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请稍后,加载中....
网上路演日 | 2021年4月23日 |
申购日 | 2021年4月26日 |
网上摇号日 | 2021年4月27日 |
缴款日 | 2021年4月28日 |
联系人 | 谢佳 |
电话 | 028-8523 8996 |
传真 | 028-8532 7857 |
联系人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电话 | 028-6885 0835 |
传真 | 028-6885 0824 |
联系人 | 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电话 | 028-8615 0039 |
传真 | 028-8615 0039 |
单位:万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总投资额 | 募集资金投入金额 |
1 | 全国手机报联合运营平台 | 10,437.12 | 10,437.12 |
2 | 四川省融媒体建设项目 | 9,646.15 | 9,646.15 |
3 | 技术平台改造升级项目 | 8,901.88 | 8,901.88 |
4 | 全媒体采编平台扩充升级项目 | 4,759.02 | 4,759.02 |
合计 | 33,744.17 | 33,744.17 |
中文名称 |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称 | Sichuan Newsnet Media (Group) Co., Ltd. |
公司境内上市地 | 深圳 |
公司简称 | 川网传媒 |
股票代码 | 300987 |
法定代表人 | 张志跃 |
董事会秘书 | 谢佳 |
董秘联系方式 | 028-8523 8996 |
注册地址 | 成都高新区世纪城南路599号天府软件园D区5栋2、6层、7栋16层 |
注册资本 | 10,000.00万元 |
邮政编码 | 610041 |
联系电话 | 028-8523 8996 |
传真号码 | 028-8532 7857 |
电子邮箱 | ir@newssc.org |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 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1、与商业网站相比,业务经营准入政策优势
公司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短信息类服务接入代码使用证书、从事网络舆情信息服务业务许可等在内的多项准入门槛较高的互联网相关业务经营资质。
公司旗下四川新闻网、四川发布网、中国西部网为拥有一类新闻资质的网站,具备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资质,能够进行时政类新闻的采写编发,其中四川新闻网是国务院新闻办批准设立的第一批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第一批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而其他商业门户网站仅能转载该类新闻信息。网络舆情服务业务方面,2011年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关于规范四川省网络舆情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川府新办[2011]19号)文件规定,“在四川省内为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提供网络舆情信息服务的单位须具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一类资质,并在四川省网管办进行审核登记”。
公司作为四川省委宣传部主管的企业,已在四川省网信办申请审核登记并顺利通过,其通过有效渠道检索收集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合法性、安全性。
移动信息服务业务方面,公司拥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签发的网络报纸、手机报出版资质。根据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关于规范手机报、手机新闻短信等新媒体管理的通知》,四川省内各市(州)原则上不单独开办手机报业务,开办的手机报业务需统一纳入公司手机报业务,并以“四川手机报-XX版”的形式并版发行和管理。
2、四川省内品牌优势明显
公司旗下的四川新闻网是四川省门户网站,也是四川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的省级最大网络媒体。近年来,四川新闻网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2018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四川新闻网在全国省级新闻网站综合传播力榜中排名第十,网站综合传播力位居四川第一。四川新闻网长期承担主题宣传和舆论引导任务,是四川对外传播展示形象的窗口,受众广泛,用户粘合度高,已成为四川及西部对外宣传的重要新型媒体。与此同时,公司旗下的“麻辣社区”还曾两度被评为由国务院新闻办和中国互联网协会推荐的“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频道)”,为四川省受众最多的网络社区之一。
为了更好地服务终端客户,公司还搭建了覆盖四川全省21个市(州)、181个县(区、市)的人民政府和省级单位、部门的网络新闻应急管理平台。通过该系统,各市(州)县(区、市)党政部门,可以便捷、全面了解国内外重要信息动态,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向,第一时间掌握宣传活动信息并进行宣传策划活动推广。通过该平台,公司已成为四川省网络信息主管部门确定的全省网络新闻信息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实施单位,省内品牌优势明显。
3、用户规模庞大,粘性优势突出
公司通过新闻网站、手机报、四川发布、户外广告等多种宣传渠道,既能服务企事业单位客户,也能全方位服务个人用户,具备由点到面的综合客户服务能力,通过多年业务发展和客户合作,拥有了大量优质、高粘度的用户资源。公司与四川省内21个市(州)、181个县(区、市)的人民政府和省级单位、部门长期保持优良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网络舆情服务采用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在四川省内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先进技术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网络舆情服务客户超过100家,行业覆盖包括党政、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方面,地域基本覆盖四川全省主要部门及市(州)区(县)。
移动信息服务方面,2020年度公司主要手机报产品计费用户数月均值超过130万,覆盖受众数量(含付费产品订阅用户数和免费产品覆盖受众数)合计超过6,800万;公司拥有完整的手机报核心技术平台,是全国最先进的手机报技术平台之一,平台全面支撑四川、湖南、湖北、宁夏、安徽、甘肃、河南、江西、山西、青海全国10个省级手机报的运营,并提供持续技术支持,覆盖用户数量1.2亿人以上,广泛的用户数量为公司手机报业务开展广告等增值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4、党媒服务党政机关及国企的先发优势
