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交流 嘉宾介绍 图片展示 公司介绍 发行概况 投资要点 风险提示 数据统计 新股专题

分享:

活动介绍
活动议程

提问频繁,秒后重新提问
还可以输入200
本期活动已结束,欢迎到"向公司提问"区继续交流! 进入"向公司提问"

暂无相关信息,小编在马不停蹄的更新中,敬请期待!

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

暂无相关信息,小编在马不停蹄的更新中,敬请期待!

请稍后,加载中....

活动嘉宾

图片展示

公司简介

发行概况

发行日程
网上路演日 2024年12月6日
申购日 2024年12月9日
网上摇号日 2024年12月10日
缴款日 2024年12月11日
发行人联系方式
联系人 张慧燕
电话 010-60571237
传真 010-60571010
主承销商联系方式
联系人 资本市场部
电话 0755-23835185
传真 0755-23835185
募集资金运用单位:亿元
序号 项目 投资总额 预计募集资金投入金额
1 高端检测设备生产项目 10.20 5.06
2 北京总部生产基地升级项目 0.44 0.44
3 补充流动资金 - 2.00
公司信息
中文名称 北京博科测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 BBK Test Systems Co., Ltd.
公司境内上市地 深圳
公司简称 博科测试
股票代码 301598
法定代表人 李景列
董事会秘书 张慧燕
董秘联系方式 010-60571237
注册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景盛中街20号
注册资本 4417.2917万元
邮政编码 101102
联系电话 010-60571237
传真号码 010-60571010
电子邮箱 investors@bbkco.com.cn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要点

一、技术领先优势,系统及方案稳定可靠

(一)振动试验领域

在振动试验领域,未来试验对象将从材料、零部件扩展到整机、整车、系统、重大设施和各类工程项目,被测对象变得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公司所提供的伺服液压测试系统可适用于多种被测对象,包括汽车零部件、整车、电信设备,核电设施以及建筑模型、桥墩、大跨度桥梁、高铁等超长、超大被测对象。

根据公司伺服液压测试系统的运作原理,整个系统包含实时控制器Pulsar Hub、实时控制程序、分布式采集控制节点及上位机操作界面等多个模块,上位机发出运动指令至实时主控制器Pulsar Hub,主控制器Pulsar Hub根据控制指令及反馈信号进行比较运算、结合系统控制模型及控制算法将控制指令通过光纤分别实时传输至液压控制节点和各个作动器控制节点,再进一步控制三级伺服阀的阀芯动作,精准控制进入作动器两个腔室的油量、油速及油压,进而精准控制作动器的位置、速度及加速度动作,从而达到运动闭环控制目的。面对需要模拟的振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客户对试验需求的多样性,市场对控制系统的设计灵活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公司伺服液压测试系统已经实现模块化运用,有效提高了系统方案设计可靠性、缩短了开发周期并降低了开发成本。

未来我国振动试验设备及系统还会向多工况耦合、物理实验与混合试验相结合、更大比例尺试验系统等特种、专业化方向发展,例如水下试验、模拟仿真试验、超大型检测设备等。公司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既能够满足不同环境下的试验条件需要,例如水下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高温热模拟材料试验机,也能够满足不同行业试验对象的试验需求,例如电信行业、核电行业、轨道交通行业。

公司的电液伺服试验设备具有高输出力、高输出功率的特点,产品采用精密制造工艺,具备高响应的特点,能够胜任各项振动试验领域的前沿性研究。此外,公司工程师队伍拥有深厚专业素养,具备复杂系统模型设计、控制逻辑设计及架构搭建能力,能够进行复杂度高、难度大的多液压缸系统设计、装配与调试,针对客户特殊环境与性能需求,提供稳定可靠的系统解决方案。

(二)汽车测试试验领域

在汽车测试试验领域,公司致力于汽车配套服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根据汽车制造厂总装工艺的要求,为用户量身打造一整套机电一体化的汽车总装终端测试解决方案。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高集成度、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汽车测试和试验设备,满足汽车研发和生产环节对测试和试验技术和精度的要求。

公司组织研发的对可满足工厂生产自动化要求的EASTING控制系统平台,可应对整车下线检测对设备高可靠性、高精度的要求,能够适应检测线设备硬件平台化、以及软件系统模块化、汽车测试信息化的要求,提高了汽车测试产品的技术水平及服务效率。后续,公司组织了各型电动车下线测试产品及车辆自动驾驶测试技术的研发工作,具备了第一梯队电动汽车测试及自动驾驶功能下线测试的技术能力。

