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请稍后,加载中....
网上路演日 | 2022年6月24日 |
申购日 | 2022年6月27日 |
网上摇号日 | 2022年6月28日 |
缴款日 | 2022年6月29日 |
联系人 | 乔举 |
电话 | 010-58523737 |
传真 | 010-58523739 |
联系人 | 张宇辰、关峰 |
电话 | 010-65608358 |
传真 | 010-65608450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总投资额(万元) | 拟投入募集资金(万元) | 项目备案文件 |
---|---|---|---|---|
1 | 全国IT基础架构运维市场拓展和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 35,328.39 | 35,328.39 | 项目备案证明(京西城发改(备)[2020]57号) |
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 10,678.77 | 10,678.77 | 项目备案证明(京西城发改(备)[2020]58号) |
3 | 智能化运维平台升级项目 | 6,878.18 | 6,878.18 | 项目备案证明(京西城发改(备)[2020]56号) |
4 | 补充流动资金 | 8,000.00 | 8,000.00 | 不适用 |
合计 | 60,885.34 | 60,885.34 | - |
中文名称 | 北京中亦安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称 | ChinaEtek Service & Technology Co., Ltd. |
公司境内上市地 | 深圳 |
公司简称 | 中亦科技 |
股票代码 | 301208 |
法定代表人 | 邵峰 |
董事会秘书 | 乔举女士 |
董秘联系方式 | 010-58523737 |
注册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68号吉安大厦A座501室 |
注册资本 | 5,000.00万元 |
邮政编码 | 100037 |
联系电话 | 010-58523737 |
传真号码 | 010-58523739 |
电子邮箱 | BODoffice@ce-service.com.cn |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1、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优势
在IT基础架构层,公司具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开源软件等多品牌、跨平台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能够覆盖大型机服务器、小型机服务器、PC服务器、网络设备、超融合一体机、分布式存储等硬件及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虚拟化软件等商业软件,云平台软件、容器、监控和自动化等开源软件。同时,公司自主研发了自主智能运维产品,提升客户IT运维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近年来,公司将业务范围从IT基础架构层向IT应用架构层拓展,为客户提供图谱分析、风控场景数据分析等运营数据分析服务。
公司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能够有效保障服务质量、提高服务附加值、扩展客户群体、增强客户黏性。
2、技术及创新优势
自成立以来,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11项专利(其中9项为发明专利)、9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6项软件产品证书,多项产品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个部门联合颁发的《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对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以前沿技术为引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IT架构场景应用为抓手,逐步形成了IT架构“服务+产品”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深化,公司敏锐洞察IT基础架构发展变化,通过技术创新自主研发了智能运维产品,以此推动被动运维向主动运维转变、数据中心运维向运营转变,实现智能化、自愈式运维。在实现IT基础架构多品牌、跨平台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公司逐步向IT应用架构层延伸业务链条。针对客户提升数据价值的迫切需求,公司聚焦客户业务数据领域,运用图数据库和图计算技术、图谱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等,为客户提供运营数据分析服务。
为了持续保持技术及创新优势,公司整合现有技术资源、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时刻关注前沿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深刻把握技术发展趋势,以市场与客户需求为导向,提高前沿技术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前沿技术促进自身技术实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引擎作用。
3、多层次服务质量保障优势
技术是公司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而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是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注重对客户需求及问题的快速响应、快速反馈和快速解决。公司建立了完备的服务体系,并先后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T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证书。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及响应效率,公司建立了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的营销与服务体系,在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南京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在武汉、成都、济南、福州、杭州、太原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同时,为了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在组织架构上,公司设立服务管理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质量管理工作;在内控制度上,公司制定了《运维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客户满意度管理程序》等一系列完善的、贯穿于业务各环节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全方位内部质量控制;在服务过程中,公司通过专业化、高效化的人才队伍,运用标准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的手段,为客户大规模和复杂应用场景下IT架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通过不断提升公司服务质量及快速响应能力,公司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解决潜在或突发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
