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办时间:

扫码进入

分享:

活动介绍

提问频繁,秒后重新提问
还可以输入200
本期活动已结束,欢迎到"向公司提问"区继续交流! 进入"向公司提问"

暂无相关信息,小编在马不停蹄的更新中,敬请期待!

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

暂无相关信息,小编在马不停蹄的更新中,敬请期待!

请稍后,加载中....

活动议程
活动嘉宾
相关公告

图片展示

公司简介

发行概况

发行日程

网上路演日 2021年3月26日
申购日 2021年3月29日
网上摇号日 2021年3月30日
缴款日 2021年3月31日

发行人联系方式

联系人 梅锦方
电话 0766-2292926
传真 0766-2292613

主承销商联系方式

联系人 郭允、王煜忱
电话 010-65051166
传真 010-65051156

募集资金运用

单位:亿元

序号 项目 投资总额 募集资金投入金额
1 养猪类项目 58.57 42.52
2 养鸡类项目 15.31 11.36
3 水禽类项目 15.09 11.30
4 补充流动资金 27.79 27.79
  合计 116.77 92.97

董秘信息

中文名称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 WENS FOODSTUFF GROUP CO., LTD.
公司境内上市地 深圳
公司简称 温氏股份
股票代码 300498
法定代表人 温志芬
董事会秘书 梅锦方
董秘联系方式 0766-2292926
注册地址 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东堤北路9号
注册资本 637,346万元
邮政编码 527400
联系电话 0766-2292926
传真号码 0766-2292613
电子邮箱 dsh@wens.com.cn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要点

1、行业成长空间大,龙头企业发展可持续

行业稳定发展,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行业龙头企业成长空间广阔:目前,行业的规模化养殖占比仍然较低,未来随着养殖业现代化进程加快、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散养户的退出越来越多,规模养殖企业的发展空间不断增大。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公司兼具行业领先的养殖规模扩张能力和产品安全控制能力,未来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公司迎来发展新机遇: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鸡肉和猪肉消费量持续上升。未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我国居民对鸡肉和猪肉的消费量也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对优质、安全肉类的需求会更大,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公司行业地位突出,有强大的规模优势:2017-2019年度及2020年1-9月,公司商品肉鸡和商品肉猪年销售量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行业地位突出,规模优势明显。公司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黄羽肉鸡产业化供应基地及国家肉鸡HACCP生产示范基地。同时,公司也是全国规模领先的种猪育种和肉猪养殖上市企业,国家瘦肉型猪生产技术示范基地、无公害肉猪生产基地和国家瘦肉型猪良种工程示范基地。

公司组织经营效率高,综合效益显著:公司有效组织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从事养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的劳动力和自有场地育肥商品肉鸡和商品肉猪,形成了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2、经营模式成熟稳健

紧密型“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产业化发展模式,符合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公司与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公司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种苗、饲料、药物、管理、规模等优势,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充分发挥劳动力和场地等优势,有效地将畜禽养殖产业链各生产要素组织起来,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高效运转。

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合作关系稳定牢固:经过30多年的创业发展,公司紧密型“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模式运作越来越成熟,特别是经历了行业数次重大疫病影响和价格低潮的考验,公司与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的合作关系更加稳定牢固,形成利益共同体。如在2013-2014年爆发人感染H7N9期间,公司始终秉承精诚合作的经营理念,严格按照委托养殖合同的约定与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结算,确保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的收入合理稳定,获得了广大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的认同和信任。公司与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和与其在养殖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紧密联系,确保了“温氏模式”在各种市场环境下有较好的稳定性。

严格实施“五统一”管理,生产和产品质量稳定:公司对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严格实施“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进苗、统一用料和统一销售。一方面公司可以严格控制种苗、饲料、药物、疫苗等原料物资的质量和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严格监控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从源头和生产销售全过程对公司产品进行有效监控,确保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公司经营模式复制能力强,运作管理经验丰富:以紧密型“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合作模式为核心的“温氏模式”已运作多年,具有较强的复制能力。公司已将此模式从肉鸡养殖复制到肉猪养殖,并从广东地区复制到华南其他省市以及华东、华中、西南、华北、东北、西北等区域,遍及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使得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更具持续性和稳定性。目前,公司已将肉鸡和肉猪养殖模式的发展经验进一步拓展至肉鸭养殖等领域。