公司作为四川省重点文化传媒产业集团和四川省主流媒体,长期服务于四川省内各级党政机关和行业部门,与各地方党政部门关系良好。在为他们提供时政新闻内容、对外宣传等日常宣传工作服务外,公司还为省、市、州政府打造富有特色的新媒体托管与运营、网络舆情服务等新媒体整合营销服务。各地党政的主流媒体均已成为公司重要合作伙伴,四川新闻网、四川发布和网络舆情服务也已成为各部门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媒体平台和产品内容。《党政手机报》作为新时代传播党和政府声音的重要媒介,受到广大党政机关和党员群众的好评,信息内容被广泛引用和转载。
未来公司将充分利用党政机关客户这一重要发展资源,实施资源深入整合。目前公司已通过与四川省内各行业部门建立的良好关系,对四川省各地域及各行业进行信息收集,组建庞大的信息数据库,为未来信息增值业务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信息获取优势
公司作为一家拥有全业务经营资质的新媒体企业,拥有多个新媒体平台,具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和信息渠道,立足四川省内市场充分采集和挖掘省内各市州新闻资讯并进行市场开拓,通过上述信息获取优势向客户提供各类媒体宣传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未来,随着公司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在四川省内信息获取优势将更为突出。
一、市场风险
(一)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本公司所处行业属于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具备传播及时、互动性强等明显优势,逐步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经济的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该领域。尽管公司在新闻内容、内容权威性和用户规模等方面在省级新媒体企业中保持领先地位,但与以人民网、新华网等为代表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以腾讯、新浪、今日头条等为代表的商业性媒体相比,公司在业务规模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随着未来行业中原有大企业的进一步扩张和自媒体的高速发展,尽管公司的地域化优势未受到根本挑战,但公司仍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风险
从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升,逐步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尽管如此,考虑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与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如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的盈利可能会下降,市场需求萎缩,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投放到宣传推广中,将会给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一)政府采购带来的风险
公司是四川省重点文化传媒产业集团,四川省主流媒体,四川省门户网站、四川省政务新媒体以及四川手机报等平台的运营主体,拥有四川新闻网、中国西部网、四川发布、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川网影视等业务平台。自成立以来,公司依托在新媒体领域的权威地位和运营优势,充分发挥主流网络媒体作用,做好网上宣传报道,更大范围地传播正能量,在服务四川省内党政客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来自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收入比重分别为52.65%、51.48%和52.60%,其中四川省委宣传部和中共四川省委网信办(四川省网信办)长期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向公司采购相关服务,报告期各期,上述政府采购服务的收入金额分别为1,006.60万元、934.81万元和774.66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89%、4.51%和3.98%。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上述政府采购服务产生的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程度相对有限。
尽管上述服务需求的持续性和公司的独特优势保证了上述政府采购服务具有一定稳定性,但若未来上述政府采购金额发生变化,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确定性影响。
(二)手机报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业务创新不能及时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风险
公司手机报产品通过短信、彩信形式,向订阅用户发送时政新闻、民生资讯、行业信息、党政资讯等新闻信息内容,是公司移动端新闻业务的重要形式。手机报具有不受限制、高覆盖率、定时精准送达、自动弹窗提醒、权威性强、高阅读率等优势,尤其是在重大主题报道、发布权威信息、遏制谣言扩散、预警应急信息发布等方面具有优势,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今日头条、新浪新闻、腾讯新闻、微信、微博等移动新媒体产品的崛起,公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碎片化和社交化等趋势,用户对手机报产品的黏性降低;同时,受手机报产品需用户主动订阅的特点限制,以及市场推广手段较少、推广成本较高的影响,公司手机报产品,尤其是以个人订阅为主的手机报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所下降。
公司手机报业务自创立以来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多年来立足于不受技术限制的基础通道,不断开发基于稳定底层通信架构的手机报产品,并将H5链接、语音、图片、短视频、AR、直播等多种新媒体内容形式引入手机报产品,持续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手机报产品。
若未来公司手机报产品市场竞争力持续下降,或业务的创新,尤其是5G产品的开发创新不能及时适应用户需求变化和紧跟技术发展路线,或手机报业务推广不能实现更大突破,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三)《四川手机报-党政参考》支持政策发生变动风险