4、团队及人才优势
经过多年的团队建设与培养,公司已经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经验丰富、技能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截至2021年末,公司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共622人,占员工总数的73.96%;拥有研发及技术人员共646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6.81%;公司研发及技术人员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的技能储备,在智能运维、开源架构、大数据等技术领域具有丰富的设计和开发经验。公司累计400余人次工程师接受过国内外原厂技术培训并获得相关认证,累计100余人次项目经理、流程经理和流程工程师等技术人员接受过ITIL、PMP、信息安全体系等培训并获得相关认证。在长期的项目工作中,公司团队已经在实践中形成了完备的分工体系以及工作流程,提高了运营效率并降低了经营成本,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公司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结构,形成了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的人才梯队。
此外,公司管理团队具有多年的行业专业背景和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对于行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并逐步建立了高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5、客户资源及品牌优势
公司不断拓展客户领域,逐步形成了以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为核心,多领域、多区域同步发展的业务布局。目前,公司已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20余家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180余家证券、基金、保险公司,100余家资产管理、消费金融等其他金融行业公司,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等3家运营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30余家交通运输行业公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70余家政府机构等客户建立了业务合作。
客户类别 | 部分代表性客户 | ||
---|---|---|---|
金融行业 | 银行 |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 |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 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光大银行 | ||
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 | 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东莞银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大连银行、九江银行、中原银行、北京银行、南粤银行、广东华兴银行、中关村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威海市商业银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江苏省农村信用社、山西省农村信用社、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山东省农村信用社、长沙银行、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汉口银行、青海银行、晋城银行、天津银行、廊坊银行、天津金城银行、西安银行、甘肃省农村信用社、湖北银行、嘉兴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华融湘江银行、沧州银行、广州银行、天津农村商业银行、宁波通商银行 | ||
证券 |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申万宏源、中金公司、银河证券、中信证券、兴业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新时代证券、招商证券 | ||
基金 | 交银施罗德基金、万家基金、国泰基金、嘉实基金、富国基金、国寿安保基金 | ||
保险 | 大地财险、中银保险、新华人寿、建信人寿、阳光保险、中国人寿、大家保险、中英人寿、国任财险、黄河财险、国联人寿、合众人寿、出口信用保险、中邮人寿、珠峰财险、华泰人寿 | ||
其他金融机构 | 中国银联、中银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尚诚消费金融、交银理财、中央结算、中国信达、北银消费金融、外贸信托、爱建信托、中金所、中信信托、奇瑞徽银汽车金融、北金所、光大永明资管 | ||
交通运输行业 | 国家铁路集团所属单位、南方航空、中国邮政集团、申通快递、荣庆物流、京港地铁 | ||
电信行业 | 中国移动 | ||
政府领域 | 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考试中心、国家税务总局、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南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国海关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公安厅 |
随着公司客户自身IT系统日渐庞大、技术架构日趋复杂,其对IT架构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要求服务商更为熟悉其IT环境、业务需求、管理流程等,因此客户更倾向于与已经了解并建立信任的服务商进行合作。同时,公司进一步为客户提供自主智能运维产品及运营数据分析服务,有效提升了服务附加值、增强了客户粘性。
目前,公司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优质的服务水平、雄厚的技术实力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声誉,打造了“中亦科技”的品牌知名度。品牌优势的建立和提升,使得公司在提高订单获取能力和议价能力、控制采购成本、增强客户黏性、人才引进等方面受益,从而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
6、平台凝聚力优势
自创立之初,公司就确立了“锻造凝炼IT服务,助推用户事业发展”的使命和“一同看海”的企业文化,通过践行“共同承担、共同奋进、共同成长、共同分享”理念以及平台化创业的团队发展模式,充分激发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政策,进一步使核心人才与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利益分配保持了高度一致,从而更大程度保证了人才队伍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7、银行总行级项目经验优势
