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请稍后,加载中....
网上路演日 | 2025年3月28日 |
申购日 | 2025年3月31日 |
网上摇号日 | 2025年4月1日 |
缴款日 | 2025年4月2日 |
联系人 | 亓轶群 |
电话 | 021-62382755 |
传真 | 021-62393490 |
联系人 | 权益资本市场部 |
电话 | 021-52523660 |
传真 | -- |
序号 | 项目 | 投资总额 | 募集资金投入金额 |
---|---|---|---|
1 | 杀菌剂项目 | 100,472.26 | 89,610.72 |
2 | 研发中心项目 | 14,882.18 | 14,882.18 |
中文名称 | 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称 | CAC Nantong Chemical Co., Ltd. |
公司境内上市地 | 深圳 |
公司简称 | 泰禾股份 |
股票代码 | 301665 |
法定代表人 | 田晓宏 |
董事会秘书 | 亓轶群 |
董秘联系方式 | 021-62382755 |
注册地址 | 江苏省如东县洋口化学工业园区 |
注册资本 | 40,500万元 |
邮政编码 | 226407 |
联系电话 | 021-62382755 |
传真号码 | 021-62393490 |
电子邮箱 | investor@cacch.com |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一、技术优势
(一)依托核心技术,打造核心产品
技术创新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公司坚持“上马产品必须要有持续的技术优势”原则,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氨氧化、氯化、加氢等反应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较强的工程化能力,实现全流程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将百菌清、嘧菌酯和2,4-D打造成为公司的核心产品,产品规模和质量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基于核心技术,结合工艺创新,开发了附加值高、应用前景较好的中间体如四氯丙烯产品。在自主创新方面,公司开发了氨氧化、氯化、氟化和偶联等催化剂制备技术,成功开发了嘧菌酯的自主专利生产技术以及2,4-D、苄草丹和野麦畏的清洁生产技术,自主创新成果逐渐沉淀转化为公司核心技术。在集成创新方面,公司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COS连续化生产技术,该技术安全、环保优势明显。
通过自主和集成创新,公司不断延伸产品链,将现有的中间体四氯丙烯产品进一步延伸至制冷剂领域,COS如经进一步提纯,可用于集成电路相关领域。
(二)新农药创制效果初现
新农药创制是公司的战略业务之一。公司引进国内知名学科带头人,组建专业队伍,成立新药创制部,并配有功能齐全的合成实验室、先进设备、专业化生物测定平台以及完善的杀虫、杀菌和除草的筛选体系。该部门具备新农药活性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筛选能力,每年可完成近千个化合物的筛选。公司的生物测定中心通过了农业部“田间药效试验”单位认证,为终端制剂产品的开发和登记提供技术支持。公司的农药产品的理化测试中心,配有核磁、质谱等先进仪器,通过了农业部良好实验室规范实验室(GLP)认证,可以满足公司新产品开发和登记试验需求,同时可开展第三方服务业务。
(三)新物质登记
新化学物质是指没有被列入《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的化学品。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新化学物质研究、生产、进口和加工使用活动的,需要对新化学物质进行登记。公司注重农化产品与功能化学品“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借助核心技术优势,开发了诸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功能化学品。其中四氯丙烯和1,4-BAC在中国属于新化学物质。公司的四氯丙烯产品除作为生产野麦畏的中间体外,还可以用作生产第4代环保型制冷剂的原料,公司于2015年取得了四氯丙烯的新化学物质登记证(常规四级登记,>1000吨每年)。1,4-BAC是依托公司氨氧化和加氢的技术优势开发的一种脂肪胺类固化剂产品,公司于2015年取得了1,4-BAC的新化学物质登记证(常规一级登记,1-10吨每年)。
二、产品优势
(一)核心产品
基于在技术层面的优势,公司掌握了百菌清、嘧菌酯和2,4-D等产品的先进生产技术,依托于此投建、运营了全球领先的生产基地,目前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核心产品矩阵。根据Phillps McDougall数据,嘧菌酯为全球第一大杀菌剂,2,4-D为全球最大的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百菌清为全球第二大的保护性杀菌剂。近年来,公司在重量级产品中的优势逐渐显现,并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行业的影响力不断上升。由于公司在核心产品上的领先地位充分得到国际知名客户的认可,近年来公司与国际顶尖跨国农药公司合作不断加深,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核心产品市场地位,形成了正反馈循环。此外,公司核心产品大多为农药行业市场容量排名前列的大型单品,且易与其他原药进行复配,这对公司自建制剂营销渠道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紧跟原药制剂一体化的市场趋势,实现从自身核心原药出发的仿制制剂及登记布局,为未来创新制剂进入市场提供可靠路径。
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司将进一步强化核心产品市场地位,充分发挥技术和客户优势,推动正反馈循环,使核心产品为企业未来的新产品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核心产品正反馈循环图
(二)新专利后产品
公司在不断经营并提升现有核心产品市场地位和经营业绩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新的专利后产品的开发进程,目前已经储备了多个未来具有强大市场潜力的产品品种,而上述品种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新动力新方向。