此外,公司重视趋势性的研发创新,在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自主研发创新测试与试验设备,以适应汽车工业升级迭代所衍生的新的试验需求。公司通过对汽车测试试验系统的软硬件升级,已能够满足市场上高端车辆的自动化设备测控、总线通讯诊断、图像分析处理、电控平台安全及性能测试、客户工厂信息化系统整合等功能,能够满足更多客户、更多车型的测试试验需求。

二、研发创新能力强,技术储备丰富

公司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技术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的22.39%,关键岗位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项目经验。经过多年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及以趋势创新为导向的研发与实践工作,以大量的性能测试数据和项目经验为基础,公司建立了伺服液压测试设备、汽车整车下线检测线、汽车研发试验设备系列产品线,具备丰富的技术储备。部分性能测试项目只有依靠公司独家生产的性能测试设备才能提供性能测试结果。

三、全面、深度服务客户,技术服务响应速度快

伺服液压测试设备和汽车测试试验设备属于专用试验设备,设备精密度高,仅有少数具备核心技术的生产厂商能够供应设备及相关技术服务,且不同厂商在技术路线与方案上有一定的差异,一般都需要由供应设备的厂商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质量也是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公司良好的技术服务体现在售前、售后等一系列与客户友好合作的过程中,尽力以高质量、快速的反应服务于用户。用户在进行项目调研或设备选型过程中,公司会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提供参考意见,对于已确定的技术要求,则快速地提出初步的方案并认真回复用户提出的有关问题,尽量满足用户的要求。

在技术服务的响应速度方面,公司在国内实行24小时技术服务响应制度,保证为用户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并在国内主要汽车产地,包括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长春、郑州、西安、南京、长沙等地均有网点布局,基本可以实现8小时技术服务响应。

在技术服务的响应质量方面,公司的技术服务工程师团队具备整系统设计与装配,以及大型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等多方面的经验与能力,能够全面、系统、深入地理解用户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国内市场,与国际企业相比,公司总部与核心技术人员更接近客户,在高难度、复杂的系统方案设计方面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响应客户,满足客户深度服务需求。

四、客户基础广且知名度高,合作长期稳定

公司自成立以来获得了各领域专业客户的广泛认可。同时,公司在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公司技术团队、生产部门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获得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与研发经验。

在振动试验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客户既包括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信通院(保定)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实验室,也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

在汽车测试试验领域,公司客户基本覆盖国内主要的汽车制造厂商和配套厂商。报告期内,公司客户既包括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奇瑞汽车集团、长城汽车、北汽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也包括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汽车行业科研检测与认证机构。

客户对于公司的产品质量、响应速度、服务质量认可度较高;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与客户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客户与公司多次合作的情形较为普遍。

公司坚实的客户基础为其保持行业地位以及行业内业务拓展与新产品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和客户优势。

五、技术与管理团队行业经验丰富

在管理人才方面,公司管理层均在公司工作15年以上,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在振动试验和汽车测试试验领域拥有深厚的专业技术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洞察行业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公司发展战略,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持续招募一流专业人才并进行系统持续的培训,根据员工的业绩和能力考核结果合理确定其工作岗位和级别。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员工数量为335名,其中研发人员75名,具备机械、电气、电子等方面的专业设计能力与丰富的装配调试经验。公司具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及工程师,工程师队伍涵盖软件、电气自动化、控制算法开发及仿真、高端机械结构设计、电子仪器仪表研发等专业。在生产装配环节,公司工程师具备叉车、行车、低压电、高压电、电焊等领域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在技术研发环节,公司多名研发工程师具备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资质,研发团队拥有丰富的技术开发经验,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稳定而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团队和专业的员工队伍能够为客户提供较短的生产周期以及更高的产品良率,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六、全球业务广泛,实现国际化布局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业务的国际化,力求通过国际化业务的开展,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及经验,促进自主创新,做大做强公司核心业务。目前,公司已与奥迪、法拉利、福特、宾利、劳斯莱斯等国际一流汽车品牌企业及布里斯托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等一流大学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国外项目分布在英国、美国、比利时、西班牙、奥地利、法国、荷兰、日本、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