3、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公司综合竞争力有保障

基于全面产学研合作的技术管理机制,科技创新成果丰富:公司与包括华南农业大学在内的多所知名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了长期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发展至今,已建成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中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企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公司吸引了大量优秀的行业技术人才,拥有一支由多名行业专家、博士为研发带头人,硕士为研发骨干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在畜禽育种、疾病防治、饲料营养等核心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方面深耕突破。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累计获国家级科技奖项8项,省部级科技奖项58项,畜禽新品种9个(其中猪2个,鸡7个),新兽药证书38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49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83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7项。

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科技成果转化迅速:公司搭建了完善的生产技术管理体系,形成了总部技术中心(研究院)、各养殖事业部总部技术部、区域管理公司技术部、养殖公司技术室和技术小组的五级技术管理架构,分别负责基础科研和重大科研,应用性和对比性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和技术监督管理等,建立了从生产实际需求分析出发、开展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一整套技术研发与应用管理机制。在该体系下,行业最新的技术成果能够直接与生产实际对接。公司已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平均每年立项科研项目超过200个,且均具备贴近生产实际需求、成果迅速转化的特点。

掌握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发展有技术保障: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治等方面,先进的技术确保了公司发展的稳定。在育种方面,公司拥有多项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育种技术,不断推出优秀的肉鸡品种,并快速改善种鸡、种猪、肉鸡、肉猪性能。在饲料营养方面,公司自主建立了科学的畜禽饲料原料数据库,积累了丰富的配方技术,广泛应用安全生物技术产品,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构建较完善的饲料品控体系,保障了饲料的质量安全和畜禽产品的安全。在疫病防治方面,公司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疾病防控原则,建立了完善的疫病防控管理体系。

4、行业领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成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温氏股份大数据生态模式:公司较早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了全面覆盖经营各环节的信息系统,通过EAS连接了分布于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所有下属公司,时刻监测各地的市场动态与经营情况,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公司将进一步丰富EAS系统功能,鼓励供应商通过终端进行报价、客户进行远程下单,将整条养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统一于温氏股份大数据生态模式中。

探索物联网技术,推广智能化养殖:公司积极开展智能化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如今已成功建成了超过300栋标准化的物联网养殖示范栏舍。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通过视频、传感器等对栏舍进行全方位的智能监控,一旦栏舍偏离了适宜的养殖环境,可通过远程操作及时调整。另外,通过自动风机、自动喂料机及自动刮粪机等设备,实现高度智能化与自动化养殖,大幅降低了养殖劳力需求与成本。

5、专业的管理团队,完善的管理体系

管理团队长期专注农业,行业实践经验丰富:公司有专注、稳定、经验丰富、从基层做起的高管团队,大多拥有多年的行业从业经验,对行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理解,能够制定出高效务实的业务发展策略,并能准确评估和应对风险。中层管理团队主要成员也有10多年以上的从业经验,在畜牧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管理实践。

行业领先的信息化技术,提供管理保障:公司建立了代表农业领域先进水平的ERP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集公司生产、销售、财务和人力资源四大管理信息系统于一体,实行集中式数据管理,完整覆盖公司养殖产业链,实现了全面信息化管理,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同时,公司启用个性化OA办公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为公司管理层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提升了决策效率与效果。近年来,公司还在探索智能养殖和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建成部分智能养殖和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未来将继续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

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在创业发展初期就开始在公司内部实行员工股份合作制,公司鼓励骨干员工积极持有公司股份,使其在获取合理劳动报酬的基础上,还能分享公司发展成果,充分调动干部和员工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其忠诚度和主人翁精神,促进企业、干部和员工精诚合作、各尽所能。目前,公司积极推行股权激励计划,让公司更多的干部和骨干员工持有公司股份,与公司共成长。

风险提示

一、业务与经营风险

(一)重大疫情风险

重大畜禽疫病是畜禽养殖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近年来,肉鸡养殖过程中易发生的重大疾病主要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喉气管炎等。肉猪养殖过程中易发生的重大疾病主要包括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等。

