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请稍后,加载中....
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请稍后,加载中....
网上路演日 | 2022年7月20日 |
申购日 | 2022年7月21日 |
网上摇号日 | 2022年7月22日 |
缴款日 | 2022年7月25日 |
联系人 | 郑新刚 |
电话 | 0571-83871991 |
传真 | 0571-83871992 |
联系人 | 毛宗玄 |
电话 | 0571-85783757 |
传真 | 0571-85783754 |
序号 | 项目 | 投资总额 | 募集资金投入金额 |
---|---|---|---|
1 | 年产50万吨新型功能性纤维技术改造项目 | 25.65 | 7.00 |
2 | 年产110万吨新型环保差别化纤维项目 | 38.50 | 23.00 |
3 | - | 64.15 | 30.00 |
中文名称 |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称 | HENGYI PETROCHEMICAL CO., LTD. |
公司境内上市地 | 深圳 |
公司简称 | 恒逸石化 |
股票代码 | 000703 |
法定代表人 | 邱奕博 |
董事会秘书 | 郑新刚 |
董秘联系方式 | (0571)83871991 |
注册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海大道西 16 号海富大厦第七层 G 号 |
注册资本 | 366,628万 |
邮政编码 | 311215 |
联系电话 | 0571-83871991 |
传真号码 | 0571-83871992 |
电子邮箱 | hysh@hengyi.com |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化纤差别化率,提升产业竞争力
我国是化纤大国并且常规化纤产品生产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但特种纤维、功能型纤维产品研发水平较低,因此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近年来,我国化纤行业加大创新力度,注重行业整体的技术进步,以市场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化学纤维的差别化率进一步提高,功能性纤维得到了一定发展,产品附加值也逐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环保型功能纤维研发和生产严重不足。进一步扩大我国高新技术纤维生产规模,发展功能性纤维,提高化纤产品附加值成为当前化纤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次募投项目年产50万吨新型功能性纤维技术改造项目采用国产化大容量柔性化聚合技术、聚酯熔体直纺技术、共聚共混在线添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以及绿色制造技术等先进工艺技术生产新型功能性纤维,年产110万吨新型环保差别化纤维项目采用聚合、熔体直纺工艺、综合智能制造及绿色制造技术生产新型环保差别化纤维,有助于提高我国化纤产品附加值,优化涤纶产品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2、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
我国民用涤纶长丝属于充分竞争行业,企业生产只有具有一定规模优势才能在充分竞争的行业中取得优势,因此扩大产能带来的规模效应对于企业意义重大。同时产品需求也正朝多样化、高品质化方向发展。抓住市场需求调整机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智能化,优化企业产品结构,已成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的重要选择。同时,受“双循环”发展格局下的国内经济进一步复苏以及国内外疫情有望进一步好转等因素影响,下游纺织服装行业消费需求有望修复。年产50万吨新型功能性纤维技术改造项目采用国产化大容量柔性化聚合技术、聚酯熔体直纺技术、共聚共混在线添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以及绿色制造技术等先进工艺技术,形成年产50万吨新型功能性纤维的能力;年产110万吨新型环保差别化纤维项目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短纤生产设备,采用聚合、熔体直纺工艺、综合智能制造及绿色制造技术,新增年产110万吨新型环保差别化纤维的生产能力。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将全面完善企业生产力布置,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能力,提升企业行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项目的产品是新型环保性、功能性纤维,相比于普通纤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项目实施有利于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
公司优势
1、坚持实体、突出主业的国际化产业战略领先优势
公司紧紧围绕“巩固、突出和优化主营业务竞争力”的战略方针,通过强强联合,率先应用聚酯熔体直纺技术、大规模PTA技术和己内酰胺绿色高端技术,通过并购整合优化扩张化纤行业终端产能,实现石化化纤产业优势嫁接,并在上述领域产业大幅度提升行业技术和竞争力,助推石化化纤行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公司率先在海外布局文莱项目,响应“一带一路”政策,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抓住东南亚市场的发展机遇,实现产业国际化布局和经营,助力公司完成纵向产业链一体化,解决原料瓶颈,绘制国际化产业发展蓝图。
2、聚焦高端科研创新的技术优势
公司长期专注于石化化纤领域的高端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依托校企平台实现工艺技术的领先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系列化、优质化、独特化”,全面开展全产业链相关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实现全流程、柔性化的高新产品(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公司紧紧围绕“一滴油,两根丝”的产业结构,在材料方向,公司聚焦于聚酯的绿色制造,关注聚酯全生命周期的循环利用,突破现有技术难关,实现聚酯高品质回收利用,以生物基为原料制备高性能聚酯材料。在化工方面,为拓展PTA的应用范围,公司目前正在进行聚酯差别化生产所需各类二醇的开发。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公司积极研究现有工艺中三剂如消光剂、催化剂、添加剂等的开发。绿色发展方面,公司秉承绿色发展、环保发展的理念,关注聚酯的循环利用,突破现有技术难关,实现聚酯高品质回收利用。公司通过自主立项和研发,制造出安全、高质化、环保的绿色聚酯产品,推出自主研发的无锑绿色环保聚酯产品“逸钛康”,同时以生物基为原料制备高性能聚酯材料。通过推进绿色制造,能够有效降低生产中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现纺织品生命周期的绿色循环。
