基地将预留实施后续项目的空间,根据公司的战略,布局医疗器械等新产品。
本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将形成以甘肃临洮为主、西藏拉萨和林芝为辅的生产基地体系,形成甘肃榆中为主的研发和生产试验基地。生产能力的集中将会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一、产业政策变动风险
(一)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医药行业,关系公众人身安全及国计民生,历来受到严格的政策监管。国家对医药行业实行严格的生产许可制度、产品注册制度、经营许可制度。同时,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医药行业的相关政策,加强并完善对医药行业的监管。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明确对疫苗、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涉及人民生命安全、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严格监管。公司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生产首位,严格遵循国家相关生产标准。但近年来医药行业监管改革持续加速,未来随着行业监管及政策的变化,若公司无法适应新的行业监管政策并及时做出调整,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产品不能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的风险
随着国内医保体系覆盖范围日趋广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日趋完善以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全面实施,医药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对其销售量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公司有17个品种收载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年版)》中,主要产品消痛贴膏被选入《2018年版基本药物目录》,但国家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会根据药品的使用情况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调整,公司产品如未来无法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将对公司的产品在医院终端尤其是基层医院终端的销售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公司存在产品不能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导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三)两票制、带量采购等政策带来的流通渠道缩减、药品价格下降风险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医药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从医疗、医保、医药三个环节持续推行改革政策,对医药生产行业的经营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17年1月9日,国家卫计委发出《印发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国医改办发〔2016〕4 号),通知指出,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逐步推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要率先推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执行“两票制”,并于2018年在全国全面推开。“两票制”压缩了医药的流通环节,促进公司进一步渠道下沉,增加了医药生产企业的销售成本,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药企业向基层或偏远地区医疗机构地区的销售渠道。
2018年底,“4+7”个城市进行了药品带量采购试点,2019年9月,带量采购从11个城市试点扩展至全国,2019年12月29日,国家公布了《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二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国家全面深化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模式将成为常态,中标药品的降价幅度较大。带量采购涉药品种目录,是根据已批准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目录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2016年第51号〕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的仿制药品目录,经联采办会议以及咨询专家意见确定的。目前不包括中草药、中成药、生物制剂等,公司生产产品亦未被纳入带量采购目录。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推行,如若公司产品被纳入到带量采购目录,将对公司产品价格、公司收入和利润水平产生重大影响,提示投资者关注。
二、公司经营相关的风险
(一)产品质量风险
药品质量及药效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及安全,故其质量、生产环节等一直受到国家严格的监管。公司建立了严格且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遵守国家的生产标准,报告期内未发生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但公司产品种类较多、生产工艺特殊、原材料构成复杂,如因某些偶发因素引发产品质量问题,将影响公司品牌形象和产品销售,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产品价格下降风险
2018年以来,随着国家医保谈判、4+7带量采购等政策的落地,我国药品价格下降趋势明显。随着国家药品价格改革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未来药品降价的趋势仍将继续。如未来药品价格持续下降,将对公司整体收入水平造成一定影响,若公司无法采取措施合理应对药品价格下降的趋势,则公司存在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
(三)产能供应不足的风险
根据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贯彻落实合作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的通知》要求,公司全资子公司甘肃佛阁作为医药制造业企业,需在2019年12月31日前搬迁至合作市生态产业园,2019年12月31日以后不能在原址继续生产和发展。根据要求,甘肃佛阁已于2019年12月31日起临时停产。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若公司不能尽快恢复生产或建立新的生产基地,短期内或将面临产能供应不足的风险。
(四)产品被淘汰的风险
随着研发技术的进步,我国化学药及中成药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新产品的不断面世加剧了现有医药行业的竞争。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消痛贴膏在外用止痛市场上销量领先,但若未来医药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疗效更好、副作用更低的新药或新品种,公司产品可能会丧失现有的领先优势。
(五)经营资质续期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医药制造企业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注册批件等许可证或执照,前述文件均有一定的有效期。上述有效期满后,公司需接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监管机构的审查及评估,以延续上述文件的有效期。若公司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获得产品的再注册批件,或未能在相关执照、认证或登记有效期届满时换领新证或更新登记,公司将不能继续生产有关产品,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六)中药材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的原材料主要为中药材,为保证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公司采购部门定期依据生产需要、实际库存情况以及中药材的时令性,制定采购计划。但是由于中药材多为自然生长、季节采集,产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生长受到气候、环境、日照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中药材供应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未来如中药材的供应量、价格发生波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正常盈利水平。