畜禽疫病的发生容易导致畜禽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影响市场供应,对未来期间市场供给和价格造成不确定影响。另外,畜禽疫病的蔓延结合社会部分言论误导容易引起消费者心理恐慌,造成整个市场需求的迅速萎缩,致使畜禽养殖企业面临较大的销量与销售价格压力。

2018年8月以来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养殖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了生猪出栏量与生猪的跨地域运输、销售环节,也导致公司与农户加强防疫投入,增加了养殖成本。另一方面生猪供给的短缺,也导致生猪价格维持高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出栏量减少对于公司业绩的不利影响。如果重大畜禽疫病爆发程度及蔓延速度超出预期,公司将可能面临市场需求、盈利大幅下降,甚至导致公司出现亏损的风险。

(二)食品安全风险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次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受到较大冲击,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家不断对食品安全及食品来源的立法进行完善,加大了对食品违法行为的处理力度,反映出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往我国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也造成了部分消费者对市场上食品的信任危机,一旦出现食品安全危机,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多年以来所建立的品牌,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消费信心将受到严重的打击,以致直接影响到食品生产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公司一旦出现对产品质量控制不到位的情形,就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品牌、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此外,如果行业内其他养殖企业的肉鸡或肉猪产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损害行业整体形象和口碑,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公司相关产品的恐慌及信心不足而需求量下降,从而在一段时间内会连带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三)自然灾害风险

公司的养殖场地目前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及西南地区等,部分养殖场地有可能面临台风、地震、水灾、雪灾等各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以致影响公司下属受灾机构的正常生产经营;虽然公司针对各种自然灾害亦投保了一定的财产保险,但各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的发生,仍然可能造成养殖场建筑设施损坏,并导致畜禽的死亡,由此直接影响到公司下属受灾机构的正常生产经营。

(四)经营模式风险

公司作为较早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畜禽养殖模式的企业之一,创立并不断完善独特的温氏模式。公司推行紧密型“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的产业分工合作模式,公司负责包括种苗生产、饲料生产、疫病防治、技术服务、回收销售等环节,农户作为养殖产业链诸多生产环节中的一环,负责肉鸡及肉猪的饲养管理环节,公司与农户以委托养殖合同方式合作。该模式组织和调动农民实现本土创业,参与农产品的产业化大生产,使得公司的肉鸡养殖业务与肉猪养殖业务一直保持规模化稳步发展。

多年来,公司秉承“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核心理念,逐渐与农户建立起稳定的信任合作关系,公司规模化的稳步扩张对合作农户的依赖性逐渐加强。随着合作农户数量的逐步增加,为维护稳定的农户合作关系,公司对合作农户甄选、养殖管理、物料供应、技术服务、质量控制及收益结算等养殖过程各方面的合作通过签订委托养殖合同进行统一规范。但在合作执行中仍可能存在某些农户与公司对合同相关条款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潜在的纠纷或诉讼。未来如果出现疫病发生、当地政策变动或其他规模化企业采取竞争手段争夺农户等情况,可能导致公司对合作农户的吸引力下降,从而对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五)新冠疫情导致的业绩波动风险

公司主营肉鸡和肉猪的养殖和销售,此次新冠疫情爆发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虽未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但若本次疫情恶化,持续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可能增加公司员工染病的风险,导致公司因为疫情停产,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大量活禽交易被迫取消,同时下游餐饮业生产经营也受到较大打击,导致肉鸡、肉猪需求下降等,均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六)进口肉食品的替代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肉类消费需求的上升,我国肉类进口规模近年来持续上升。目前,进口肉类产品对国内畜禽养殖业影响尚不明显,如果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放开,进口肉类产品数量及金额可能会持续上升,将会对国内畜禽养殖业整体带来一定冲击。若温氏股份未能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应对不断增加的进口畜禽产品,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七)盈利波动风险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肉鸡产品与肉猪产品,受到行业周期性供需变化影响,面临较明显的价格波动风险,公司经营业绩也将面临明显的波动风险。2017年,受到肉猪销售价格高位回落影响,以及肉鸡养殖业务受到人感染H7N9事件影响,公司2017年度业绩出现较大规模下滑。2018年,由于商品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生猪产业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扩散的影响,国内生猪产能加速去化,供应趋紧使得2019年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同时,猪肉供给缺口带来替代效应,鸡肉价格也随之上涨,公司2019年度业绩大幅回升;2020年1-9月,肉猪销售价格仍维持在高位,虽然肉鸡销售价格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幅下降,公司业绩同比仍有增长。未来肉鸡、肉猪的市场行情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商品肉鸡、肉猪的价格可能继续大幅波动,公司之后的盈利水平也可能继续随之波动。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主要由饲料原料、药品与疫苗、折旧与摊销费用、委托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养殖费用、人工成本及其他组成。公司饲料生产加工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玉米、豆粕和小麦等,受种植气候、农民种植偏好及农业总收成等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可能存在一定波动。2019年以来肉猪销售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种猪价格也大幅攀升,由此带来较高的营业成本。若公司在日常经营中无法妥善应对营业成本的快速上涨,及时将成本向下游转移,公司可能面临盈利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的风险。

