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交流 嘉宾介绍 图片展示 公司介绍 发行概况 投资要点 风险提示 数据统计 新股专题

分享:

活动介绍
活动议程

提问频繁,秒后重新提问
还可以输入200
本期活动已结束,欢迎到"向公司提问"区继续交流! 进入"向公司提问"

暂无相关信息,小编在马不停蹄的更新中,敬请期待!

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

暂无相关信息,小编在马不停蹄的更新中,敬请期待!

请稍后,加载中....

活动嘉宾

图片展示

公司简介

发行概况

发行日程
网上路演日 2023年5月24日
网上申购日 2023年5月25日
网上摇号日 2023年5月26日
缴款日 2023年5月29日
发行人联系方式
联系人 许永刚
电话 020-6228 3186
主承销商联系方式
联系人 李锐,吴曦
电话 0755-23835888
传真 0755-23835888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投资额(万元) 预计募集资金使用金额(万元) 备案文件文号
募集资金运用
1 复合功能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30,000.00 30,000.00 2103-440118-04-01-586162
2 新型稀土永磁材料产线建设项目 13,000.00 13,000.00 2103-440118-04-01-402143
3 敏感电阻器产能扩充建设项目 25,000.00 25,000.00 2103-440118-04-01-743323
4 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 15,000.00 15,000.00 2106-440112-04-01-860567
合计 83,000.00 83,000.00 -
公司信息
中文名称 广州新莱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 Guangzhou Newlife New Material CO., LTD
公司境内上市地 深圳市
公司简称 新莱福
股票代码 301323
法定代表人 汪小明
董事会秘书 许永刚
董秘联系方式 020-6228 3186
注册地址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济区沧海四路4号
邮政编码 510670
联系电话 020-6228 3186
公司网址 http://www.kingmagnet.com/
电子邮箱 info@kingmagnet.com

投资要点

一、行业先进的技术水平

公司深耕功能材料领域多年,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拥有专利七十余项(其中尚处于有效期的专利77项)。公司自主设计并建设了多个自动化生产平台,构筑了公司的技术壁垒,形成了业内先进的技术优势。

公司的主要技术可细分为功能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电子陶瓷元件加工技术、装备及自动化技术、功能粉体材料制备技术四个方面。

(一)功能复合材料加工技术

(A)磁胶复合材料加工技术:①公司自主研发挤出复合技术生产的超宽超薄磁性复合材料,可以实现直接印刷的功能,同时通过对印刷表面涂层的处理,使得该产品兼容弱溶剂、UV和Latex油墨,具有良好的泛用性;②公司自主创新了采用涂布工艺生产可吸附功能材料的解决方案,即利用创新的浆料制备技术及定制化的涂布工艺,开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生产吸附广告印刷材料的方法。③结合传统压延、挤出流延等生产工艺,公司开发了新型一体成型工艺及装备,实现了更宽、更薄、更耐候的新型广告展示用磁胶材料的生产。

(B)无卤素环保系列磁胶产品加工技术:公司通过对配方体系的优化及加工工艺的创新,率先开发出了环保安全的无卤素的橡胶磁系列产品。该产品在应用于户内展示、家装装饰等场景时更为环保,因此获得了众多客户的认可。

(C)高能射线防护材料加工技术:公司通过特有生产加工工艺及装备,采用自主研发的电离辐射吸收剂粉体,研制出能够屏蔽X射线和γ射线等高能量射线的高能射线防护材料。产品具有轻质、柔软、无铅、屏蔽效率高、均匀性好等特性,通过定制不同的柔韧性和铅当量,可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

(二)电子陶瓷元件加工技术

在环形压敏电阻方面,公司目前已开发出氧化锌和钛酸锶两类产品。公司通过自主设计关键烧结设备,结合特有电极浆料配方,首创“一步法”短流程铜电极制备技术。该工艺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产品竞争力。通过多年的产品迭代创新及生产工艺的优化,公司目前已经具备宽压敏电压、多材料体系、大功率、多电极型号的产品生产能力,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

在热敏电阻产品方面,公司掌握从芯片制备到器件封装的完整核心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生产及检测设备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三)装备及自动化技术

公司针对磁胶材料、环形压敏电阻、热敏电阻等产品的生产过程,自主研发了各类自动生产和检测设备。如针对磁胶生产过程中的配料和供料环节,公司自主研发了自动配送系统,该系统由计算机控制,通过对各种技术指标的数据化管理,可实现配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产品质量。再如针对压敏电阻生产过程中的电性能测试环节,公司自主研发了自动测试及分选系统,提高了测试准确性和效率。