公司在为金融行业客户提供IT基础架构建设及运行维护服务的过程中,见证并深度参与了银行总行级数据中心的发展变迁过程,包括数据中心建设、迁移、灾备、数据及应用大集中建设、流程再造和管理改进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和最佳实践。此外,由于银行总行级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而具有很高的运维难度,承接此类项目具有很高的门槛,需要运维服务商具备综合的服务能力、多层次服务质量保障体系、专业的人才队伍、丰富的项目经验。
由于银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该类项目经验对于其他行业IT基础架构服务的技术及理念具有引领和借鉴作用。因此,依托在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形成的先进技术、服务模式、服务理念和最佳实践,公司将先进经验及领先优势快速推广至电信、交通运输及政府等领域,逐步形成了以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为核心,多领域、多区域同步发展的良好业务布局。
一、公司业务相关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IT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参与行业竞争的企业较多,呈现高度分散的市场竞争格局,单一企业市场份额较低,行业内主要企业在重点服务领域及区域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及优势。同时,由于本行业客户集中于金融、电信、交通运输、政府等领域,且不同领域之间的进入壁垒相对较低,未来行业内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因此,如果未来公司未能紧跟市场需求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及技术实力,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可能降低公司的市场份额,影响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二)业务依赖于金融行业的风险
目前,公司已与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20余家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180余家证券、基金、保险公司,100余家资产管理、消费金融等其他金融行业公司建立了业务合作,金融行业是公司收入占比最高的行业。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来自于金融行业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6.55%、78.53%和83.77%,其中来自于银行业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9.59%、54.30%和55.07%。
因此,公司来自于金融行业的收入占比较高,若未来金融行业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导致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和运行维护需求下降,将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三)市场拓展风险
目前,公司自主智能运维产品及运营数据分析服务均处于市场拓展阶段,其收入规模相对较小,未来发展不确定性较强。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自主智能运维产品收入分别为1,667.57万元、2,048.48万元和2,221.3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5%、2.50%和1.88%;运营数据分析服务收入分别为426.57万元、987.58万元和1,383.8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53%、1.20%和1.17%。
虽然公司前期进行了充分论证,认为自主智能运维产品及运营数据分析服务市场空间广阔,但尚需逐步积累市场经验并不断保持研发投入力度。目前,公司在开展运营数据分析服务业务时,通过向客户提供图谱分析、风控场景数据分析等服务收取费用,其客户主要来源于公司IT运行维护服务领域的客户积累,客户基础仍较为薄弱;同时,该类业务中存在较多项目为一次性服务项目,其业务持续性相对较差。未来若相关业务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与未来发展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四)市场产品迭代及科技创新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大数据、人工智能、图数据库和图计算等技术,呈现出技术门槛高、产品及技术更新迭代快、技术生态不断完善、技术交叉融合深化等特点,从而要求公司必须时刻关注前沿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深刻把握产品及技术发展趋势,以市场与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提高前沿技术应用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如果公司不能准确把握甚至错误判断行业技术及产品迭代发展趋势,不能将新技术应用于公司产品与服务的升级与优化,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将使公司可能丧失在业务过程中不断累积的技术及创新优势。
(五)服务质量风险
公司客户以金融、电信、交通运输等行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为主,其IT系统庞大、技术架构复杂,对IT基础架构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要求很高,要求服务商更为熟悉其IT环境、业务需求、管理流程等,能够准确把握其服务需求、技术难点及发展趋势。鉴于上述原因,公司客户倾向于与公司签订较为长期的服务合同,形成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当服务合同到期后,客户出于成本与替换风险考虑,会倾向于与公司续签合同,后续采购行为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延续性和路径依赖性。IT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是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若公司未能在各个环节保障服务质量而出现服务质量问题甚至质量纠纷,将可能导致公司声誉受损及客户流失,从而对公司的主营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六)客户需求变化风险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深化应用,IT基础架构分布式云化趋势不断深化,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异构化复杂程度显著提升,客户对其运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运维服务商具有强大的架构及产品间综合问题定位能力及相关技术储备,能够统一协调集中式架构和分布式云化架构。如果公司不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以市场与客户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储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及积极拓展市场,客户需求的变化将可能降低公司的市场份额,影响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七)销售模式变化风险
目前,国内外原厂商销售软硬件产品及服务主要采用间接销售的营销模式。由于其产品及服务最终客户众多,原厂商通常会结合自身产品线、市场等因素建立授权模式及分销体系,通过分销体系中的分销商,增加市场覆盖,提高销售效率,降低市场开发及维护成本。