(八)技术泄露风险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合作,研发并拥有畜禽养殖环节中的诸多关键技术,同时在鸡和猪育种、标准化饲养技术、肉鸡饲养规范化管理措施、瘦肉型猪规模化养殖、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疫苗质检体系等关键技术均取得了突破,形成了较强的技术体系优势。如果出现核心技术机密泄露或核心技术被他人盗用的情况,即使公司借助司法程序寻求保护,仍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将使得公司的商业利益受到侵害,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也将带来不利影响。

(九)环境保护风险

公司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产生废水、固体废弃物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废弃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增强,国家和各地政府未来将可能颁布新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产生的污染物、废弃物也将进一步增加,从而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难度。公司已经制定了较为严格、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并按照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的要求在项目设计、建设、运营过程中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但仍不排除因操作失误或偶然性生态环境事故造成一定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而被有关生态环境部门处罚的风险。

(十)租赁资产的相关风险

受行业特点及土地资源稀缺的影响,公司开展养殖业务需要大规模租用国有或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和房屋等经营资产。虽然公司已尽注意义务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履行必要手续,但仍可能存在少数租用资产权属瑕疵或租赁程序瑕疵,或因租赁到期或出租方租赁意愿改变等原因导致公司不能继续承租相关土地和房屋等经营资产。如公司不能及时重新选择替代经营资产,则与该等租赁资产相关的业务和经营活动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十一)固定资产未办妥产权证书风险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存在部分固定资产未办妥产权证书的情形,主要包括:正在协调或推进产权证书或相关前置手续的办理、因所在土地的相关出让手续正在办理而暂时无法取得房屋产权证书、因建设过程中报建手续存在缺失而暂时无法取得房屋产权证书、在租赁/承包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建设的建筑物因而无法办理产权证等。上述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067,603.9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3.75%。发行人及其子公司存在因上述房屋未办妥产权证书而被处罚的风险及需要重新确定经营场所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

(一)存货减值风险

公司采用紧密型“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的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且畜禽产品的养殖生产周期较长,该模式决定了公司存货金额及其在公司总资产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9月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132,845.65万元、1,288,876.93万元、1,248,638.85万元及1,445,829.02万元,占公司同期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3.10%、23.89%、19.04%及18.62%。

受行业周期性供需变化、突发疫情等因素影响,肉鸡、肉猪价格波动较为明显。2017-2019年度及2020年1-9月,肉猪价格整体呈现为先跌后涨的态势,并在2019年7月其突破历史价格最高点后继续大幅上涨,肉鸡价格自2017年中起逐步回升,于2019年9月初创下新高后逐步回落;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9月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618.80万元、10,824.20万元、5,284.69万元以及3,826.16万元,最近一期由于肉鸡价格逐渐回暖,导致存货跌价准备余额有所下降。若肉鸡、肉猪价格出现大幅下滑,抑或存货单位成本出现大幅上升,将可能导致公司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下降,并低于其成本,则公司面临存货减值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公司当期经营业绩受到较大影响,甚至出现亏损。

(二)非经常性损益波动的风险

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影响分别为17,414.38万元、4,450.45万元、91,340.51万元及68,588.51万元,上述变动主要是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以及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变动较大所致。