公司手机报业务目前主要收入来源于《四川手机报-党政参考》产品。《四川手机报-党政参考》是公司适应新形势下党政宣传需求进行的重要产品创新,在传递党和政府声音、引导社会舆论、服务全省人民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2014年7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出具《关于对<四川手机报>纳入四川省党报党刊征订范围的回复意见》,同意将《四川手机报》(具体产品形式为《四川手机报-党政参考》)纳入四川省党报党刊征订范围,但未对试点期限、试点结束后公司相关产品订阅等进行约定或作出安排;同时,四川移动和四川电信为支持公司手机报业务发展,基于与公司长期全面、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报告期内通过降低或减免公司《四川手机报-党政参考》运营商服务费等方式,支持了公司《四川手机报-党政参考》业务的拓展。
公司手机报业务的发展受益于上述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电信运营商的政策支持,未来,若上述部门或机构取消或调整监管或运营政策,公司手机报业务发展可能会面临不利影响。
(四)电信运营商政策变动风险
四川移动、四川电信及其关联方是公司主要客户,报告期内,公司与上述客户业务合作产生的收入金额分别为3,940.04万元、4,530.93万元和4,503.9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9.14%、21.84%和23.17%。
同时,公司以个人订阅为主的《四川手机报》产品发展对电信运营商推广较为依赖。虽然公司开展了丰富的市场营销活动,鼓励用户订购手机报产品,但公司该类业务主要的用户拓展方式仍较为依靠电信运营商在用户办理手机业务时的产品推介,业务推广对电信运营商依赖度较高。虽然公司业务在多元化发展,并将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和推广各类产品,但如果未来电信运营商减少或取消对《四川手机报》产品的推介,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此外,公司互动电视业务主要与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合作,依靠电信运营商的推广实现用户和收入规模的增长,对其存在一定依赖。
公司已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建立了稳定、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但未来,公司可能面临电信运营商市场政策变化等导致经营业绩受到影响的风险。
(五)业务资质到期不能续展的风险
公司及子公司目前持有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等多项资质。
公司持有的《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已于2021年1月18日到期,《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已于2021年2月13日到期,《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已于2021年3月31日到期。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具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等资料,上述资质正在办理续期过程中,同时根据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出具的合规证明,截至2021年3月,公司不存在因违反网络视听业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受到处罚的情形。公司申请前述资质所应具备的条件不存在重大变化,公司对上述资质申请续期不存在实质性障碍。
如未来现有资质到期后不能续展,将会对公司部分业务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六)经营区域及客户性质集中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的收入来源和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内,一定程度上存在业务区域集中的风险。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以及盈利能力的提升需要依靠现有区域的新增用户以及新区域市场的扩展来推动,若现有区域的用户增量以及新区域的扩展达不到预期效果,或四川地区市场竞争加剧,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客户性质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为主,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来自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收入比重分别为52.65%、51.48%和52.60%,公司存在客户性质相对集中的风险。上述客户的业务需求和预算金额较为稳定,信誉较好,履约能力较强,采购及资金拨付需依据国家及地方财政预算和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执行。若未来上述客户因受政策调整、财政预算金额波动、付款周期延长等因素影响,导致其采购减少、重大款项延迟支付等情形发生,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七)人才流失的风险
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属于人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管理人员、采编人员、技术人员等依赖性较高,拥有稳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虽然公司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经营机制,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如果未来公司不能够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激励机制,打造有利于人才长期成长的平台,公司可能面临人才流失、人才短缺和人才梯队不健全等风险,进而对公司经营带来一定影响。
(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的经营风险
2020年1月,国内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各行各业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各地各级政府均出台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推迟企业复工、实施隔离、交通管制等。公司2020年度宣传推广服务、广告代理运营等业务受到不利影响,经营业绩有所下滑。
