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请稍后,加载中....
网上路演日 | 2023年8月7日 |
申购日 | 2023年8月8日 |
网上摇号日 | 2023年8月9日 |
缴款日 | 2023年8月10日 |
联系人 | 孙贝 |
电话 | 0512-80156556 |
传真 | 0512-80156568 |
联系人 | 谢正阳、姚文良 |
电话 | 021-68826801 |
项目名称 | 总投资额 | 募集资金投资额 |
---|---|---|
运动控制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 11,023.10 | 11,023.10 |
功率芯片封装测试生产线建设项目 | 10,088.83 | 10,088.83 |
功率芯片研发升级及产业化项目 | 9,939.29 | 9,939.29 |
补充流动资金 | 11,000.00 | 11,000.00 |
合计 | 42,051.22 | 42,051.22 |
中文名称 | 江苏协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称 | Jiangsu Xiech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
公司境内上市地 | 深圳 |
公司简称 | 协昌科技 |
股票代码 | 301418 |
法定代表人 | 顾挺 |
董事会秘书 | 孙贝 |
董秘联系方式 | 0512-80156556 |
住所 | 张家港市凤凰镇港口工业园华泰路 1 号 |
注册资本 | 5,500 万元 |
邮政编码 | 215600 |
联系电话 | 0512-8015 6556 |
传真号码 | 0512-8015 6568 |
电子邮箱 | sunbei@jsxiechang.com |
保荐人(主承销商) |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1)业务模式优势
① 上下游协同开发优势
公司是行业内少数几家拥有电力电子产业链纵向布局的企业之一,同时具备上游功率芯片及下游运动控制产品的开发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上下游协同效应。
功率芯片是运动控制器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功率芯片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会对运动控制器的技术性能、整体成本造成重大影响。而功率芯片的开发则需要关注应用匹配,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功率芯片的各项性能参数要求有一定差异。大部分的运动控制器生产企业,功率芯片需要通过外购获得,只能通过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参数表了解产品标注性能,而无法对功率芯片的应用情况、匹配度、实际性能有全面的了解。发行人凭借产业链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强化功率芯片研发中心和运动控制器研发中心的技术交流,实现了运动控制产品与上游功率芯片的协同开发,有利于产品快速实现产业化。
而基于发行人中压类MOSFET产品在运动控制产品的广泛应用及长期验证,该类产品也获得了下游客户的信任及认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市场反馈。
② 与客户合作优势
公司已经形成成熟的研发体系,内容涵盖研发理念、研发组织、研发人员培养等多个方面,为公司不断开拓产品创新,响应市场技术需求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持。
凭借长期累积的研发实力、创新的生产工艺,公司能够参与到终端整车厂商的产品开发环节。既能够根据下游整车厂针对新产品的技术要求,研制具有先进功能的控制器产品或对现有产品进行适当改进,也能够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主动开发全新的智能化思想和控制方案,为下游客户新产品开发提供助力。
与此同时,公司还能提供产品试制与测试、批量生产、及时配送和后续跟踪服务等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既能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的要求,又能满足稳定供货的要求,提升了自身的产品附加值,强化和巩固了和客户的合作关系,增强了合作粘性,赢得了众多下游实力用户的认可,与绿源、雅迪、爱玛等国内一线终端应用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
(2)技术研发优势
① 运动控制产品的软硬件同步研发优势
多年来,公司专注于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深耕运动控制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运动控制研发中心下设软件开发部、硬件设计部、结构设计部、应用开发部,分别针对控制器嵌入式软件开发、MCU参数定义、电子线路布图及应用功能拓展展开研究。
在运动控制器工作过程中,MCU作为运动控制器控制方案的载体,负责信息运算,并将指令信号发送到外围电路;外围电路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通过功率芯片控制电路的导通与关断,实现运动系统的设计功能。
在理想的运动控制系统中,硬件系统在软件的作用下可控运行,软件通过硬件系统体现功能作用。但是,实际上硬件系统和软件运行都并非处于理想状态,如功率器件的导通和关断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且存在电磁损耗;由于连接件存在分布杂散参数,信号处理过程中存在时延和畸变等。这些非理想因素在运动控制系统实际运行中都会表现出来。
公司具备软硬件同步开发能力,一方面,公司面向电动车辆市场自主研发并推出的矢量变频控制方案、应用Q轴非对称注入算法的无霍尔电机控制方案等,均取得了积极的市场反馈。目前,公司正进一步研发新一代矢量无传感技术在电动车领域的应用,领先的研发方向和超前的技术水平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强化软硬件参数匹配、提升控制系统的精确度,降低电力电子系统的异常非线性动态行为,保证整个运动控制系统真正高效可靠运行。
② 功率芯片的多产品线开发优势
功率芯片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长期发展,核心理论、器件结构已经趋于稳定;但是面向更为复杂和广泛的社会化需求,目前的功率芯片设计企业,主要通过优化设计、应用新材料,来实现芯片性能的提升。
其中,MOSFET为发行人目前功率芯片方面的主要产品,作为全控型功率芯片,MOSFET的技术难度相对较高,线宽制程较小,结构方面根据技术先进水平不同存在平面型、沟槽型、超结型、屏蔽栅沟槽型等多种方案。
技术路径 | 发展方向 | 性能影响 | 目前行业的技术进展 | 发行人技水平 |
---|---|---|---|---|
制程缩小 | 线宽从10微米发展至0.15-0.35微米 | 全面提升芯片性能 | 目前功率芯片行业内相对高端的MOSFET均已采用8英寸晶圆,以实现较小线宽 | 引入行业一流的代工企业,保证产品质量 |