近年来,政府为促进畜牧业发展,提高我国畜牧业现代化水平,保障农产品供给,颁布多项畜禽养殖企业扶持政策,并以多种方式鼓励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包括提供各项资金补贴。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公司确认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2,344.94万元、8,457.63万元、15,623.61万元及16,885.23万元。

2017-2019年度及2020年1-9月,公司持有一定数额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由此导致各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波动较大。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公司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债权投资等取得的投资收益合计分别为23,155.36万元、-536.19万元、116,811.43万元及96,869.37万元。

尽管预期政府短期内对畜禽养殖企业扶持政策不会改变,公司也制定了完善的对外投资制度以保证资金安全,且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于非经常性损益未构成重大依赖,但若未来政府相关政策有所调整、或对外投资收益出现预期外波动,将导致非经常性损益波动较大,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三)偿债风险

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及2020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1.63、1.64、1.88及1.43,速动比率分别为0.69、0.67、0.98及0.59,最近一期末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虽然上述下降主要由于公司短期内进行分红导致的暂时性情况,并且目前公司业务经营情况整体良好,存货变现能力较强,盈利与现金流状况乐观,但公司资产以非流动资产为主,负债以流动负债为主,面临一定程度的短期偿债风险。

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及2020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1.95%、34.06%、28.90%及37.55%。从报告期末2020年9月30日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公司于2020年10月发行6亿美元境外债券。此外,除本次可转债发行外,公司尚有9亿美元境外债券、50亿元短期融资券等已注册未发行债务融资工具额度,以及150亿元公司债券、100亿元中期票据拟申报待注册债务融资工具额度。充足的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额度有利于公司根据资金需求、净资产情况、资本结构、偿债能力、市场情况等因素及时、灵活地进行债务融资管理;但实际发行后,长期债务将有所增长,可能导致公司长期偿债能力下降,面临一定程度的长期偿债风险。

(四)分拆子公司上市风险

公司于2020年11月20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授权公司及子公司经营层启动分拆子公司境内上市前期筹备工作的议案》。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布局,结合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温氏乳业有限公司业务发展现状,为了更好地发展公司乳业业务,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及子公司温氏乳业经营层启动分拆温氏乳业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公司分拆温氏乳业境内上市的计划尚处于前期筹划阶段,尚需满足多项条件方可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董事会对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作出论证分析、取得公司股东大会对本次分拆方案的正式批准、履行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应程序等。本次分拆能否获得上述批准或注册以及最终获得相关批准或注册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虽然温氏乳业规模较小,其2019年度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净资产占公司比例均低于2%,但其分拆上市预计仍将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若分拆上市进展与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三、政策风险

(一)环保政策变化的风险

肉鸡及肉猪养殖过程中会有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其排放标准需符合国家环保监管的相关要求。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环保合规:1)所有建设项目均严格遵循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制度,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相关要求;2)下属畜禽养殖场均按要求配置污染防治设施,并能正常投入使用,做到达标运行,有效确保合法合规;3)下属所有单位均按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求制定了环境自行监测方案,如配置环保检测平台和环保检测人员,自觉开展环保自行监测。

如果国家及地方政府将来颁布新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环保监管要求,对环保工艺技术、排放标准及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将使畜禽养殖行业支付更高的环保费用,可能对发行人的经营业绩和利润水平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税收政策变化的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畜禽养殖业务,属于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多方面享有税收优惠政策。

公司及其子公司采取紧密型“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从事畜禽饲养,即公司或其子公司与农户签订委托养殖合同,向农户提供畜禽苗、饲料、动物保健品及疫苗等(所有权属于公司),农户饲养畜禽苗至成品后交付公司及其子公司回收,公司及其子公司将回收的成品畜禽用于销售。

在上述经营模式下,增值税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销售畜禽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8号)的规定,公司及其子公司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根据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作为农业生产者,公司生产销售的原奶、禽蛋产品属于自产自销农产品范畴,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21号)的精神,公司及其子公司申报免征增值税的饲料以及预混料产品经省级税务机关认可的饲料质量检测机构抽查检验合格,免征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号)的规定,公司及其子公司以“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生产,可以享受免除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公司及其子公司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中从事海水养殖、内陆养殖所得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公司及其子公司屠宰加工冰鲜鸡、销售原奶属于农产品初加工,可以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农技推广、兽医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可以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若国家未来对从事畜禽饲养、农产品初加工的税收优惠政策发生较大变化,则会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三)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如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稳定提高畜禽综合生产能力、落实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等,大力推动畜牧产业进入快速转型期,鼓励畜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逐步建立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体系。公司所从事的养殖业务直接受到当前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如未来相关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风险