报告期内,公司原厂运行维护服务收入分别为18,671.38万元、19,124.06万元和15,196.7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2.98%、23.32%和12.85%;公司原厂软硬件产品收入分别为27,770.67万元、24,365.19万元和55,430.5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19%、29.71%和46.87%,原厂软硬件产品受客户投资建设周期影响较大,主要包括IBM、浪商、DELL、华为、Oracle和H3C等品牌。公司现有销售模式符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市场参与主体需求、软硬件产品国产化的替代趋势、市场竞争格局,但如果未来行业经营模式、原厂商授权模式及分销体系等方面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客户直接向原厂商采购产品及服务,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公司Oracle授权经销资质“Oracle PartnerNetwork Member”正在办理续期手续,续期情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若无法续期公司将无法直接或间接(通过经销商)向Oracle采购原厂运行维护服务及原厂软硬件产品,从而将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因向Oracle及其经销商采购Oracle原厂运行维护服务及原厂软硬件产品实现的收入合计分别为14,279.05万元、12,325.82万元和8,142.39万元,对应毛利分别为1,961.05万元、1,716.20万元和999.54万元,占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分别为8.23%、6.73%和3.07%,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具体分析详见本招股说明书“第六节 业务与技术”之“五、发行人采购情况和主要供应商”之“(四)公司与原厂商的合作情况”之“5、公司授权经销资质及其他合作资质”。
随着信息行业国产化及安全自主可控的发展趋势,以及第三方运维服务商技术能力、市场认可度和客户信任度的不断提升,公司下游客户对原厂运行维护服务需求逐步降低,对第三方运行维护服务需求逐步提升,部分客户逐步将原厂运行维护服务转为第三方运行维护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第三方运行维护服务收入分别为32,699.93万元、35,474.52万元和44,029.63万元,对应毛利分别为16,485.81万元、17,987.34万元和21,524.64万元,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此背景下,若公司无法及时顺应市场变化、抓住市场机遇,不能有效提高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将会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八)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同一控制下合并口径)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62%、35.07%和42.17%,客户集中度较高。因公司的经营业绩与主要客户经营情况相关性较高,若未来公司主要客户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和运行维护需求下降,或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化,公司将面临主要客户订单减少或流失等风险,进而直接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个别项目已开始提供服务但最终未能成功签署合同的情形和最终签署的合同实际价款低于服务开始时的预期价款时的情形,虽然报告期内涉及金额较低,若未来较多项目出现此类情形,则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一)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账面余额之和分别为20,237.15万元、20,679.78万元和25,035.93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91%、25.22%和21.17%。未来随着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如果公司不能逐步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将有可能出现应收账款持续增加、回款不及时甚至出现坏账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
(二)税收优惠政策变化风险
目前,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同时,公司符合规定的软件产品收入,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金额及其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1年度 | 2020年度 | 2019年度 |
---|---|---|---|
企业所得税优惠 | 1,235.58 | 925.58 | 854.83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 394.32 | 349.02 | 341.05 |
增值税即征即退 | 93.98 | 20.02 | 42.26 |
税收优惠金额合计 | 1,723.89 | 1,294.62 | 1,238.14 |
占利润总额的比例 | 12.23% | 12.94% | 13.75% |
若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出现变化,或公司无法满足相关税收政策的要求,将导致公司税收成本增加,直接影响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三)人工成本提升的风险
公司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企业,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分别为15,499.74万元、18,065.41万元和22,142.13万元,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一方面,随着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公司人员数量尤其是研发及技术人员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行业内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端技术人才较为短缺,公司为吸引优秀人才需要不断加大人工成本开支。因此,未来人员工资水平持续上涨将导致公司成本费用不断上升,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四)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计算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4.67%、20.82%和24.09%。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净资产将大幅增长,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生收益需要一定的周期,公司净利润水平难以同比例提高。此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投入将相应地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因此,公司存在发行后短期内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一)规模稳步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