结构方案 | 从平面型发展至沟槽型再进一步演变至超结型和屏蔽栅沟槽型 | 提高电压承载能力和工作频率 | 目前平面型MOSFET多为低端应用,沟槽型MOSFET为行业主流,而超结型和屏蔽栅沟槽型MOSFET国内仅有部分企业拥有自主开发能力 | 拥有较为先进的超结型和屏蔽栅沟槽型MOSFET技术 |
工艺进步 | 同样结构下,通过工艺优化改进各项指标 | 降低功耗,降低成本 | Fabless模式下,晶圆代工厂的生产制造能力基本相近,芯片设计公司凭借各自的工艺优化方案,改进性能指标,这也是目前芯片设计公司竞争的焦点 | 致力于低成本低功耗MOSFET开发,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
材料迭代 | 从硅基逐步发展至SiC、GaN等材料 | 全面提升芯片性能 | SiC和GaN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部分拥有技术积累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已经开始部署 | 公司已积极筹备研发下一代MOSFET研发 |
公司自成立以来,即专注行业主流的沟槽型MOSFET研发,从60V-75V N型MOSFET起步,逐步向150V/200V及以上的中压和20V/30V及以下的低压领域延伸。
2015年前后,公司已经实现了覆盖12V-200V电压范围的沟槽型MOSFET产品布局,并完成了P型MOSFET、内置ESD和FRD结构等更丰富产品线的开发,并针对部分技术成熟产品进行迭代升级,优化核心参数、生产工艺。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研发了中低压SGT-MOSFET和高压超结MOSFET类产品,并适时开展了MOSFET电压范围拓展、产品线延伸、参数优化、工艺改进等一系列技术升级工作和低成本化IGBT研发工作,搭建了沟槽型MOSFET、中低压SGT MOSFET、高压超结MOSFET及IGBT四个研发平台,拥有了较为完整的产品线布局。
③ 功率芯片的低成本化工艺设计优势
MOSFET类产品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元器件,其市场竞争力除了体现在产品性能方面,更重要的是产品成本控制方面。
公司专注于低成本化工艺技术路线,在保证功率芯片性能的同时,主要通过优化芯片的微观结构形态,调整制造工艺,从而减少光罩数。行业内MOSFET制造普遍采用7+1层光罩工艺,由于较多的光罩层数对应着较高的制造成本,因此减少光罩层数是功率芯片低成本化的重点。目前发行人MOSFET产品已经在60V-150V电压平台上实现了4+1层光罩方案的应用,并完成了最高达到1,000V以上电压平台的理论储备。
同时,发行人也专注于芯片集成度的提升,通过减少芯片尺寸,提高每片晶圆的颗粒数,有效降低单位芯片成本。公司部分功率芯片产品超低功耗半导体功率芯片、低功耗半导体MOS器件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3)生产优势
生产环节的成本把控是制造型企业的重中之重。公司的生产优势主要体现为信息化系统带来的生产流程全面把控、自主改进生产设备带来自动化水平提升、优化生产工艺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三个方面。
① 生产流程的信息化优势
公司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建立了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的多个独立的信息化软件系统,包括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覆盖了产品技术文档传递、生产计划下达、原材料管理、跨部门沟通协调等多个环节,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有效减少用工人数,降低生产成本,并为企业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以及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数据依据,提高了整体的生产经营效率。
② 生产线自动化改造优势
首先,公司具备自主改进生产设备的能力。公司运动控制器产品零部件较多,生产设备存在非标准化特点,公司专门成立了工程部,负责生产线的规划及升级,一方面,公司能够根据产品特点、生产工序中的难点、产品质量控制要求,对生产设备制造商提出定制化要求,并能够对设备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产品规格型号多、个性化要求;另一方面,公司能够自主编写PLC控制程序,从而对设备生产流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减少生产线用工人数。
公司通过全自动螺丝机等一系列生产设备的自主改进,显著提高了生产线自动化水平。
③ 生产成本优势
此外,公司也会在产品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进行动态优化,使设计研发的产品在满足边界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原材料耗用或者降低生产人员组装复杂度,从而在设计阶段为成本控制奠定基础。
通过铝壳轻量化技术、MOSFET弹簧片夹紧技术等一系列生产技术的应用,发行人生产制造环节原材料耗用降低,生产人员工作效率提升,实现了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
(4)产品质量优势
运动控制器在电动车辆等终端产品中扮演“大脑”的角色,控制着车辆启动运行、进退速度、爬坡力度等行驶状态,以及辅助刹车、能量回收、信号传输等各项附加功能,控制器的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整车的运行状态,以及使用者的骑行体验,因此,整车厂商对运动控制器供应商的选择通常较为谨慎,注重供应商的产品品质控制与管理。
经过多年的生产经验累积,公司建立了完善、有效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强调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将质量控制贯穿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公司建立了专门的品质部,对原材料购入、产品生产、成品入库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测,保证较高的产品质量和良率。
此外,公司已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在产品开发、生产、检验、销售及管理各环节建立、落实控制标准,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和良率的提升。
(5)快速响应优势
① 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优势
公司不仅在产品开发上具备竞争优势,还一直致力在客户体验上精益求精。为保证对客户需求的及时响应,公司在主要的销售区域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积极应对客户的售前及售后需求。
② 技术研发的快速响应优势