在目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情形下,公司已实现全面复工复产,经营活动已恢复正常状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预计不会对公司全年业绩及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影响公司发行条件。然而由于目前疫情的延续时间及影响范围尚不明朗,若疫情进一步持续或加剧,公司生产经营和盈利水平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九)主营业务收入无法持续增长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584.88万元、20,749.82万元和19,442.36万元,保持相对稳定。其中,主营业务中两大类重要的业务为广告宣传业务和手机报业务,是公司主要的收入和盈利来源,报告期各期两类业务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70%。其中涉及到广告的业务主要为新媒体整合营销中的宣传推广服务、广告代理运营、手机报增值服务业务中的广告宣传等,相关广告宣传业务收入占比各期均在40%左右。
近年来,互联网产品形式日益丰富,盈利模式呈多样化发展,以今日头条、新浪新闻、腾讯新闻、微信、微博、短视频等移动互联网产品为代表的产品,吸引了大量用户。从目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PC端新闻网站的传统业务面临新媒体迭代发展的冲击,若未来公司新媒体整合营销和移动信息服务产品形式不能持续顺应技术发展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及时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则公司将存在主营业务收入无法持续增长的风险。
三、财务风险
(一)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发生坏账的风险
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末,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账面价值分别5,642.94万元、6,344.85万元和5,222.88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45%、30.31%和26.88%,占比相对较高。
其中,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宣传推广服务业务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802.05万元、1,947.61万元和1,842.47万元,截至2021年2月28日的回款比例分别为57.98%、47.23%和10.48%,公司该业务的坏账计提比例分别为26.41%、30.98%和40.53%,存在期后回款比例较低的情形。
虽然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处于相对合理水平,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但不排除未来客户财务状况恶化或者经济形势发生不利变化,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存在不能及时收回而形成坏账的风险,将对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二)关联交易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关联销售的金额分别为652.35万元、1,088.09万元和1,248.6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7%、5.24%和6.42%;关联采购的金额分别为2,198.10万元、1,254.96万元和991.13万元,占当期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23.04%、13.19%和10.74%。上述关联交易的发生具有合理性,且已履行了相关审批手续,独立董事对上述关联交易发表了独立意见。同时,公司在《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等对关联交易决策权限和程序作出规定,形成较为完善的关联交易管理制度体系。但未来如果公司出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公司治理不够规范,关联方仍可能通过关联交易对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造成影响。
(三)经营业绩下滑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584.88万元、20,749.82万元和19,442.3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5,247.41万元、5,144.11万元和4,915.87万元,经营业绩出现下滑。
虽然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总体保持稳定态势,但公司未来能否保持持续成长仍然受到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行业竞争格局、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市场推广、企业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任何不利因素都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增长放缓、业绩下滑。因此,公司存在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四)税收优惠政策变动风险
公司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企业,根据《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84号)、《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6号)等规定,报告期内,公司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同时党报党刊类收入享受宣传文化产业增值税优惠政策,优惠幅度为100.00%。
同时,根据《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34号)、《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财税[2018]77号)、《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报告期内,公司部分子公司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根据《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14号),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公司及子公司巴中传媒、新媒互联和领航新媒自2019年4月1日起适用该加计抵减政策。