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不超过92.9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养猪类项目、养鸡类项目、水禽类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募集资金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生猪、肉鸡、肉鸭等主要产品的养殖规模,提升公司在主要区域的市场影响力,增强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公司利润水平,助力企业完成跨越式发展。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规模较大,并且多地集中开工建设并投产,如果出现募集资金不能如期到位、募集资金管控效果低于预期、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不力、项目不能按计划开工或完工等情形,可能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效果。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预期效益基于公司根据历史数据、经验以及实际情况作出的诸多假设条件与方法测算而来,若相关假设与方法存在不足,存在与最终实施效果出现较大的差异的可能。

如果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影响,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发生变化,猪肉、鸡肉、鸭肉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等,都有可能影响生猪、肉鸡及肉鸭等产品的消费需求,从而给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与经营带来风险并影响项目的预期效益。

若项目达产后项目实施区域发生疫情,或者公司疫情防控体系实施不力,可能导致项目出栏量不及预期,项目盈利下降甚至亏损等风险。

此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产后,当地相关产品供给将有所提升,可能存在无法完全实现销售的风险;亦或是供给扩大导致价格下跌,尽管能够随行就市完全实现销售,但较低的价格可能导致公司盈利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五、与本次发行可转债相关的风险

(一)本息兑付风险

在本次可转债存续期限内,公司需对未转股的本次可转债支付利息及到期时兑付本金。此外,在可转债触发回售条件时,若投资者提出回售,则公司可能在短时间内面临较大的现金支出压力,对企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本次可转债未提供担保。因此,若公司经营活动出现未达到预期回报的情况,可能影响公司对本次可转债本息的按时足额兑付,以及投资者回售时的承兑能力。

(二)本次可转债到期未能转股的风险

本次可转债在转股期限内是否转股取决于转股价格、公司股票价格、投资者偏好等因素。如果本次可转债未能在转股期限内转股,公司则需对未转股的本次可转债支付利息并兑付本金,从而增加公司财务费用和资金压力。

(三)本次可转债存续期限内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不实施及修正幅度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本次可转债设置了公司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在本次可转债存续期限内,当公司股票在任意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90%时,公司董事会有权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表决。若在前述三十个交易日内发生过转股价格调整的情形,则在转股价格调整日前的交易日按调整前的转股价格和收盘价计算,在转股价格调整日及之后的交易日按调整后的转股价格和收盘价计算。该方案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可实施。股东进行表决时,持有本次可转债的股东应当回避。修正后的转股价格应不低于该次股东大会召开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和前一交易日公司股票的交易均价。

本次可转债存续期限内,在满足本次可转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的情况下,公司董事会仍可能基于公司的实际情况、股价走势、市场因素等多重考虑,不提出转股价格向下调整的方案。并且,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的本次可转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可能未能通过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因此,存续期限内本次可转债持有人可能面临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不能实施的风险。此外,即使公司决议向下修正转股价格,修正幅度亦存在不确定性。

(四)本次可转债存续期限内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实施导致公司原有股东股本摊薄程度扩大的风险

可转债存续期限内,若公司股票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的条件则本次可转债的转股价格将可能向下做调整,在同等转股金额条件下,公司转股股份数量也将相应增加。这将导致未认购本次可转债或未实施转股的公司原有股东持股比例进一步稀释。因此,存续期限内公司原有股东可能面临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实施导致的股本摊薄程度扩大的风险。

(五)本次可转债转股期权价值降低的风险

公司股价走势取决于公司业绩、宏观经济形势、股票市场总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次可转债发行后,公司股价可能持续低于本次可转债的转股价格,因此本次可转债的转换价值可能降低,本次可转债持有人的利益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本次可转债设置了公司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如果公司未能及时向下修正转股价格或者即使公司向下修正转股价格,但公司股票价格仍低于转股价格,仍可能导致本次发行的可转债转换价值降低,本次可转债持有人的利益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六)本次可转债转股后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