公司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会持续关注客户的切实需求,将技术部划归至营销中心,形成技术和市场的全方位对接,销售部门了解到客户需求后,及时反馈给技术团队,由技术团队进行可行性分析,进行产品改进和升级。
一、与发行人相关风险
(一)创新风险
1、科技创新失败风险
公司长期注重推动相关核心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产品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人才储备丰富,较同行业公司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在保持主营业务稳定发展外,还需要精准、及时地掌握市场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新技术及新产品的自主创新研发,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
创新意味着从已知进入未知,必须承担一定的失败风险。如果未来发行人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存在偏差,无法及时跟踪掌握行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或行业中出现革命性、突破性技术或产品,可能导致公司面临产品创新投入成本偏高、创新进程缓慢甚至失败、研发和创新形成的产品未被市场接受或不再具备竞争力等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经营情况。
2、核心人员流失和核心技术扩散的风险
公司产品的性能提升、新技术及新产品开发均依赖于稳定的技术团队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公司主要核心技术人员长年服务于公司,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为不断吸引新的技术人才加盟,增强公司的技术实力,公司制定了有一定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职业发展规划,并与主要技术人员签订了保密协议,对竞业禁止义务和责任等进行了明确约定,尽可能降低或消除主要技术人员流失及由此带来的技术扩散风险。但是,如果出现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情形,将可能导致公司的核心技术扩散,从而削弱公司的竞争优势,并可能影响公司的经营发展。
(二)技术风险
1、新产品开发的风险
公司的产品线覆盖了功率芯片到终端应用的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外延丰富,复杂程度较高,新技术从研发至产业化的过程较长,发行人需要依靠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不断探索创新开发才能保证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虽然在过往的历史中公司技术开发都比较顺利,但如果技术研发失败,发行人成长性将放缓,为盈利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2、产品或技术替代的风险
公司所属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伴随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将带来产品性能的大幅提升,由此导致下游市场需求格局产生较大变化。如果发行人不能及时开发出新技术、新工艺并实现技术成果顺利转化为先进产品,以适应下游市场需求格局变化,公司将会面临自身技术被行业内其他优秀企业超越和替代的风险,同时存在一定市场份额被挤占或取代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长期的成长性和持续盈利能力。
(三)内控及管理风险
1、管理风险
公司自设立以来业务规模不断壮大,经营业绩快速提升,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得到完善,形成了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公司资产和业务规模等将迅速扩大,管理、技术和生产人员也将相应增加,公司的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将趋于复杂。如果公司管理水平不能适应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组织模式和管理体系未能及时进行调整,这将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存在规模迅速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
2、人力资源风险
公司的功率芯片设计、运动控制软件开发、终端产品研制等各个环节,均依赖于技术人才,而公司组织生产,以及协调晶圆生产、封装测试等外协加工厂商等,均依赖于拥有丰富生产管理经验的人才。同时,公司推广功率芯片及终端产品需要一批对客户需求、下游行业有深入了解的市场营销人才。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对优秀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公司将可能面临人才流失的风险。本次发行后公司资产和经营规模将持续扩张,必然带来人力资源的新需求,公司将可能面临技术、管理及销售人才不足的风险。
(四)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发生坏账的风险
报告期内,发行人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总额较大,占流动资产比重相对较高。截至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金额为13,500.92万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19.07%。从整体上看,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账龄结构良好,一年以内账龄的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占比超过90%,应收账款周转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虽然公司已制订合理的坏账计提政策并有效执行,但应收账款仍有无法收回的可能性,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存货规模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金额分别为4,536.72万元、5,799.35万元和9,083.40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0.37%、10.10%和12.83%。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存货规模可能进一步增加,并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如果未来出现由于公司未及时把握下游行业变化或其他难以预计的原因导致存货无法顺利实现销售,且其价格出现迅速下跌的情况,将对公司经营业绩及经营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