报告期内,公司依法享有的主要所得税税收优惠和增值税加计抵减税收优惠合计金额分别为1,392.22万元、1,570.23万元和1,117.03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2.99%、20.40%和18.44%,税收优惠提升了公司的利润水平。若未来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公司不再享受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公司的利润水平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五)参与私募投资基金的风险
公司于2019年5月出资4,000.00万元参与认购四川新跃网络文化产业私募投资基金的基金份额,该基金专注于投资新兴的网络文化产业项目和相关实体项目。
基金具有投资周期长、流动性较低的特点,基金运行过程中将受到宏观经济、行业周期、交易方案、投资标的公司经营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能面临投资效益不达预期或基金亏损等风险,亦存在未能寻找到合适投资标的的风险,对标的投资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投资决策、经营管理相关风险。
四、技术及系统安全风险
(一)技术风险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革新带动了整个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的高速发展。新的技术在不断满足用户更多需求和降低互联网公司运营成本的同时,也丰富了互联网内容和企业的盈利模式,对互联网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加大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及时跟进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以满足互联网用户新的、更广泛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公司现有业务的开展、产品开发、信息挖掘及分析等方面对相关互联网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无法及时跟进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公司将可能面临技术水平落后、业务模式固化、客户流失、产品服务缺乏亮点、运营成本高于竞争对手等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对公司的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二)系统安全风险
公司是一家以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企业,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对公司的经营至关重要。虽然公司已制定了完善的数据库备份、数据安全传输和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数据资源存储和使用的安全性,但公司仍可能存在受到恶意软件、病毒、黑客攻击或电力、网络中断,以及其他系统安全运行问题,造成公司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客户终端无法接收信息、公司电脑系统所存储的机密资料外泄等后果,从而影响公司正常运行,对公司业务及品牌形象带来不利影响。
五、政策及法律风险
(一)行业监管和产业政策风险
公司所处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重要产业,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严格监管;同时,受到国家和地方宣传部、政府新闻办公室、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及工信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如国家相关政策放宽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的准入门槛,公司的竞争对手将会显著增多,并对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同时,公司所处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等产业政策,支持互联网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等对相关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上述产业政策推动了产业和公司的发展,若未来产业政策出现不利于公司发展的调整,将可能对公司的业务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二)法律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中新闻网站经营和手机报信息传播均存在内容转载和被转载的需求,内容转载是新闻网站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来源,由于转载过程中存在主观判断因素,可能产生转载导致的知识产权或名誉权纠纷。同时,公司互动电视业务涉及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引进视听节目版权的情形。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因上述知识产权或名誉权诉讼、纠纷给公司带来潜在法律诉讼的风险;同时,公司可能存在被侵权但法律制度无法有力保护公司合法利益的情况,从而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六、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一)净资产收益率及净利润下滑
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的净资产将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到产生经济效益尚需要一定时间,净利润可能与净资产的增长相比相对滞后。本次发行后,若公司的净利润不能与净资产的增长保持同步,将存在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同时,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资总额33,744.17万元,其中部分用于购置系统软件、硬件、办公设备等资产,在项目建设初期,公司可能面临因折旧摊销费用较大等原因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