3、上下游均衡一体化、规模化的全产业链优势
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PX-涤纶”和“苯-锦纶”产业链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并通过海外建设上游炼厂、国内扩建中下游、实施并购重组等差异化发展模式,打造“原油-芳烃-PTA-涤纶”和“原油-苯-CPL-锦纶”的“柱状”均衡一体化产业链。公司现有炼化设计产能800万吨,PTA产能1,900万吨,占全国PTA有效产能的28.95%;聚合、己内酰胺产能分别为1,046.5万吨和40万吨,参控股聚合产能占全国聚合有效产能的15.96%,产业集中度较高,规模优势明显。公司上、中、下游原料自给自足,实现独有的大炼化到PX、PTA、聚酯(PET)产能匹配的全产业链均衡协调发展。公司不断升级优化产业模式,巩固扩大各环节产能优势,推动公司经营规模的量变与业务结构的质变,推进大规模装置和节能降耗技术的投入、应用,规模优势促进了生产装置运行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生产效率的提高,并极大地降低了单位投资成本及单位能耗,产品单位制造成本在同行业中具有显著优势;同时规模化采购使得公司具备较强的运营能力,获得优势价格节省采购成本,为最终产品的盈利提供有力保障。文莱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新增“烯烃-聚烯烃”产业链,有利于提升文莱炼化一体化项目集约化、规模化和一体化水平;有利于公司产品、设备和公用工程的一体化、全球化和均衡化协同运营,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数字化智造、全产业链协调运作的产业互联网优势
公司确立“石化+工业互联网”信息战略,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石化制造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化纤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公司主动拥抱产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时代,加强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推进自动络筒、自动包装、智能外检、AGV小车、机器人、立体库等智能制造装置间的信息互联,建成国内首个配备全流程智能储运系统的聚酯工厂,并在行业内首创全生命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智慧销售供应链系统,率先在化纤行业应用的AI全检测样机入选2021智能经济高峰论坛产业智能化先锋案例。公司通过网络通信、物联网、移动化、微服务、实时数据库等技术,自行研发单锭数据流系统和云表成品仓储系统,实现产品在车间仓库内的高效物流运转和品质自动控制,实现各生产工序间的流程优化、信息共享和效率提升,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同时,公司以化纤工业互联网引领者为目标,发挥自身供应链配套优势,积极构建行业生态圈,着力打造“在线交易+在线金融+仓储物流”一体化与可视化的“恒逸大脑”,为全球化纤行业提供数字管理、智能制造、线上交易、物流服务、市场分析、产供销协同、供应链金融等各类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化纤行业发展赋能创造更多价值。公司打造创新客户服务生态圈,建设微商城、供应链金融、仓储物流的化纤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对外结合互联网营销和客户社交体验管理,从客户自主下单,到配套供应链服务,从实现销售数据全流程展现,到提供多维度画像的数据服务;对内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提高数据交互效率,消除信息流通障碍,形成销售、收款、排货、发货、派车、装运、开票等供应链业务闭环流程。
5、扎根国内,放眼全球的年轻化、职业化及国际化团队管理优势
公司强调职业化团队管理,多种渠道引进境内外高级管理及技术人才。在引进外部人才的同时重视内部人才的培养,积极启用内部培养的年轻管理人才,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目前,公司拥有一支国际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与运营团队,为公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借鉴国内外先进组织管理经验,建立了完善的内部制度,持续实施组织结构优化,不断提高公司组织管理运作效率,发挥规模协同优势。为促进公司人才队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与员工共享公司发展成果,除了为员工提供业内有竞争力的薪酬及激励机制外,公司自2015年以来,落地实施了两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四期员工持股计划,并已累计实施两期股份回购计划以储备用于后续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充分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并有力地吸引了高精尖人才的加入。通过长期发展共享机制的建立,有效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
1、宏观经济风险
公司所从事业务为石化和聚酯纤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石化和聚酯化纤行业与世界经济及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也是一个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其产品价格和销售受宏观经济波动和供需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加速,国家宏观调控和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行业发展会产生影响,如果全球经济增长放慢或出现衰退,将直接对公司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终端需求产生直接影响。