近年来,公司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保持了稳步增长,经营业绩不断提升。在发展过程中,公司已建立一套适合现阶段业务开展的经营管理体系。本次发行完成后,随着经营规模的继续扩大、组织结构的日益复杂和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公司管理层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果公司管理层不能根据资本市场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及时提高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并优化经营管理体系,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发展速度。
(二)核心人员流失的风险
公司的快速发展有赖于核心人员的持续稳定,公司将人才视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经过多年的团队建设与培养,公司已经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经验丰富、技能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从而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需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薪酬体系与晋升制度,否则将面临由于核心人员流失而影响公司竞争力的风险。
(三)租赁房产存在瑕疵的风险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租赁的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1号粮科大厦3层的房产尚未取得有效的权属证明文件。鉴于前述房产为公司主要办公场所,若未来其发生停用或搬迁的情形,公司必须及时找到替代房产,否则将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四)共同控制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本次发行前,徐晓飞、邵峰、田传科、李东平分别直接持有公司22.86%、16.00%、16.00%、16.00%的股份,合计直接持有公司70.86%的股份。徐晓飞、邵峰、田传科、李东平通过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本次发行后,徐晓飞、邵峰、田传科、李东平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从长期来看,若徐晓飞、邵峰、田传科、李东平未来对公司经营决策、发展战略或其他方面持不同意见,将可能影响公司控制权的稳定,进而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用于“全国IT基础架构运维市场拓展和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智能化运维平台升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投资总额为60,885.34万元。上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战略的推进产生重要影响。公司所处行业受国家产业政策、宏观经济形势、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也会受公司自身管理水平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因此,若项目实施过程中上述内外部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可能导致项目不能如期完成或不能实现预期收益,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的风险
2020年上半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各项业务均受到一定不利影响,其中对于自主智能运维产品、运营数据分析服务等需要现场开发或实施的业务影响更为明显。2022年上半年,受上海等地区新冠疫情影响,公司预计收入规模同比有所下降。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公司各项业务均已正常开展。公司未来将根据政府疫情防控的要求有序推进经营活动,但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无法持续得到控制,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二)股票市场风险
本次发行的股票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除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之外,公司股票价格还受到国家政治、宏观政策、经济形势、资本市场走势、投资心理和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投资者在购买公司股票前应对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及股票市场投资的风险有充分的了解,并作出审慎判断。
项目 | 2021-12-31 | 2020-12-31 | 2019-12-31 |
---|---|---|---|
流动资产: | |||
货币资金 | 453,183,754.91 | 358,703,684.93 | 299,221,250.69 |
应收票据 | 2,240,499.00 | 29,009,834.20 | 558,600.00 |
应收账款 | 64,512,534.45 | 41,587,489.90 | 198,006,754.40 |
预付款项 | 8,523,085.98 | 11,862,100.55 | 14,551,596.73 |
其他应收款 | 16,276,926.36 | 12,917,223.12 | 10,670,463.14 |
存货 | 178,354,711.15 | 204,456,126.81 | 156,624,367.20 |
合同资产 | 180,573,776.61 | 160,440,078.34 | - |
其他流动资产 | 17,211,951.16 | 14,984,221.49 | 11,527,912.05 |
流动资产合计 | 920,877,239.62 | 833,960,759.34 | 691,160,944.21 |
非流动资产: | |||
长期股权投资 | - | - | - |
固定资产 | 3,356,488.98 | 1,493,067.73 | 2,137,453.18 |
在建工程 | - | - | - |
使用权资产 | 1,579,443.12 | - | - |
无形资产 | 2,835,850.18 | 1,966,697.77 | 2,127,150.52 |
商誉 | - | - | - |
长期待摊费用 | 209,467.94 | 87,499.91 | 146,666.63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2,873,199.65 | 2,609,392.75 | 2,240,084.34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 | - | -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10,854,449.87 | 6,156,658.16 | 6,651,354.67 |