公司本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全国手机报联合运营平台”、“四川省融媒体建设项目”、“技术平台改造升级项目”与“全媒体采编平台扩充升级项目”。尽管公司对上述项目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论证,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和客户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力,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保障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但由于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如果项目实施受突发因素影响,导致客观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不能按计划进行,将对公司经营计划的实现和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随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规模的扩张,将对业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技术研发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若不能在制度建设、人才配置、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管理提升,公司存在因规模扩大导致的管理风险。
七、内控风险
本次发行前,四川新传媒直接持有公司60.00%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四川省新闻中心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四川新传媒间接持有公司60.00%股权,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本次发行后,四川新传媒和四川省新闻中心仍然维持公司的控股股东和间接控股股东地位。
虽然公司已建立了“三会”制度及独立董事制度等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从制度上规范了公司的运作机制,减少了控股股东操纵公司的风险。但控股股东仍可凭借其控股地位,影响公司人事、生产和经营管理决策,公司存在控股股东控制的风险。
八、国广控股因无法到期偿还债务而转让持有的公司股份的风险
因补充流动资金需要,持有公司4.9%股份的股东国广控股与四川新传媒签署借款协议,并将其持有的公司全部4.9%股份质押给四川新传媒,上述借款合同及股权质押到期日为2021年11月。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国广控股上述借款尚未到期,正常履行中,不存在无法清偿债务而导致质押公司股份转让的风险,质押股份不存在争议或潜在纠纷。考虑到市场经营情况、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疫情形势带来的影响,不排除未来因国广控股无法到期偿还四川新传媒借款,导致公司股份转让及股权结构变动的风险。
项目 | 2020.12.31 | 2019.12.31 | 2018.12.31 |
---|---|---|---|
流动资产合计 | 457,675,233.08 | 420,544,875.82 | 411,465,841.66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205,728,049.46 | 193,115,347.57 | 167,035,947.56 |
资产总计 | 663,403,282.54 | 613,660,223.39 | 578,501,789.22 |
流动负债合计 | 83,033,611.38 | 84,169,179.97 | 94,164,987.88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37,636,711.44 | 41,122,926.69 | 53,571,070.72 |
负债合计 | 120,670,322.82 | 125,292,106.66 | 147,736,058.6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 541,084,987.74 | 486,984,759.79 | 429,686,436.32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542,732,959.72 | 488,368,116.73 | 430,765,730.62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 663,403,282.54 | 613,660,223.39 | 578,501,789.22 |
项目 | 2020年度 | 2019年度 | 2018年度 |
---|---|---|---|
营业收入 | 194,423,635.80 | 207,498,176.36 | 205,848,760.47 |
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 60,491,866.76 | 67,387,579.02 | 66,480,593.60 |
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 60,580,610.08 | 76,984,579.64 | 66,330,788.70 |
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 60,364,842.99 | 76,653,619.36 | 66,003,774.8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 60,100,227.95 | 76,349,556.72 | 65,707,481.55 |
项目 | 2020.12.31 | 2019.12.31 | 2018.12.31 |
---|---|---|---|
流动比率(倍) | 5.51 | 5.00 | 4.37 |
速动比率(倍) | 5.51 | 5.00 | 4.37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 26.92% | 29.20% | 24.75% |
资产负债率(合并) | 18.19% | 20.42% | 25.54% |
归属于发行人股东每股净资产(元) | 5.41 | 4.87 | 4.30 |
项目 | 2020年度 | 2019年度 | 2018年度 |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 3.40 | 3.48 | 4.22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万元) | 6,986.09 | 8,582.43 | 7,083.26 |
基本每股收益 | 0.6010 | 0.7635 | 0.657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 | 0.4916 | 0.5144 | 0.5247 |
归属于发行人股东的净利润(万元) | 6,010.02 | 7,634.96 | 6,570.75 |
归属于发行人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万元) |
4,915.87 | 5,144.11 | 5,247.41 |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元) | 0.60 | 0.43 | 0.24 |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 | 0.50 | -0.10 | -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