(七)收入结构单一的风险
近年来,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线,在保证外用止痛产品绝对优势的基础上,开拓并丰富了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儿科等领域的产品线。但截止目前,公司主要收入仍主要来自于贴膏类产品,收入结构仍显单一。公司已逐步建立起全面产品线,积极扩张其他治疗领域,但新产品目前处于导入期和成长期,发展壮大尚需时日,尚未形成规模销售。如果未来外用止痛市场需求下降,而其他产品销售收入增长乏力,则公司存在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面临较大的收入结构单一风险。
(八)新冠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的风险
2020年1月,新冠疫情在全国爆发,后迅速扩展到全球范围。为防控新冠疫情,世界各国及国内各地政府,均出台了新冠疫情防控措施。
公司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国家对病毒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和要求,积极配合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新冠疫情及相应的防控措施对公司2020年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的暂时性负面影响。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新冠疫情的发展情况,并评估和积极应对其对本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影响。
三、公司管理、治理相关的风险
(一)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公司作为传统藏药生产企业,其生产过程中拥有多项专利及非专利技术。此外,公司消痛贴膏和仁青芒觉胶囊为国家技术秘密(秘密级)品种,组方独特。公司产品独有的配方、生产工艺为公司核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掌握在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手中。尽管公司与核心技术人员及关键管理人员签订了《保密协议》,但不能排除公司核心技术泄密或被他人盗用的可能,一旦核心技术泄密,将给公司生产经营、市场竞争力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医药行业在新药研发、注册、生产现场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推广、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均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及经验丰富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和积累需要较长时间。对于新进入企业而言,医药行业具有较高的人才壁垒。此外,公司属于藏药生产企业,产品大多是藏医经典的处方,由经验丰富的藏医进行处方配置、优化,并利用西医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转化。公司凝聚了一批同时具有传统藏药及现代西药知识背景的技术研发人才,保障了公司生产、研发水平持续处于藏药生产企业前列。公司通过不断完善薪酬激励及考核制度,防止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但未来仍不能排除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可能。若未来核心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将对发行人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四、募投项目相关的风险
(一)募投项目产能消化风险
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000.00万元(含80,000.00万元),用于奇正藏药医药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现有的生产能力。奇正藏药医药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所涉及的产品市场目前前景良好,但由于项目正式投产后,公司产能扩张规模较大,一旦行业内竞争格局、市场营销策略及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等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公司新增产能将可能面临短期内无法完全消化的风险。
(二)募投项目未取得相关生产资质的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募投项目实施主体需进行《药品生产许可证》许可事项变更,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规定,药品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健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认证后方可进行生产。如果募投项目未能按照预期的时间进度取得上述相关生产资质,将对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及预期收益的实现造成不利影响。
(三)募投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的风险
由于募投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基于历史和目前市场环境以及技术水平等因素做出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产业政策、市场环境变化等不可控因素出现变化,可能对募投项目的按期实施及实施情况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预期收益。
(四)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对业绩增长造成的风险
募投项目建成后,发行人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有所增加。如果募投项目不能如期顺利达产,或者达产后相关产品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可能面临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大量增加从而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五、与本次可转债相关的风险
(一)违约风险
在可转债的存续期限内,本公司需按可转债的发行条款就可转债未转股的 部分每年偿付利息及到期兑付本金,并承兑投资者可能提出的回售要求。如果在可转债存续期内,公司经营活动未产生预期回报,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将有可能影响到公司对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和本金的兑付能力。
(二)信用评级变化风险
经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评级,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为AA,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信用等级为AA。在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存续期限内,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跟踪评级。发行人无法保证公司主体信用评级和本次可转债的信用评级在债券存续期内不会发生负面变化。若联合信用评级调低发行人的主体信用评级和/或本次可转债的信用评级,则可能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一定影响。
(三)可转债到期未能转股风险
本次可转债转股情况受转股价格、转股期内公司股票价格、投资者偏好及预期等诸多因素影响。如因公司股票价格走势低迷或可转债持有人的投资偏好等原因导致可转债未能在转股期内转股,公司则需对未转股的可转债偿付本金和利息,从而增加公司的财务费用负担和资金压力。