2、安全环保生产风险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及政府环保要求趋严,公司严格贯彻及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一直致力于安全环保生产,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自生产主体运营以来,未发生重大影响的安全环保生产事件。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链的延伸,如何防范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是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重心。为降低行业安全环保生产风险,公司以加强组织机构、制度体系建设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安全环保生产责任制,根据国家1、2、3类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安排,公司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验收工作,着力构建安全标准管理体系。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强化安全培训,加大安全投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及时清除安全环保隐患,排除重大事故发生的一切可能性。
3、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公司是国内炼油—化工—化纤的龙头企业,所处的产业链成本构成超过80%由上游原料决定,而原油价格的波动都会影响产业链条中各产品的价格波动,进而加剧了原料成本和经营成本的不确定性,以及伴随而来的销售风险的增加和企业效益的波动。2022年,公司继续优化库存策略,降低因原油价格波动而导致产业链产品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
项目 | 2022-03-31 | 2021-12-31 | 2020-12-31 | 2019-12-31 |
---|---|---|---|---|
资产总计 | 10,800,104.25 | 10,554,890.95 | 9,226,026.82 | 8,576,329.27 |
负债总计 | 7,402,845.69 | 7,260,873.02 | 6,196,811.94 | 5,621,100.5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 2,651,290.99 | 2,589,686.01 | 2,400,663.36 | 2,374,184.55 |
股东权益合计 | 3,397,258.56 | 3,294,017.93 | 3,029,214.88 | 2,955,228.68 |
项目 | 2022-03-31 | 2021-12-31 | 2020-12-31 | 2019-12-31 |
---|---|---|---|---|
营业收入 | 3,325,270.30 | 12,897,953.97 | 8,642,963.02 | 7,962,054.36 |
营业成本 | 3,139,206.30 | 12,160,803.13 | 8,044,983.07 | 7,399,483.37 |
利润总额 | 109,573.78 | 430,288.96 | 451,956.94 | 475,615.01 |
净利润 | 107,905.22 | 395,829.91 | 381,460.20 | 400,951.91 |
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73,220.44 | 340,804.31 | 307,199.88 | 319,018.55 |
项目 | 2022-03-31 | 2021-12-31 | 2020-12-31 | 2019-12-31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80,115.75 | 775,487.15 | 501,377.28 | -9,112.5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05,337.21 | -755,170.43 | -795,247.27 | -1,301,010.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00,729.88 | 294,057.61 | 590,737.98 | 1,098,038.5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减少)额 | -384,217.01 | 305,841.10 | 271,324.53 | -206,305.67 |
项目 | 2022-03-31 | 2021-12-31 | 2020-12-31 | 2019-12-31 |
---|---|---|---|---|
流动比率 | 0.74 | 0.74 | 0.71 | 0.71 |
速动比率 | 0.45 | 0.51 | 0.47 | 0.48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 9.55% | 14.05% | 22.99% | 18.89% |
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 | 68.54% | 68.79% | 67.17% | 65.54% |
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及海域使用权后)占净资产比例 | 0.92% | 0.98% | 1.20% | 1.41% |
财务指标 |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5.14 | 25.00 | 17.69 | 21.91 |
存货周转率 | 2.22 | 11.18 | 8.56 | 12.16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万元) | 244,068.15 | 935,351.39 | 879,238.05 | 728,308.95 |
利息保障倍数 | 2.98 | 3.05 | 3.43 | 5.63 |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元/股) | -1.04 | 2.12 | 1.36 | -0.03 |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股) | -1.05 | 0.83 | 0.74 | -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