公司除在英国、美国设有子公司外,还在法国、瑞典、意大利、韩国、印度等国家均有销售合作伙伴,进一步扩大全球销售网络布局,拓展品牌全球知名度。公司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国际化销售、规划、设计开发、集成与交付以及服务管理的业务团队,并形成相应的业务规范与流程,具备较好的公司管理和技术水平,是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的坚实基础,形成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风险提示

一、行业相关风险

(一)汽车行业波动风险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至2010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速达到32%。2010年到2020年汽车销量处于增速回落的过程。2021年,中国汽车销量2,627.5万辆,同比增长3.8%,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滑态势。2023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继续增长11.6%及12.0%,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及37.9%,但传统燃油车产销量较上年同比出现下降态势;2024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增长4.9%和6.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增长30.1%和32.0%。

2024年1-6月、2023年度、2022年度及2021年度,公司汽车测试试验系统解决方案收入金额分别为17,734.82万元、20,194.19万元、27,551.94万元及13,554.32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3.74%、44.02%、58.72%及63.24%,为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其中汽车制造终端检测系列产品中,燃油车相关业务占比分别为47.00%、38.27%、23.22%及23.43%,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占比分别为43.45%、53.92%、70.77%及72.39%。

发行人下游主要客户群之一为整车制造厂商,客户需求受技术更新迭代、测试标准升级、产能投放加大等因素影响,整体来看,发行人汽车测试试验设备行业面临较大发展机遇,在执行订单规模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业务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但是,考虑到一方面,受燃油车产销量下滑趋势及长远来看关于燃油车禁售的市场预期影响,发行人燃油车相关业务面临下滑风险;另一方面,尽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且技术不断完善,但在技术更新迭代不断提速的行业发展趋势下,如果发行人无法及时响应客户对于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应用对于测试设备的更新需求,发行人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也可能存在一定风险,从而可能会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格局不断演变,价格战愈发激烈,多数车企面临较大经营压力,汽车市场尚未形成稳定竞争格局。若未来公司无法及时跟进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变化,不能维持新能源汽车主要客户的覆盖,或是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后降价压力持续向上游传导,则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收入可能不达预期,进而可能对发行人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二)伺服液压测试行业需求下滑的风险

2024年1-6月、2023年度、2022年度及2021年度,公司伺服液压测试系统解决方案收入金额分别为21,343.08万元、24,921.62万元、18,335.15万元及7,635.83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2.63%、54.32%、39.08%及35.63%,为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之一。

公司所生产的伺服液压测试系统可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航空航天、核电工业、轨道交通、国防军工、船舶工业、石油工业、电子通信、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等行业的产品研发试验,而下游行业的研发项目预算及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对于公司伺服液压测试系统的需求具有较大影响。若未来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及研发经费缩减等因素的影响,伺服液压测试行业需求将相应有所下降,进而对发行人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尽管发行人所生产的伺服液压测试系统应用领域广泛,但从目前发行人收入构成覆盖领域来看,仍以土木工程建筑、汽车及轨道交通等领域为主,若发行人未来新应用领域、新客户或新产品开拓等不及预期,境外业务增速持续放缓,或在执行订单项目周期受到内外部因素影响有所滞后,发行人伺服液压测试业务收入可能面临持续下滑风险。

(三)与国际知名企业的竞争风险

由于我国振动测试行业和汽车测试试验行业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国际知名厂商以其多年的技术积累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若未来国际领先企业在巩固原有竞争优势的同时,补强在华业务的实施与服务能力,使市场竞争加剧,且发行人的技术创新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等不足以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二、与发行人相关的风险

二、业务相关风险

(一)创新风险

公司长期致力于伺服振动测试和汽车测试试验行业多种智能测试试验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系统集成等综合服务,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开展生产经营,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成果转化能力、优化测试及控制技术,使产品在质量、寿命、稳定性等各方面得到持续提升或在应用场景方面得到拓展,以满足下游客户的多种需求。若未来公司未能准确把握行业、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发展趋势,不能继续保持科技创新并及时响应市场和客户对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的需求,将可能对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二)技术风险

1、研发投入不足的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电气、机械、自动控制、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和应用技术,具有技术难度大、专业性强、研发投入大等特点。为保证持续具有核心竞争力,行业内的企业通常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金。随着市场和技术需求不断迭代更新,如果公司研发投入不足,则可能产生公司技术被赶超的风险,难以确保公司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研发失败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测试试验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系统集成等综合服务。由于产品及服务的非标准化、定制化特性,公司需要结合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确定新产品的研发方向,开发、交付并推广满足客户科研和生产环节的测试设备及服务,并在研发过程中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员。未来,公司将保持对创新技术研发的投入,但由于技术商业化不确定性的存在,如果项目研发失败或相关技术未能形成产品或实现产业化,公司将面临研发失败的风险,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市场竞争力造成不利影响。