自动化生产及检测设备的应用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及生产能耗。

(四)功能粉体材料制备技术

功能复合材料竞争力的关键是功能粉体。公司高度重视基础粉体制备技术的研发工作,通过多年技术积累,在粘结永磁粉体、电子陶瓷粉体等关键粉体材料的制备技术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核心技术优势。

在粘结永磁粉体方面,公司拥有以下三方面的核心技术创新:(1)公司针对超薄磁胶产品,开发了小比表面积、高矫顽力、高吸力的专用磁粉,攻克了超薄磁胶生产过程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出最薄厚度仅0.09mm的新型高速打印磁纸产品,开创了超薄磁胶打印耗材应用的新局面;(2)公司综合应用烧结铁氧体领域的先进材料技术,借鉴并优化La-Zn/La-Co/Ca-La-Co等配方工艺,开发出新型高性能粘结铁氧体磁粉技术,有望进一步提高粘结磁体产品性能;(3)公司针对稀土永磁钐铁氮磁粉技术,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出晶型完整、形貌与粒度可控、矫顽力高的钐铁氮永磁粉体,完成了产品小试工作,建成了中试生产线,预计批量生产后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有效促进我国轻稀土资源的平衡利用

在电子陶瓷粉体方面,有别于行业中其他厂商,公司敏感电阻器产品的功能粉体材料均为自主生产。得益于二十余年粉体制备技术的自主研发经验,一方面,公司拥有了钛酸锶、氧化锌两大材料体系产品;另一方面,自主可控的粉体原料制备技术有效降低了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工艺稳定性。例如,公司创新开发了钛酸锶粉体材料的预掺杂技术,提高了材料的合成度和稳定性,并大幅降低了合成温度,实现了节能降耗、增产提效的目标。

二、高效的产品质量控制和保障体系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拥有完整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2003年以来陆续通过了ISO/9001、ISO/14001等管理体系认证。公司长期实行“全过程、全员、全企业、多方法”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建立了覆盖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加工、成品出货等各环节的全流程监管体系,并定期检讨和改进质量管理流程。公司拥有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X射线荧光测厚仪、X射线衍射仪等数十种大型实验和检测设备,以保证对产品质量的准确把控。

在产品质量稳定性的管控上,公司依托深耕行业二十余年的经验积累,自主研发设计了全自动的磁性材料生产线以及配套管理软件系统。公司于2011年开始产线自动化的改造升级,2015年完成首次升级,2018~2019年完成第二轮产线升级。目前相关设备的智能化水平较高,可以实现自动称量、自动配送、自动生产、自动计件、自动检测等,生产线的自动化极大提升了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三、强大的研发团队

公司研发中心2015年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广东省新型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2017年被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广东省财政厅等部门认定为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逾百人,其中核心技术人员在相关领域均有近20余年的工作经验,并主持或者参与过“钐铁氮稀土永磁材料的开发”、“铁磁性粉体/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物理强化制备技术”等多个科技项目。

公司总经理兼科技委员会主任王学钊先生为正高级工程师、广州市高层次人才(优秀专家)、广州市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产业高端人才。作为发明人,共计7项发明专利及8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在电子陶瓷材料和磁性材料领域有超过20年的经验,主持与参与过广东省火炬计划“微电机用环形压敏电阻的产业化”、“流延工艺制备磁性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及流延加工平台的建设”等多个省部级项目。

四、完善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

公司制定了完善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加强对技术创新管理平台的建设,保障技术创新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推进。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理念,通过加强老员工对新员工的“传、帮、带”,使人才能迅速健康地成长,优化人才结构,实现整个技术团队老、中、青均衡的配置。同时,公司每年实施对技术人员内部职称评定,对年轻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破格提拔,完善人才晋升序列。此外,公司通过年度专业技术培训计划,开展产学研结合及其它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合作,帮助技术人员吸收前沿理论,并与实际研发工作结合,提高理论和实战水平。