3、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政策变化风险
公司在报告期内的税收优惠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两部分,其中:① 企业所得税方面,发行人子公司凯思半导体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依据相关政策规定,2020年-2022年期间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此外,发行人子公司凯诚软件于2019年被认定为软件企业,依据相关政策规定,2019年至2021年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2022年按照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15%计缴企业所得税。报告期内,发行人因此享受的税收优惠金额分别为368.39万元、694.86万元和354.45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3.03%、5.61%和2.71%;② 增值税方面,发行人子公司凯诚软件销售自行开发生产软件产品,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对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2020年-2022年,发行人因此享受税收优惠262.00万元、265.44万元和322.84万元。
除上述税收优惠以外,发行人报告期各期从各级政府部门得到补贴金额分别为1,018.49万元、625.77万元和338.35万元。
如果凯思半导体、凯诚软件不能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重新认定或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或政府补贴政策未来发生变化,导致公司不能继续享受上述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或优惠补贴力度发生较大变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4、产品质保风险
发行人运动控制器业务需承担三包责任。报告期内,发行人三包费金额分别为379.57万元、635.47万元和486.65万元,主要为运动控制器售后质保期间需承担的相关费用。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改进设计、加强生产经营管理等方式致力于巩固提升产品品质,未因质量问题出现过大批量退货、取消订单或赔偿的情况。
但是,若发行人因生产管理不善,导致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可能会面临客户要求大规模退货、取消订单甚至要求赔偿的风险,将对发行人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5、财务内部控制风险
公司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保证了公司经营管理正常有序地开展,能够有效控制风险,确保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但是,如果这一内控体系不能随着公司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并得以良好地执行,可能导致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的风险。
(五)法律风险
1、知识产权保护风险
公司专业从事运动控制产品、功率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依托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多年积累的技术工艺水平,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推出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由于公司已经在行业内占据了一定地位,很可能成为同行业其他厂商模仿的对象。公司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在研发过程中及时申请专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经取得250专利证书,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93项,在未来仍会加强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的保护力度。如果公司未能有效保护自身产品知识产权,可能会削弱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和业绩。
随着公司市场地位和行业关注度的提升,公司可能面临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纠纷,使得公司存在如专利保护或者侵权方面的风险。
2、员工社保及住房公积金补缴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未为全体员工缴纳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的情况。截至报告期末,发行人已经为绝大部分员工缴纳社保及住房公积金,亦未因社保及住房公积金欠缴问题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但是未来如果社保和住房公积金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发行人可能面临社保及住房公积金补缴风险。
项目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
流动资产: | |||
货币资金 | 307,763,578.96 | 199,181,850.34 | 78,435,118.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90,000,000.00 | 90,000,000.00 | 90,000,000.00 |
应收账款 | 129,157,465.96 | 106,088,762.23 | 74,653,191.24 |
应收款项融资 | 76,734,385.13 | 103,395,620.79 | 139,581,962.18 |
预付款项 | 60,100.38 | 103,947.89 | 33,138.20 |
其他应收款 | 336,513.82 | 300,564.88 | 105,292.23 |
存货 | 90,834,034.34 | 57,993,530.25 | 45,367,158.37 |
合同资产 | 5,851,723.70 | 5,771,690.56 | 5,902,015.86 |
其他流动资产 | 7,278,124.73 | 11,431,241.56 | 3,579,799.58 |