3、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拥有稳定、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研发团队是公司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随着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各企业对于优秀人才的争夺也更加激烈。如果未来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则将会对公司研发工作产生一定影响。

4、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密集性特点,核心技术是企业在市场立足的根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公司在伺服液压测试领域掌握了多功能运动模拟与振动高精度控制技术、高精度双出杆静压轴承作动器设计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在汽车测试试验领域掌握了EASTING整车下线测试平台技术、GB7258机动车安全检测设备制造技术、NEBULA实时控制器及控制软件平台技术、智慧物联网系统搭建技术及高端测试分析软件开发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未来,如果因核心技术信息保管不善等原因导致公司核心技术泄露,将可能给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带来不利影响。

(三)经营风险

1、境外经营风险

公司境外项目分布在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奥地利、荷兰、日本、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或地区,2024年1-6月、2023年度、2022年度及2021年度,公司境外营业收入分别为1,680.61万元、6,966.61万元、1,385.79万元及1,940.75万元,占比分别为4.14%、15.19%、2.95%及9.05%。

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局势、市场情况和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会对当地的业务经营产生影响,若公司国外经营所在地法律或经济环境产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导致国外业务拓展或项目执行受到影响,或公司无法从英国子公司进口设备,也可能会对公司境内项目执行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发行人与宝克公司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的风险

公司作为宝克公司在中国境内的独家代理,2024年1-6月、2023年度、2022年度及2021年度,宝克公司既是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也是公司的前五大供应商,其中直接销售金额占当期收入比例分别为12.27%、6.03%、9.20%及2.94%,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17.14%、15.76%、23.75%及8.37%。上述两类交易占比在各期内呈现波动态势。

此外,2024年1-6月、2023年度、2022年度及2021年度,发行人采购宝克公司设备后集成自主设备及服务对外销售形成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4.47%、21.35%、33.77%及37.93%,该类交易占比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厂商的产能迅速投放,发行人汽车相关业务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规模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其中部分设备根据独家代理协议约定需向宝克公司进行采购,从而导致该类交易规模及占比持续提升。

综上,在前述最严格口径(即包括发行人直接向宝克公司销售设备或提供服务形成的收入,也包括发行人采购宝克公司设备后集成自主设备及服务向第三方销售形成的全部收入)下发行人与宝克公司有关的收入合计占比分别为26.74%、27.38%、42.97%及40.88%,与宝克公司有关的毛利合计占比分别为21.90%、22.83%、32.83%及29.55%。

公司作为宝克公司在中国境内的独家代理,业务运营需遵循双方签署的《代理协议》(《Agency Agreement》)约定。在协议有效期内以及期满或终止后的三年内,博科测试均不得从事任何可能与宝克公司汽车类相关产品竞争的活动,但是发行人自主研发的汽车专用检测设备仍能够实现独立销售及应用,因此,从发行人自身业务构成及技术水平、发行人与宝克公司的交易模式、双方提供的设备类型及占比等来看,发行人对宝克公司不存在重大依赖情形,但是如未来若宝克公司与公司业务关系发生不利变化,例如代理协议终止(例如双方调整独家代理业务模式或是全面终止业务往来等情形)、因国家间贸易争端进一步蔓延等因素导致无法及时供货或供货价格发生重要调整等情形,发行人汽车相关业务收入中与宝克公司有关的收入规模可能出现下滑,从而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产品质量控制风险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轨道交通、核电、通信、船舶、汽车制造等领域,产品质量会直接影响用户的研发试验效果或整车装配的质量控制等,因此下游客户对相关产品的质量要求严格,并把产品质量作为供应商考核的重要标准。若未来公司出现重大产品质量问题,将对公司品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对公司持续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三、内控与财务风险

(一)内控风险

1、对境外子公司管理的内控风险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境外拥有5家下属子公司,该等子公司位于中国香港、英国及美国地区,公司需要在日常运营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做好协调管理工作,也需要建立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高效管理体系和经营管理团队。若公司无法有效执行境外子公司管控制度,将产生境外子公司管理风险。