五、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针对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成本优化、标准起草和知识产权获取等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公司员工,公司会根据其具体贡献给予相应奖励。本着让科研技术人员与公司共同成长的理念,公司一直致力于为公司员工提供宽松的研发空间,鼓励各种探索性实验,并给予切实的物质和政策支持。公司通过制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在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获取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员工做出了具体激励规定。此外,公司还制定了创新项目的长效激励机制,让作出贡献的人员在较长时间内能持续享受项目带来的效益。有效及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很好地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六、稳定的核心团队

公司人员结构合理且稳定性高,团队关键管理人员平均任职时间超过13年。公司总经理王学钊先生、副总经理林珊女士、吴国明先生自公司创立以来一直在公司任职。其他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的服务时间也均超过10年。公司核心团队保持着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具有共同的企业经营理念,能够高效地对各种问题形成共识并落实执行。同时公司核心团队经验丰富,对公司的业务及所处行业具备深入的认识,能够快速响应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保证了公司的可持续稳健发展。

七、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

2021年,公司吸附功能材料年销售量超过2,300万平方米,覆盖欧洲、东亚、北美等多个区域,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同时,公司环形压敏电阻年销量超过15.6亿只,公司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品类齐全、市场占有率领先的主要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规模效应,因而实现成本优势,从而在产品定价方面相较于竞争对手更有空间、更具竞争力。

八、全球化销售网络的优势

公司深耕磁性材料行业二十余年,形成了完善的客户覆盖网络。报告期内公司客户覆盖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北美区域,公司设立了美国子公司,专注于服务北美市场。在欧洲区域,公司在多数国家均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且通过每年参加行业展会的方式推广产品。在日本,公司重点合作的NICHILAY公司是日本知名的磁胶材料及消费制品销售商,拥有强大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知名度。在韩国,公司和当地最大的磁胶材料及消费制品销售商之一HYUNG SUNG COPORATION合作超过20年,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东南亚、南美、澳洲、中东等其他地区,公司设有3个海外销售部负责开发和服务相关区域内的客户。在国内,公司设立了10个销售部门分别负责覆盖不同的产品线及销售区域的客户。

风险提示

一、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原材料成本占公司产品生产成本的比例较高,报告期内,公司的直接材料占到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约为71.11%、74.02%和69.54%,占比较高,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成本将产生较大影响。

虽然公司以销定产的业务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原材料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但未来若在原材料价格持续变动的情况下,公司未能将价格波动及时传导到下游客户,那么有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二、汇率波动风险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26,894.84万元、41,019.15万元和40,819.91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5.14%、52.72%和57.40%。报告期内,公司汇兑损益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47%、2.50%和-8.55%。一般情况下,汇率波动造成的影响会由参与业务的上下游企业共同分担,但若未来汇率波动幅度进一步扩大,仍然可能会对公司的出口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三、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近些年,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场景也不断拓展。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愈发激烈,未来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在价格、服务、产品质量等全方面展开竞争。如果公司不能在技术储备、产品质量、产品布局、响应速度、销售与服务网络等方面持续提升,公司的竞争力、盈利能力可能下降,进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数据统计

项目 2022年度/2022-12-31 2021年度/2021-12-31 2020年度/2020-12-31
(一)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资产总额(万元) 102,498.05 94,170.75 79,043.61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万元) 90,812.34 80,420.76 67,795.34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5.83 16.75 19.68
营业收入(万元) 71,487.79 78,263.67 59,857.28
净利润(万元) 12,785.57 13,333.66 9,662.3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12,785.57 13,333.66 9,652.1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11,205.57 12,415.68 9,139.92
基本每股收益(元) 1.62 1.69 1.29
稀释每股收益(元) 1.62 1.69 1.2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4.98 18.06 16.6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17,894.62 14,515.23 9,548.05
现金分红(万元) 3,147.69 1,573.84 2,200.00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5.30 4.22 4.82
(二)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2022年12月31日/2022年度 2021年12月31日/2021年度 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度
流动比率(倍) 7.13 5.47 5.03
速动比率(倍) 5.98 4.49 4.23
资产负债率(合并口径) 11.40% 14.60% 14.23%
利息保障倍数 287.27 253.10 339.74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年) 5.29 4.99 3.82
存货周转率(次/年) 3.77 4.69 4.23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万元) 16,730.11 17,273.96 12,565.7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 12,785.57 13,333.66 9,652.1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 11,205.57 12,415.68 9,139.92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5.30% 4.22% 4.82%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元/股) 2.27 1.84 1.21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股) 0.12 0.03 0.23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股) 11.54 10.22 8.62

相关路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