流动资产合计 | 708,015,927.02 | 574,267,208.50 | 437,657,676.03 |
非流动资产: | |||
固定资产 | 65,044,301.92 | 70,357,379.11 | 75,762,821.89 |
使用权资产 | 80,430.04 | 61,453.78 | - |
无形资产 | 9,469,164.23 | 9,775,945.29 | 10,094,407.23 |
商誉 | 136,919.45 | 136,919.45 | 136,919.45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5,953,803.09 | 5,623,296.72 | 4,276,506.38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6,898.67 | - | 18,600.00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80,691,517.40 | 85,954,994.35 | 90,289,254.95 |
资产总计 | 788,707,444.42 | 660,222,202.85 | 527,946,930.98 |
项目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流动负债: | |||
应付票据 | 6,020,373.58 | 5,293,442.37 | 2,343,839.18 |
应付账款 | 67,443,107.71 | 57,596,033.85 | 38,981,545.30 |
合同负债 | 244,177.19 | 1,326,052.96 | 1,104,401.78 |
应付职工薪酬 | 10,081,112.29 | 9,636,466.98 | 6,142,295.07 |
应交税费 | 18,996,008.96 | 9,188,317.96 | 6,173,928.15 |
其他应付款 | 4,000.00 | 4,000.00 | 4,000.00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60,718.99 | 61,748.09 | |
其他流动负债 | 31,742.98 | 172,386.81 | 143,572.23 |
流动负债合计 | 102,881,241.70 | 83,278,449.02 | 54,893,581.71 |
预计负债 | 15,382,854.48 | 12,574,939.39 | 11,419,985.91 |
递延所得税负债 | 11,058.24 | 18,864.08 | 26,669.92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15,393,912.72 | 12,593,803.47 | 11,446,655.83 |
负债合计 | 118,275,154.42 | 95,872,252.49 | 66,340,237.54 |
所有者权益: | |||
股本 | 55,000,000.00 | 55,000,000.00 | 55,000,000.00 |
资本公积 | 18,459,865.53 | 18,459,865.53 | 18,459,865.53 |
盈余公积 | 27,500,000.00 | 27,117,164.16 | 22,792,872.88 |
未分配利润 | 569,472,424.47 | 463,772,920.67 | 365,353,955.03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670,432,290.00 | 564,349,950.36 | 461,606,693.44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 788,707,444.42 | 660,222,202.85 | 527,946,930.98 |
项目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2020年度 |
---|---|---|---|
一、营业收入 | 537,060,229.22 | 525,333,847.88 | 484,126,873.44 |
减:营业成本 | 370,605,351.86 | 367,075,531.53 | 339,308,367.77 |
税金及附加 | 2,669,376.87 | 3,653,801.20 | 3,036,933.87 |
销售费用 | 11,449,488.78 | 12,676,186.67 | 8,732,768.57 |
管理费用 | 14,438,531.82 | 14,460,065.61 | 12,229,483.22 |
研发费用 | 20,402,379.63 | 16,221,065.84 | 14,187,578.97 |
财务费用 | -5,344,928.06 | -3,170,542.24 | -496,275.25 |
加:其他收益 | 6,611,886.97 | 8,912,112.25 | 12,804,896.77 |
投资收益 | 3,523,331.51 | 2,736,441.98 | 2,086,059.09 |
信用减值损失 | -1,088,351.60 | -2,061,895.46 | -17,715.74 |
资产减值损失 | -1,182,343.28 | -179,855.07 | -296,393.48 |
资产处置收益 | - | -30,309.98 | -54,452.35 |
二、营业利润(损失以“-”号填列) | 130,704,551.92 | 123,794,232.99 | 121,650,410.58 |
加:营业外收入 | 5,283.21 | 8,420.66 | 32,033.04 |
减:营业外支出 | 15,757.21 | 11,657.53 | 42,835.37 |
三、利润总额(损失以“-”号填列) | 130,694,077.92 | 123,790,996.12 | 121,639,608.25 |
减:所得税费用 | 24,611,738.28 | 21,047,739.20 | 24,891,609.40 |
四、净利润(损失以“-”号填列) | 106,082,339.64 | 102,743,256.92 | 96,747,998.85 |
五、每股收益: | |||
(一)基本每股收益 | 1.93 | 1.87 | 1.76 |
(二)稀释每股收益 | 1.93 | 1.87 | 1.76 |
六、其他综合收益 | - | ||
七、综合收益总额 | 106,082,339.64 | 102,743,256.92 | 96,747,998.85 |
项目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2020年度 |
---|---|---|---|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334,690,581.37 | 370,400,818.99 | 317,199,066.40 |
收到的税费返还 | 3,228,415.11 | 2,654,411.31 | 2,620,037.00 |