资产总计 | 931,731,689.49 | 840,117,417.50 | 697,812,298.88 |
流动负债: | |||
短期借款 | - | - | 50,090,383.34 |
应付票据 | 6,535,953.40 | 24,976,418.45 | 5,160,918.00 |
应付账款 | 128,067,661.99 | 126,561,758.91 | 97,100,717.35 |
预收款项 | - | - | 136,267,281.73 |
合同负债 | 155,898,770.93 | 185,799,866.41 | - |
应付职工薪酬 | 74,562,762.65 | 49,828,468.48 | 46,623,550.61 |
应交税费 | 23,421,532.45 | 21,024,334.42 | 11,259,794.48 |
其他应付款 | 3,953,596.82 | 2,873,348.13 | 2,537,532.47 |
其中:应付利息 | - | - | - |
应付股利 | - | - | -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909,814.68 | - | - |
其他流动负债 | - | - | - |
流动负债合计 | 393,350,092.92 | 411,064,194.80 | 349,040,177.98 |
非流动负债: | |||
长期借款 | - | - | - |
租赁负债 | 455,487.42 | - | - |
递延收益 | - | - | - |
递延所得税负债 | 85,036.37 | - | - |
其他非流动负债 | - | - | -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540,523.79 | - | - |
负债合计 | 393,890,616.71 | 411,064,194.80 | 349,040,177.98 |
股东权益: | |||
股本 | 50,000,000.00 | 50,000,000.00 | 50,000,000.00 |
资本公积 | 56,897,250.73 | 51,060,483.11 | 39,398,391.47 |
盈余公积 | 25,000,000.00 | 25,000,000.00 | 25,000,000.00 |
未分配利润 | 405,943,822.05 | 302,992,739.59 | 234,373,729.4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 537,841,072.78 | 429,053,222.70 | 348,772,120.90 |
少数股东权益 | - | - | - |
股东权益合计 | 537,841,072.78 | 429,053,222.70 | 348,772,120.90 |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 | 931,731,689.49 | 840,117,417.50 | 697,812,298.88 |
项目 | 2021年度 | 2020年度 | 2019年度 |
---|---|---|---|
一、营业收入 | 1,182,621,388.90 | 819,998,285.79 | 812,361,256.32 |
减:营业成本 | 857,199,673.93 | 564,904,657.35 | 574,212,607.87 |
税金及附加 | 4,278,607.49 | 3,460,759.22 | 3,421,157.59 |
销售费用 | 77,935,339.50 | 57,876,993.28 | 54,556,742.65 |
管理费用 | 69,556,872.93 | 60,664,846.78 | 55,387,451.12 |
研发费用 | 37,593,624.03 | 33,252,798.27 | 32,771,017.17 |
财务费用 | -3,941,878.48 | -2,380,769.94 | 304,156.58 |
其中:利息费用 | 96,374.06 | 399,081.82 | 2,108,820.85 |
利息收入 | 4,869,557.19 | 2,946,583.82 | 2,034,558.53 |
加:其他收益 | 1,519,564.03 | 642,903.55 | 669,485.41 |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 - | - | - |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 - | - | -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 - | - | - |
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8,571.20 | -391,192.88 | -7,113.24 |
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2,976,725.75 | -2,435,087.63 | -2,304,183.86 |
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 -23,727.95 | -13,609.80 | -33,989.35 |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 138,526,831.03 | 100,022,014.07 | 90,032,322.30 |
加:营业外收入 | 2,405,607.02 | 15,959.33 | 37,632.80 |
减:营业外支出 | 1,370.36 | 2,207.99 | 513.88 |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 140,931,067.69 | 100,035,765.41 | 90,069,441.22 |
减:所得税费用 | 18,533,761.29 | 13,883,637.69 | 12,715,219.38 |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 122,397,306.40 | 86,152,127.72 | 77,354,221.84 |
(一)按经营持续性分类 | 122,397,306.40 | 86,152,127.72 | 77,354,221.84 |
1、持续经营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 122,397,306.40 | 86,152,127.72 | 77,354,221.84 |
2、终止经营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 - | - | - |
(二)按所有权归属分类 | 122,397,306.40 | 86,152,127.72 | 77,354,221.84 |
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 122,397,306.40 | 86,152,127.72 | 77,354,221.84 |
2、少数股东损益(净亏损以“-”号填列) | - | - | - |
五、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 - | - | - |
六、综合收益总额 | 122,397,306.40 | 86,152,127.72 | 77,354,221.8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 122,397,306.40 | 86,152,127.72 | 77,354,221.84 |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 - | - | - |
七、每股收益: | |||
(一)基本每股收益 | 2.45 | 1.72 | 1.55 |
(二)稀释每股收益 | 2.45 | 1.72 | 1.55 |
项目 | 2021年度 | 2020年度 | 2019年度 |
---|---|---|---|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1,256,124,705.23 | 923,695,241.59 | 997,098,944.74 |