一方面,公司在选取新的专利后产品开发方向时,始终紧握着“技术第一”的准绳,打造行业领先的生产技术,确保长期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产品开发高度聚焦核心市场需求,例如核心作物病害,充分利用核心产品的市场地位和客户渠道优势,在重点市场和重点细分领域集中布局,相互协同从而提升整体产品集群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新专利后产品开发方法论,例如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成功实践确立了嘧菌酯产品的行业领先地位。基于已有成功范例的产品发展方法论,公司能够更高效、精准地将优势资源集中于关键投资方向,从而复制过往的成功实践,打造新的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核心产品,再次实现正反馈循环。
(三)新创制产品
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和在农化领域业务的不断深入,公司已经建立了农化创制研发团队并已在新化合物创制的领域进行了多年的投入。创制产品的开发汇集了农药产品开发的全部环节,从化合物结构设计到化学合成,从生物测定到田间药效实验,从工程设计到生产管理,最终一直到应用技术推广及实现销售,覆盖了农化行业的全产业链。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目前已经具备了有能力的创制开发团队,并已经打通了整个创制产品开发所需覆盖的所有环节,为真正意义上的创制产品开发并最终上市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近年来,公司已有多个品种成功通过筛选,其中,自主创制品种环丙氟虫胺获得农药命名委员会命名,2024年7月取得中国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专供出口农药登记证,足以证明公司的创制能力已经能够实现创制产品的自主研发和上市,使得公司有机会有能力跨越单纯的专利后业务,实现公司业务范围和行业地位的飞跃。
三、生产制造优势
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下的大背景下,公司特色制造理念应运而生。公司以先进化学工艺工程技术、现代工业控制技术和现代工业信息技术为支撑,注入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文化理念。公司将质量、绿色、环保和安全作为公司发展的基石,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成长为一家集高端自动化科技研发和智慧制造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一)制造装备先进
农药行业的生产设备以专有设备为主,设备的设计及组装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连续化、安全性、环保以及生产成本的控制具有重大影响。公司基于自有核心技术,联合各大研究院所和设备制造商,从材质兼容、设备结构、特种催化剂筛选、质量安全等方面开发出对产品和工艺适应性最优的反应设备。同时,以工艺技术和安全控制为系统设计原则,为每条产线装备世界领先的高精尖电气仪表设备和精准的自控系统,使装置产线稳定、安全、高效运行。公司通过OA、ERP系统以及生产过程控制信息系统的持续升级,打通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经营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为管理层的快速响应提供决策依据,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二)QHSE管理体系
高端的制造离不开先进的管理理念,公司较早地开展了“先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培训提升管理层安全管理意识,高度重视基层安全工作,创造浓厚的安全管理氛围,并以此为切入点,拓展延伸到工艺、设备、人员、制度、环境、质量等生产制造全过程的管理体系。
公司非常重视安全管理,提出了十大安全管理原则,并细化了十七个管理要素,包括管理层承诺、工艺安全信息、工艺危害分析、程序标准、工艺技术变更、质量保证、机械完整性、承包商管理、启动前安全检查、设备变更、培训发展、应急计划与响应、人员变更管理、事故调查、审核考评、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传统农药行业属于高污染行业。公司高度注重环保工艺的研究与探索,践行社会责任、绿色工厂、环保制造,以零泄露、节能减排、无害化处置等原则,充分利用工艺及工程技术的先进性,切实降低水耗、电耗、汽耗,提高产品反应的转化率和分离率,将废水及固废的产生量降到极致。生产过程全封闭式的工程设计与安装,对有组织及无组织气体的收集及物化处置,配套专业化设计的高效水处理设施,联合固废无害化处置,真正实现了水、气、固废的生态排放。例如,公司“2,4-D清洁生产新工艺”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新工艺使得原料和中间体利用率、转化率大大提高。同时,公司也关注制造工厂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地下水、土壤的监测,员工及周边相关环境的反馈,真正的把工厂融入到自然及社会环境中去。
四、国际化优势
我国农药行业是以出口导向为主要发展方向的行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农化行业全球发展趋势,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公司正在不断加速投入,加速国际化进程,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全球产业链不断变化的竞争与合作中去,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化视野
国内农药企业大部分为仿制药原药出口企业,往往依赖海外农药公司实现市场准入,难以直接对接目标市场真实需求和把握市场动态。公司经过多年深耕巴西、美国等多个海外主要农化市场,与当地农药公司、农药研究院所、大学、经销商和种植户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敏锐洞察力。在此基础上,公司能够不断获取市场及用户的第一手需求信息,充分掌握市场变化及动态,从而更好地制定相应的产品研发方向和市场策略,掌握国际化竞争格局中的主动权。
(二)国际化团队
国际化的运营理念需要国际化的团队作为支撑。公司通过多年的培养,已经形成了一支年轻的具有国际化理念的营销团队。这支团队包括具备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日语及英语等海外语言能力的销售、市场和业务管理团队。同时,公司在重点市场与国家建立了本地化组织团队,实现人力资源全球配置,有利于快速响应海外市场需求,不仅大幅度提升了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和业务水平,也有力的支撑了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发展战略。
农药服务于农业,而农业随着地理、气候、文化及种植习惯的差异在全球各地存在明显的区别。随着公司在海外的本地化团队的建立和壮大,公司国际化研发内容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成长和扩大,帮助公司更贴近国际市场需求,开发适合当地的产品,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产品。