2、经营规模扩张的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人员将不断增加,公司组织结构日益复杂,下属子公司的数量可能进一步增加。不断扩大的业务规模及日益庞大的组织架构将在采购供应、销售服务、物流配送、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对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内部管理不能持续提升完善,将可能影响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3、存货管理风险

2024年6月末、2023年末、2022年末及2021年末,公司在客户现场的存货余额分别为15,862.86万元、24,970.16万元、33,640.40万元及36,793.91万元,在客户现场的存货占存货余额比重较高,分别为60.16%、68.11%、71.90%及78.89%。在客户现场安装、调试阶段的存货金额较大与公司生产模式有关。公司根据客户需求组织生产装配,直接发往客户现场进行安装、调试,经过试运行后进行验收,周期相对较长。因而各期末,公司在客户现场的存货金额较大。

公司在客户现场划分独立区域存放存货,现场工程师会定期或不定期前往客户现场清点,检查设备状况。如果由于保管不当或者其他原因(如不可抗力等)造成设备的毁损、灭失,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二)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回收风险

2024年6月末、2023年末、2022年末及2021年末,公司的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分别为11,015.45万元、10,860.21万元、13,297.42万元及12,707.32万元,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未来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的规模将会进一步上升。

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的规模与行业经营模式、业务规模和客户经营状况有关,如果未来市场发生变化,客户无法及时支付货款,或者公司应收账款催收不及时,则公司会面临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无法收回导致的坏账损失风险。

2、项目验收周期较长的风险

公司产品从生产到验收整体周期较长,且受不同项目规模大小、技术复杂程度、客户现场安装环境、客户验收条件等因素影响,执行周期存在较大差异。通常从签订合同到设计确认需要1-6个月时间,产品陆续出库需2-9个月时间,现场安装需1-6个月时间,现场安装后经试运行达到客户终验收标准需1-9个月时间。若客户不能及时履行设备验收程序,不仅影响公司的收入确认,还将增加存货占款和延长公司货款回收周期,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3、收入及净利润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除受个别大型项目验收时间点影响外,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征,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公司客户一般为大型汽车生产厂商和科研院校,预算审批、项目招标通常集中于上半年,为有效执行预算管理制度,通常项目终验收工作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因此公司会在下半年配合客户进行设备调试,保证设备顺利交付验收,所以收入确认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而发行人的相关费用则在各个季度持续发生,因此公司净利润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体现,存在净利润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4、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2024年1-6月、2023年度、2022年度及2021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6.71%、44.84%、44.97%及46.05%,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呈现小幅波动态势。其中,2024年1-6月、2023年度、2022年度及2021年度,发行人汽车测试试验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6.42%、42.04%、36.14%及40.71%,发行人伺服液压测试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2.36%、45.80%、56.09%及54.26%。公司毛利率水平受市场需求及竞争情况、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变动、下游客户的价格压力、公司核心技术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及人力资源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业务机会争取过程中,针对项目实际情况发行人会选择性采取有竞争力的报价策略,以切入新客户、新业务或新市场领域。因此,各期内不同项目之间的毛利率水平波动较大。

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保持相关产品优势、确保核心产品的市场地位、成功开拓新的客户、提升内部成本管控水平,或是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后降价压力持续向上游传导后,重要客户及项目的竞争程度及覆盖难度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可能会进一步下滑,进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无法维持持续增长趋势,甚至出现业绩下滑的风险。

5、发行人业绩下滑的风险

2024年1-6月、2023年度、2022年度及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0,549.76万元、45,876.54万元、46,918.27万元及21,433.2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81.78万元、8,814.89万元、9,439.31万元及4,085.66万元,各期内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公司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包括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各项已识别的风险,也会面临其他无法预知或控制的内外部因素,公司无法保证未来经营业绩始终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如果不利因素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如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行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降价压力向上游传导、伺服液压测试业务应用领域开拓不及预期、在执行项目进度放缓、与宝克公司合作关系终止等,或多种风险因素叠加发生,有可能导致出现业绩下滑的情形。

6、盈利预测风险

公司编制了2024年度盈利预测报告,并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核,出具了《北京博科测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盈利预测审核报告》(容诚专字[2024]215Z0227号)。公司预测2024年度营业收入51,390.47万元,同比增长9.53%;预测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12.47万元,同比增长4.10%;预测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9,986.60万元,同比增长5.80%。

盈利预测报告是发行人在最佳估计假设的基础上遵循谨慎性原则编制的,但盈利预测所依据的各种假设具有不确定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谨慎使用。