本次发行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养猪类、养鸡类、水禽类项目,以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所投资的项目产生效益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如可转债持有人在转股期开始后的较短期间内将大部分或全部可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公司净资产将大幅增加,总股本亦相应增加,公司将面临当期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被摊薄的风险。

(七)利率风险

在债券存续期内,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转债的价值可能会相应降低,从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公司提醒投资者充分考虑市场利率波动可能引起的风险,以避免和减少损失。

(八)未设定担保的风险

公司未对本次可转债发行设定担保,如果本次可转债存续期间出现对公司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有重大负面影响的事件,本次可转债可能因未设担保而存在兑付风险。

(九)可转债二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可转债具有股票与债券的双重特性,其二级市场价格受到市场利率、票面利率、转股价格、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赎回条款及回售条款、投资者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二级市场价格存在波动风险,甚至可能会出现异常波动或与其投资价值背离的现象,从而可能使投资者不能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

(十)评级风险

可转债信用评级是由资信评级机构对债券发行主体如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能力与意愿的相对风险进行的以客观、独立、公正为基本出发点的专家评价。债券信用等级是反映债务预期损失的一个指标,其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规避风险的参考值。

经联合信用综合评定,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为AAA,本期债券的信用等级为AAA。资信评级机构对公司可转债的信用评级并不代表资信评级机构对可转债的偿还做出了任何保证,也不代表其对可转债的投资价值做出了任何判断。在可转债存续期间,若出现任何影响本公司信用等级或债券信用等级的事项,资信评级机构或将调低本公司信用等级或债券信用等级,则可能对投资者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十一)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稀释风险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总股本6,373,463,840股,实际控制人温氏家族持股比例为16.31%。若温氏家族在本次发行中配售数量占本次发行的比例低于16.31%,或未持有可转债至转股期并转股,其持股比例可能因此有所下降,控股权存在被稀释的风险。

数据统计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 2020年9月30日 2019年12月31日 2018年12月31日 2017年12月31日
资产总额 7,764,494.41 6,557,892.45 5,395,001.66 4,903,958.57
负债总额 2,915,566.14 1,895,081.75 1,837,650.93 1,567,036.02
所有者权益 4,848,928.27 4,662,810.70 3,557,350.73 3,336,922.55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 4,678,366.53 4,511,189.08 3,456,844.43 3,261,651.47
少数股东权益 170,561.74 151,621.62 100,506.30 75,271.08


(二)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 2020年1-9月 2019年度 2018年度 2017年度
营业总收入 5,545,615.30 7,314,449.51 5,724,406.71 5,565,716.01
营业利润 870,850.90 1,489,967.10 437,764.39 722,569.01
利润总额 857,481.92 1,478,043.03 428,372.85 709,219.16
净利润 828,861.32 1,444,450.37 425,612.34 699,902.8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24,148.41 1,396,720.49 395,743.53 675,111.90


(三)合并现金流量表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 2020年1-9月 2019年度 2018年度 2017年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90,966.20 1,830,293.30 649,447.09 799,401.8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90,534.13 -1,081,083.99 -476,750.16 -876,455.90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20,255.26 -486,745.59 -14,593.62 111,192.13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79,794.60 262,560.96 158,365.26 33,741.86


(四)主要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 2020年9月30日
/2020年1-9月
2019年12月31日
/2019年度
2018年12月31日
/2018年度
2017年12月31日
/2017年度
流动比率(倍) 1.43 1.88 1.64 1.63
速动比率(倍) 0.59 0.98 0.67 0.69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37.66 32.51 31.84 33.55
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 37.55 28.90 34.06 31.95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年) 150.01 304.97 331.61 351.80
存货周转率(次/年) 3.16 4.17 3.93 4.07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 824,148.41 1,396,720.49 395,743.53 675,111.90
利息保障倍数(倍) 35.95 41.89 15.47 45.06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元/股) 0.93 3.45 1.22 1.53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股) -0.28 0.49 0.30 0.06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总额(万元) 4,678,366.53 4,511,189.08 3,456,844.43 3,261,651.47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0.83 0.78 0.97 0.42


相关路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