(三)自主登记
登记是农药产品获得市场准入的最重要门槛。在传统农药行业中,原药企业大多通过与客户合作登记的形式实现市场准入,往往需要依托与客户的合作实现销售,当客户的采购策略或市场地位发生重大变化时,可能因无法灵活地调整战略和合作伙伴而失去市场。公司在美国、巴西等多个核心农化市场布局了核心产品的相关自主登记,目前已拥有229个境外农药自主登记证,增加了业务灵活性,打破了因客户持有登记形成的业务壁垒,具备了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和供应对象的条件。除原药外,公司依托生产、产品和客户群的优势,完成了一批制剂产品登记,有利于公司向下游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扩大客户范围,提升市场份额,为业务的长期、稳定和均衡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一、与发行人相关的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的化学农药制造细分行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着“三废”排放与综合治理问题。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进,国家和社会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未来可能会出台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加大对违法排污的处罚力度,公司可能将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增加相关运营成本,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影响。
若公司在环保政策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达到相应的要求,或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因管理不当、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公司可能因此遭受监管部门处罚或赔偿其他方损失,甚至可能被要求停产整改或关闭部分生产设施,将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生产所需的部分原料、半成品或产成品有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等性质,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高温、高压等工艺,对设备安全性、人工操作、安全生产管理等要求较高,不排除存在因机器设备故障、操作不当、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等原因而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
公司目前主要从事农药产品以及功能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7,895.50万元、509,907.74万元、386,833.15万元、195,932.67万元,营业利润分别为48,589.02万元、77,529.98万元、38,290.16万元、12,211.74万元。受汇率波动、主要产品及原材料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2022年营业利润率有所上升,为15.20%。2023年,全球大环境趋于稳定,农化行业供应链的稳定性提高,整体市场需求有所回落,市场价格有所降低,受产品价格下降和公司主要客户采购放缓因素影响,营业利润率下降至9.90%。2024年1-6月,受农药产品市场价格同比下降的影响,公司营业利润率下降至6.23%。
2022年公司经营业绩较高,主要受公共卫生事件和俄乌战争等偶然性因素影响,下游客户需求短期增加较多导致产品价格普遍处于高位。剔除2022年数据后,2017年至2023年平均营业利润为51,115.29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2,999.86万元。
若未来受宏观经济波动、贸易摩擦、汇率波动、市场供需关系变化、行业政策调整影响导致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数量或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情况或出现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公司将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4、贸易政策变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8.42%、89.58%、77.10%、74.43%。2018年起,美国在与中国的贸易纠纷中,依据301法案对中国生产制造的产品提出了惩罚性关税,涉及公司主要产品的情况如下:
产品 | 加征关税 | 加征关税期间 |
---|---|---|
2,4-D产品 | 15% | 2019.9.1-2020.2.14 |
7.5% | 2020.2.14-至今 | |
四氯丙烯 | 10% | 2018.9.24-2019.5.10 |
25% | 2019.5.10-至今 |
报告期内,公司2,4-D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约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根据美国商务部于2024年9月发布的通知,初步裁定原产于中国和印度的2,4-D产品存在补贴;根据美国商务部于2024年11月发布的通知,初步裁定原产于中国和印度的2,4-D产品存在倾销,就上述情况,预计美国商务部将在2025年3月下旬出具终裁结果。届时,美国可能会对原产于中国和印度的2,4-D产品征收反补贴税、反倾销税,进而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2025年2月,美国宣布开始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2025年3月,美国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的关税从10%提高至20%。