四、法律风险

(一)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稳定性的风险

2023年1月20日,公司原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仝占民去世后,根据北京市精诚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2023)京精诚内民证字第1090号、(2023)京精诚内民证字第1091号、(2023)京精诚内民证字第1092号),其直接持有的发行人股份由发行人股东、仝占民之长子仝雷继承789.60万股,仝占民之女TONG LI(仝莉)继承225.60万股,仝占民之次子TONG YAN(仝焱)继承112.80万股;仝占民持有博科景盛的财产份额全部由仝雷继承。同时,TONG LI(仝莉)、TONG YAN(仝焱)与仝雷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承诺在其持有公司股份期间,无条件地且不可撤销地将其所持发行人股份表决权委托给仝雷行使且仝雷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使该等股份表决权。

截至目前,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景列、张延伸、仝雷,三人合计能够控制公司3,763.20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85.19%。其中,李景列直接持有公司953.60万股股份,张延伸直接持有公司894.40万股股份,仝雷直接持有公司1,016.90万股股份,除上述持股情况外,李景列、张延伸作为博科景盛的普通合伙人、执行事务合伙人能够控制博科景盛所持有的公司559.90万股股份表决权,仝雷通过委托表决安排能够控制TONG LI(仝莉)、TONG YAN(仝焱)所持有的公司合计338.40万股股份表决权。

在仝占民去世前,2021年10月18日,李景列、张延伸、仝占民(仝雷代)、仝雷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就李景列、张延伸、仝占民以及仝雷之间在股东大会、董事会之间的表决、提案等权利约定保持一致行动,并确认自2017年11月起,李景列、张延伸、仝占民、仝雷已形成一致行动关系,各方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公司的重大事项决策中均保持一致。

自仝占民去世及股份继承后,李景列、张延伸、仝雷于2023年3月2日签署了新的《一致行动协议》,就李景列、张延伸以及仝雷之间在股东大会、董事会之间的表决、提案等权利约定继续保持一致行动。同时,TONG LI(仝莉)、TONG YAN(仝焱)出具了《关于不谋求北京博科测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的承诺函》,承诺其本人及本人控制的企业不会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单独或联合谋求博科测试的实际控制人地位。

若未来三人无法继续保持一致行动或出现其他不可控的因素,可能会影响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性,进而可能对公司未来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数据统计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 2024年6月30日 2023年12月31日 2022年12月31日 2021年12月31日
资产总计 126,425.65 121,976.30 97,141.40 66,172.19
负债总计 80,197.82 79,872.31 65,529.30 41,261.4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46,227.84 42,103.99 31,612.10 24,910.77
股东权益合计 46,227.84 42,103.99 31,612.10 24,910.77
(二)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 2024年1-6月 2023年度 2022年度 2021年度
营业收入 21,433.27 46,918.27 45,876.54 40,549.76
营业成本 11,562.72 25,817.48 25,304.61 21,609.47
利润总额 4,553.76 10,734.00 11,015.34 9,251.74
净利润 4,109.51 9,617.76 9,763.24 8,223.11
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109.51 9,617.76 9,763.24 8,223.11
(三)合并现金流量表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 2024年1-6月 2023年度 2022年度 2021年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694.71 14,678.67 18,492.91 -783.50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1.29 -1,381.72 -181.56 -147.30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53.55 -531.22 -4,136.02 1,194.1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减少)额 6,538.24 13,263.50 14,387.82 84.99
(四)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2024年6月30日 2023年12月31日 2022年12月31日 2021年12月31日
流动比率 1.59 1.53 1.48 1.57
速动比率 0.99 0.93 0.91 0.91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63.43% 65.48% 67.46% 62.35%
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 69.10% 71.63% 66.73% 55.23%
归属于发行人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 10.47 9.53 7.16 5.64
主要财务指标 2024年1-6月 2023年度 2022年度 2021年度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期) 1.92 4.47 4.81 5.26
存货周转率(次/期) 0.25 0.62 0.80 0.79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万元) 4,875.70 11,399.52 11,703.19 9,951.17
利息保障倍数(倍) 553.03 524.02 324.73 333.62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元/股) 1.52 3.32 4.19 -0.18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股) 1.48 3.00 3.26 0.02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8.67% 6.60% 6.14% 6.09%
归属于发行人股东的净利润(万元) 4,109.51 9,617.76 9,763.24 8,223.11
归属于发行人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万元) 4,085.66 9,439.31 8,814.89 8,181.78

相关路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