(四)可转债价格波动风险
可转债是一种具有债券特性且附有股票期权的混合性证券,其票面利率通 常低于可比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转股价格与正股价格通常也会存在差异,转股期内可能出现正股价格低于转股价格的情形。可转债二级市场价格受市场利率、债券剩余期限、转股价格、正股价格、赎回条款、回售条款、向下修正条款以及投资者的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因此,可转债在上市交易、转股等过程中,存在着价格波动,甚至低于面值的风险,从而可能使投资者面临一定的投资风险,乃至发生投资损失。
(五)利率风险
受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 影响,债券市场利率存在波动的可能性。在债券存续期内,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转债的价值可能会相应降低,从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本公司提醒投资者充分考虑市场利率波动可能引起的投资风险,以避免和减少损失。
(六)可转债发行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
本次公开发行可转债有助于公司扩大生产能力、增强盈利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本次可转债发行完成6个月后,可转债持有人即可行使转股的权利;转股后,公司的股本规模和净资产规模将相应增加。虽然随着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建成、投产,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将在可转债存续期间逐步释放,但若可转债持有者在转股期内大量转股,或者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小于总股本及净资产增加幅度,本公司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将面临被摊薄的风险。
(七)可转债存续期内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可能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本次发行可转债设置了公司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在可转债存续期间,当公司股票在任意二十个连续交易日中至少十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低于当期转股价格90%时,公司董事会有权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表决。在满足可转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的情况下,公司董事会仍可能基于公司经营情况、未来发展等多种因素考虑,不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或者即使公司董事会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但未通过股东大会审议。因此,存续期内可转债持有人可能面临转股价格向下修正不实施的风险。
此外,在满足可转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的情况下,即使董事会提出转股价格向下调整方案且方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但修正幅度亦存在不确定性,股价仍可能会低于转股价格,可转债持有人的利益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因此,转股价格修正幅度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项目 | 2020/6/30 | 2019/12/31 | 2018/12/31 | 2017/12/31 |
---|---|---|---|---|
流动资产 | 2,306,423,591.86 | 2,135,367,763.89 | 1,488,871,156.64 | 1,558,697,394.48 |
资产总额 | 3,589,054,388.57 | 2,984,122,442.23 | 2,312,773,222.44 | 2,296,568,381.10 |
流动负债 | 1,027,498,080.26 | 654,130,014.40 | 202,277,167.54 | 340,179,552.94 |
负债总额 | 1,276,012,968.83 | 722,200,453.19 | 267,538,956.74 | 402,775,659.7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 2,297,131,790.06 | 2,245,540,256.32 | 2,029,287,584.25 | 1,876,980,582.32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2,313,041,419.74 | 2,261,921,989.04 | 2,045,234,265.70 | 1,893,792,721.39 |
项目 | 2020年上半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
营业收入 | 611,993,644.72 | 1,402,676,904.18 | 1,213,209,064.74 | 1,053,150,898.73 |
营业利润 | 261,842,736.49 | 401,528,585.06 | 354,046,497.03 | 321,930,667.70 |
利润总额 | 256,557,852.07 | 401,258,654.30 | 350,332,526.34 | 324,032,307.81 |
净利润 | 220,752,428.20 | 364,389,364.20 | 317,441,318.46 | 300,772,618.2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21,224,531.24 | 364,254,312.93 | 318,767,001.93 | 300,842,399.36 |
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68,508,855.83 | 303,016,185.35 | 275,434,568.69 | 276,223,716.47 |
项目 | 2020年上半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97,353,480.45 | 405,951,978.30 | 499,396,887.72 | 229,827,826.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915,302,335.95 | 377,852,231.45 | -95,522,678.88 | -242,712,604.7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58,193,341.61 | 166,202,924.46 | -262,488,458.51 | -83,800,286.02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 518,095.91 | 1,232,206.53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159,237,417.98 | 951,239,340.74 | 141,385,750.33 | -96,685,064.57 |
项目 | 2020-6-30 | 2019-12-31 | 2018-12-31 | 2017-12-31 |
---|---|---|---|---|
流动比率(倍) | 2.24 | 3.26 | 7.36 | 4.58 |
速动比率(倍) | 2.18 | 3.17 | 7.06 | 4.43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 28.54% | 9.69% | 15.64% | 12.59% |
资产负债率(合并) | 35.55% | 24.20% | 11.57% | 17.54% |
项目 | 2020上半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 4.26 | 31.54 | 28.26 | 20.68 |
存货周转率(次) | 1.28 | 2.94 | 2.66 | 2.79 |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元/股) | 0.75 | 0.77 | 0.94 | 0.43 |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股) | -0.30 | 1.79 | 0.27 | -0.18 |
利息保障倍数(倍) | 53.14 | 223.92 | 38.04 | 8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