除此之外,其他主要出口国家及地区未对发行人的主要产品采取贸易保护程序、未发生过贸易摩擦,对发行人业绩无重大影响。在当前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且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若未来美国等国家进一步扩大并实施扩大后的征税清单,在一定程度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出口业务,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5、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出口业务主要以美元结算,出口区域主要包括欧洲、美洲、亚洲等地区,境外销售收入已成为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期内,公司汇兑收益分别为-1,882.48万元、5,048.04 万元、2,256.08万元、1,260.87万元,占各期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90%、6.56%、5.91%、10.32%。未来,随着公司境外业务的不断拓展,如果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出现较大波动,将影响公司的汇兑损益、产品售价及毛利率,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6、人才流失的风险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建立了一套符合公司特点的治理机制及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了一支稳定、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团队。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大,公司经营决策、组织管理、内部控制难度将增加,存在着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人才不能适应公司发展新阶段带来的管理风险。同时,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保持良好的激励制度和团队工作环境,可能导致公司核心人员发生较大变动,从而对公司的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7、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
公司的核心技术是由公司技术人员在长期研发、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221项发明专利及多项非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是公司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未来公司的专利、非专利技术等研发成果被他人侵害,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8、部分经营资质即将到期风险
公司存在部分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备案证明等经营资质有效期将于2025年6月届满的情形。如该等经营资质无法及时续期,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49.28%、45.65%、34.46%、33.12%,不存在对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销售收入总额50%或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形。
若未来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发生变化,或主要客户的经营状况发生变化,从而降低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农药的抗药性是指被防治对象对农药的抵抗能力。抗药性可分为自然抗药性和获得抗药性两种,其中:自然抗药性又称耐药性,是由于生物种的不同,或同一种的不同生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对药剂产生不同耐力;获得抗药性是由于在同一地区长期、连续使用一种农药,或使用作用机理相同的农药,使害虫、病菌或杂草对农药抵抗力的提高。整体而言,防治对象对农药产生抗药性是逐渐产生的,因区域、气候、施药方式、防治对象、药剂种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异。如主要防治对象对公司主要农药产品产生较强的抗药性,且农药行业亦无有效的抗性管理措施,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1、毛利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5.34%、26.80%、23.70%、19.74%,主要受外部宏观经济、行业周期波动、环保政策、产品结构、市场供需关系、上游石化产品价格波动、市场竞争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果未来宏观经济状况恶化甚至出现经济危机、国家出台极其严格的环保政策、公司出现安全生产问题停产、公司产品价格进入下降趋势之类的不可抗力事件,或由于其他内外部诸多不利因素的显著影响,公司毛利率存在下滑的风险。
2、存货安全及减值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的账面价值分别为60,356.36万元、66,520.05万元、 44,453.84万元、46,245.46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34.90%、33.29%、27.68%、24.50%。
由于公司期末存货余额较高,且农药产品对存储、生产、运输等环节要求相对较高,如果未来化学农药产品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使农药产品的价格发生非暂时性下跌,或产品发生严重滞销,或出现管理不善等情形,仍将可能存在存货减值的风险。
3、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49,992.32万元、69,641.99万元、 54,917.66万元、87,016.68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28.91%、34.86%、34.19%、46.10%。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为99.65%、99.78%、99.94%、99.79%,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应收账款的总量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如果下游客户集中遭遇财务状况恶化、经营危机或宏观经济重大调整,公司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无法收回而发生坏账,将可能使公司资金周转率与运营效率降低,存在流动性风险或坏账风险,对公司业绩和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4、每股收益被摊薄及净资产收益率下降风险