收到的税费返还 | 939,842.48 | 200,203.99 | 422,605.05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49,753,786.76 | 39,045,755.11 | 38,322,099.3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1,306,818,334.47 | 962,941,200.69 | 1,035,843,649.1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832,477,655.88 | 557,155,926.98 | 644,746,926.68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221,421,308.27 | 180,654,054.98 | 154,997,401.51 |
支付的各项税费 | 50,390,255.23 | 30,741,514.46 | 45,133,930.37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74,402,057.80 | 71,085,840.89 | 62,914,136.6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1,178,691,277.18 | 839,637,337.31 | 907,792,395.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8,127,057.29 | 123,303,863.38 | 128,051,254.00 |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 - | - | -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 - | - | -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 5,200.00 | 9,525.00 | - |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 - | - | -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 | -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5,200.00 | 9,525.00 | -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 3,042,895.65 | 646,091.97 | 554,058.22 |
投资支付的现金 | - | - | - |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 - | - | -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 | -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3,042,895.65 | 646,091.97 | 554,058.2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037,695.65 | -636,566.97 | -554,058.22 |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 - | - | - |
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 | - | - | -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 | 16,000,000.00 | 69,000,000.00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 | - |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 | 16,000,000.00 | 69,000,000.00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 - | 66,000,000.00 | 85,767,015.83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 19,497,261.75 | 18,031,862.22 | 15,475,603.87 |
其中: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的股利、利润 | - | - | -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4,226,298.84 | 4,245,283.02 |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23,723,560.59 | 88,277,145.24 | 101,242,619.7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3,723,560.59 | -72,277,145.24 | -32,242,619.70 |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 - | - | - |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101,365,801.05 | 50,390,151.17 | 95,254,576.08 |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340,904,427.70 | 290,514,276.53 | 195,259,700.45 |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442,270,228.75 | 340,904,427.70 | 290,514,276.53 |
项目 | 2021-12-31 | 2020-12-31 | 2019-12-31 |
---|---|---|---|
流动比率(倍) | 2.34 | 2.03 | 1.98 |
速动比率(倍) | 1.89 | 1.53 | 1.53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 42.28% | 48.93% | 50.02% |
每股净资产(元/股) | 10.76 | 8.58 | 6.98 |
项目 | 2021年度 | 2020年度 | 2019年度 |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年) | 21.28 | 6.65 | 3.53 |
存货周转率(次/年) | 4.19 | 2.94 | 3.84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万元) | 14,386.10 | 10,288.45 | 9,487.5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 12,239.73 | 8,615.21 | 7,735.4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 11,573.41 | 8,096.42 | 7,629.17 |
利息保障倍数(倍) | 1,463.33 | 72.50 | 29.9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3.18% | 4.06% | 4.03% |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元/股) | 2.56 | 2.47 | 2.56 |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股) | 2.03 | 1.01 | 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