收到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13,869,312.63 | 13,468,413.78 | 10,805,644.8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351,788,309.11 | 386,523,644.08 | 330,624,748.2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138,221,026.91 | 150,606,582.30 | 151,037,328.81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51,014,741.85 | 45,387,968.37 | 40,287,026.14 |
支付的各项税费 | 34,134,607.54 | 50,950,345.88 | 49,979,367.59 |
支付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17,010,057.02 | 22,666,927.01 | 19,380,266.0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240,380,433.32 | 269,611,823.56 | 260,683,988.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11,407,875.79 | 116,911,820.52 | 69,940,759.66 |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 180,000,000.00 | 160,000,000.00 | 287,000,000.00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 3,523,331.51 | 2,736,441.98 | 2,086,059.09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 - | 35,000.00 | 62,000.00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 | -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183,523,331.51 | 162,771,441.98 | 289,148,059.09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 1,915,338.09 | 2,876,555.88 | 5,838,453.62 |
投资支付的现金 | 180,000,000.00 | 160,000,000.00 | 307,000,000.00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 |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181,915,338.09 | 162,876,555.88 | 312,838,453.6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607,993.42 | -105,113.90 | -23,690,394.53 |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 | - | -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 | - |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 | - | -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 - | - | -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 - | - | -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218,941.50 | 87,840.00 |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218,941.50 | 87,840.00 |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18,941.50 | -87,840.00 | - |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 - | - | - |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112,796,927.71 | 116,718,866.62 | 46,250,365.13 |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188,700,276.10 | 71,981,409.48 | 25,731,044.35 |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301,497,203.81 | 188,700,276.10 | 71,981,409.48 |
财务指标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
流动比率(倍) | 6.88 | 6.90 | 7.97 |
速动比率(倍) | 6.00 | 6.20 | 7.15 |
资产负债率(合并)(%) | 15.00 | 14.52 | 12.57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 27.39 | 37.52 | 28.25 |
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后)占净资产的比例(%) | 0.04 | 0.06 | 0.09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股) | 12.19 | 10.26 | 8.39 |
财务指标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2020年度 |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 4.03 | 5.03 | 4.62 |
存货周转率(次) | 4.92 | 7.02 | 6.21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万元) | 13,834.87 | 13,126.48 | 12,892.58 |
利息保障倍数(倍) | 45,838.15 | 72,023.60 | - |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股) | 2.03 | 2.13 | 1.27 |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股) | 2.05 | 2.12 | 0.84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 | 10,608.23 | 10,274.33 | 9,674.80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万元) | 10,042.52 | 9,533.26 | 8,688.1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3.80% | 3.09% | 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