若本次发行成功且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股本、净资产将随之增加,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需要一定的实施周期,短期内产生的效益难以与股本、净资产的增长幅度相匹配。因此,在募集资金到位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司存在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5、折旧费用大幅增加的风险
募投项目投资金额较大,厂房设备投入使用后,公司的折旧费用预计每年将增加9,070.59万元,如果未来该等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收益,公司净利润存在下降的风险。
6、非经常性损益无法获得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分别为1,278.95万元、-2,311.74万元、169.87万元、491.95万元,占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21%、-3.56%、0.49%、4.65%。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来自政府的补贴收入以及投资收益,若未来无法持续获得,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成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7、资产抵押风险
截至报告期期末,公司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合计 19,012.77万元,占总资产的3.73%。如果公司不能按期归还银行借款,抵押资产可能面临被银行处置的风险,将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一定影响。
8、税收政策变动风险
(1)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报告期内,本公司及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期间如下表所示:
公司名称 | 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期间 |
---|---|
南通泰禾 | 2021年至2024年6月 |
新河农用 | 2021年至2024年6月 |
江西天宇 | 2021年至2024年6月 |
江西仰立 | 2023年至2024年6月 |
晓明检测 | 2023年至2024年6月 |
项目 | 2024年1-6月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
所得税税收优惠金额 | 894.10 | 2,205.30 | 6,333.78 | 3,543.06 |
利润总额 | 12,217.84 | 38,160.28 | 76,948.23 | 48,244.62 |
占比 | 7.32% | 5.78% | 8.23% | 7.34% |
如未来本公司及子公司未能持续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则企业所得税税率将提高,影响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此外,如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发生变化,也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影响。
(2)出口退税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280,090.03万元、454,921.66 万元、 294,589.83万元、145,385.8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8.42%、89.58%、77.10%、74.43%。
公司出口产品的增值税执行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影响公司相关出口产品的销售成本和产品毛利率。如未来国家降低农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1起标的金额超过500万元的诉讼案件。案件具体情况参见本招股意向书“第十节 其他重要事项”之“三、重大诉讼和仲裁事项”之“(一)公司涉及的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经法院二审判决,公司无需承担相关赔偿义务。
如未来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涉及相关诉讼,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于杀菌剂和研发中心项目。上述项目的实施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盈利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的影响。竞争对手的发展、产品价格的变动、市场容量的变化、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营销渠道的开拓等因素会对项目的投资回报和公司的预期收益产生影响。若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募投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收益,则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回报。
(一)市场竞争风险
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我国作为全球农药的主要生产基地和主要农药出口国,广阔的耕地面积和较大的农药市场需求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参与竞争。目前,我国农药生产企业主要以生产仿制农药产品为主,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与此同时,国际农药行业巨头也逐步进入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
潜在竞争对手可能进入细分市场,同时现有竞争对手可能加大投入进行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张,导致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公司业绩。
《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显示,我国农药行业“十三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到2020年农药原药生产企业数量减少30%;《“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显示,我国农药行业“十四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推进农药生产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中型生产企业,到2025年,农药生产企业由2020年的1,705家减少到1,600家以下,农药经营门店控制在30万家,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因此,若在农药市场整合的过程中,公司未能在产品质量、规模化生产、经营管理、产品营销、技术研发等方面持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未来将面临较大市场竞争风险。
(二)主要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在报告期内的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供需平衡关系的周期调整,竞争对手新增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以及国际贸易环境、部分国家和区域产品登记政策调整以及气候变化等都会导致市场供需发生变化。如供需关系失衡,极有可能会引起公司相关产品价格出现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分别为73.74%、76.39%、75.05%、75.59%。公司主要原材料种类较多,主要为石油化工行业的下游产物。报告期内,受石油化工行业波动、原材料市场供求关系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增加了公司运营的风险。
原材料采购价格的变化是导致公司毛利波动的重要因素。如果未来原材料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而公司不能有效地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转移或不能通过技术工艺创新、优化抵消成本上涨的压力,将会对公司的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四)新产品开发风险及主要产品被替代风险
由于农药产品与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世界各国对农药进口普遍实行农药登记管理制度,要求取得当地主管部门颁发的农药登记证书并符合有效成分含量、残留量、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通常情况下,农药新品种登记耗时较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将会导致公司研发、生产的新产品不能获得市场认可,对公司市场竞争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大型跨国农化公司对新型、高效农药产品的开发,效果更好、用途更广的新农药将可能会被研制出来并逐渐替代原有产品,如果公司不能开发出技术领先且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者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慢,公司将面临一定的产品替代风险。
(五)农药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1、目前,公司主要销售国家或地区对公司主要产品制定的限制措施如下:由于缺乏有关代谢物的残留水平和毒性的数据,无法满足相关法规要求,欧盟就百菌清产品制定了相关限制措施,根据其发布的公告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EU)2019/677,欧盟不再批准百菌清(Chlorothalonil,CAS No.1897-45-6)的再评审申请,并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
由于农药登记的检验方式严格、认证手续复杂且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若国内外政府停止、撤销某品种农药产品登记或采取其他禁限用政策,公司将面临无法在当地销售相关农药产品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024年2月1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正式实施,百菌清、2,4-D、草甘膦、草铵膦等农药产品生产装置被列入限制类新建产能项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实施后,发行人未新增限制类项目和产能。根据上述文件,限制类主要是指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但并不禁止限制类产品的生产。发行人的生产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公司“2,4-D清洁生产新工艺”被国家列为“十二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组织召开过百菌清市场调研报告评审会,与会专家认为公司百菌清项目在工艺技术、设备大型化和自动化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满足环保、安全等相关要求,具备进一步扩产的条件;另外,根据《“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百菌清、2,4-D属于“适度发展类”。同时,公司募投项目均不涉及限制类项目。
前述产品中,发行人涉及2,4-D 原药、百菌清原药、2,4-D制剂、百菌清制剂、草甘膦制剂、草铵膦制剂[1]1等制剂类产品。公司募投项目不涉及前述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实施后,公司未新增前述产品的产能。根据发行人所在地项目主管部门如东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的证明,公司2,4-D 制剂、百菌清制剂、草甘膦制剂、草铵膦制剂等制剂项目不属于落后产能,不属于限制类、淘汰类,现有产能符合产业政策,未被要求开展压降计划。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出具的说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限制类中提及的“百菌清、2,4-D”是指限制新增百菌清原药及2,4-D原药的生产装置及产能;百菌清制剂及2,4-D制剂生产并非原药生产,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限制类项目。
此外,公司承诺,在百菌清、2,4-D、草甘膦、草铵膦被调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指导目录》限制新增产能类项目前,不会新建、新增百菌清、2,4-D、草甘膦、草铵膦项目和产能,也不会新建、新增其他限制类、淘汰类项目和产能。
因此,公司目前受上述政策的影响较小。但若未来我国或境外其他国家或地区扩大农药产品的禁用范围或者增加相关生产、使用限制,则可能会对公司的销售带来不利影响。
2、公司主要农药产品行业产能、整体供给增加进而导致市场价格下降的风险
公司主要农药产品为百菌清原药、2,4-D原药和嘧菌酯原药,其中百菌清和2,4-D属于限制类项目。2021年-2023年,公司百菌清原药、2,4-D原药和嘧菌酯原药的年平均产能利用率、年平均产销率[2]2均超过100%。
2023年,公司上述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放缓,同时报告期内上述产品的行业产能有所增加,因此,2023年、2024年1-6月公司上述主要产品的平均价格同比有所降低,使得2023年、2024年1-6月公司经营业绩同比下降。若未来公司主要农药产品的行业整体产能增加以及需求减少,将导致产品价格存在降低的风险,并会对公司的销售以及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一)发行失败风险
本次发行适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如发行认购不足将导致本次发行失败。
(二)股价波动风险
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不仅取决于公司经营状况,同时也受利率、汇率、通货膨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及投资者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股价波动的原因较为复杂。本次股票发行后拟在创业板上市,该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创业板的投资风险及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三)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田晓宏,目前合计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85.39%。若实际控制人通过其影响力对公司经营决策、人事、财务等方面进行不当控制,将使得公司各组织机构不能有效行使职责,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将对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形成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
(四)盈利预测的风险
公司编制了2024年度盈利预测报告,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对此出具了《盈利预测审核报告》。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396,921.44万元,较上年上升2.61%;净利润为28,451.76万元,较上年下降15.7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为25,447.92万元,较上年下降26.5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898.38万元,较上年下降27.78%。
发行人盈利预测报告是管理层基于谨慎性原则,在最佳估计假设的基础上编制的,但所依据的各种假设具有不确定性,公司2024年度实际经营成果可能与盈利预测存在差异,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谨慎使用。
项目 | 2024.6.30 | 2023.12.31 | 2022.12.31 | 2021.12.31 |
---|---|---|---|---|
资产总计 | 510,141.89 | 477,388.66 | 449,886.68 | 405,672.91 |
负债总计 | 182,207.33 | 160,901.78 | 167,588.95 | 158,594.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 286,082.74 | 275,094.90 | 240,037.28 | 203,610.85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327,934.56 | 316,486.89 | 282,297.73 | 247,078.71 |
项目 | 2024年1-6月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
营业收入 | 195,932.67 | 386,833.15 | 509,907.74 | 357,895.50 |
营业总成本 | 182,239.79 | 349,475.53 | 426,994.58 | 310,482.92 |
利润总额 | 12,217.84 | 38,160.28 | 76,948.23 | 48,244.62 |
净利润 | 11,037.92 | 33,779.04 | 66,155.21 | 43,071.75 |
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0,578.08 | 34,647.51 | 64,912.61 | 39,793.42 |
项目 | 2024年1-6月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7,272.03 | 63,295.10 | 31,103.66 | 9,738.7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3,347.67 | -87,356.18 | -48,077.39 | -45,008.0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2,751.40 | 19,164.84 | 20,555.62 | 28,932.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6,581.63 | -2,331.53 | 9,760.32 | -8,614.70 |
项目 | 2024年1-6月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
流动比率(倍) | 1.36 | 1.33 | 1.49 | 1.32 |
速动比率(倍) | 1.03 | 0.96 | 1.00 | 0.86 |
资产负债率(合并) | 35.72% | 33.70% | 37.25% | 39.09% |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 5.24 | 5.89 | 8.08 | 7.76 |
存货周转率(次) | 6.88 | 5.26 | 5.83 | 5.41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万元) | 27,137.46 | 66,633.33 | 103,524.50 | 68,434.59 |
利息保障倍数(倍) | 5.18 | 7.13 | 13.06 | 13.17 |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元) | -0.43 | 1.56 | 0.77 | 0.24 |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 | -0.16 | -0.06 | 0.24 | -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