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请稍后,加载中....
网上路演日 | 2025年7月11日 |
申购日 | 2025年7月14日 |
网上摇号日 | 2025年7月15日 |
缴款日 | 2025年7月16日 |
联系人 | 李欣唐 |
电话 | 0531-88726689 |
传真 | 0531-88726689 |
联系人 | 许梦燕 |
电话 | 021-20370631 |
传真 | 021-68583116 |
序号 | 项目 | 投资总额 | 募集资金投入金额 |
---|---|---|---|
1 | 山大电力电网故障分析和配电网智能化设备生产项目 | 19,622.25 | 13,500.00 |
2 | 山大电力研发中心项目 | 20,012.39 | 18,000.00 |
3 | 山大电力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生产项目 | 5,644.53 | 4,000.00 |
4 | 山大电力分布式发电源网荷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 5,526.95 | 5,500.00 |
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 9,000.00 | 9,000.00 |
中文名称 | 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称 | Shandong University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
公司境内上市地 | 深圳 |
公司简称 | 山大电力 |
股票代码 | 301609 |
法定代表人 | 张波 |
董事会秘书 | 李欣唐 |
董秘联系方式 | 0531-88726689 |
注册地址 | 山东省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颖秀路山大科技园内 |
注册资本 | 12,216.00万元 |
邮政编码 | 250101 |
联系电话 | 0531-88726689 |
传真号码 | 0531-88726689 |
电子邮箱 | SDDLdb6689@163.com |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是最早进入电网监测行业的企业之一,依托多年积累的技术储备和行业经验,已形成较为成熟和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体系。公司自主研发并掌握了非接触行波采集技术、暂态信号分离的单极点滤波启动技术、高速同步数据采集技术、行波模量提取技术、对时间基准源干扰的抑制技术、基于故障录波的高精度故障测距技术等核心技术,具有持续创新的研发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能力,并能够精准发现行业内客户各环节的需求,运用行业前沿技术快速开发或升级产品。
公司的核心技术及相关产品曾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机构鉴定,其中,配电自动化故障探测及定位终端(DTU)的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目前尚在多场景挂网运行测试阶段。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研发方面的高投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科技企业研究开发体系。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完成或获得国家火炬计划3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47项,获得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6项、山东省优秀软件产品7项、国家级奖项8项、省部级奖项42项、市级奖项11项、南方电网奖项3项,拥有软件著作权101项,先后参与起草5项国家标准和17项行业、团体、企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标准,紧紧把握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方向,积极拥抱电力产业绿色低碳的行业趋势,积累公司研发创新的优势。
2、专业人才优势
电力监测行业涉及电力监测、网络通信、数据采集与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软件开发、系统工程、大数据等多种技术,是数学、结构学、计算机、电学、自动化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应用,专业性较强,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对专业人才的储备与研发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公司自创建之初便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凭借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工作环境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建立了专业的研发技术人才队伍,拥有健全的人才梯队。公司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多数毕业于电力院校或相关专业,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熟悉电力各专业的标准,对行业用户需求理解更专业、透彻,在产品的准确定位和应用推广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公司专业人才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和知识领域分布合理,核心研发队伍稳定。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76人,其中硕士及以上31人,高级工程师8人,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30.77%。公司研发团队在各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行业应用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具有深刻的理解,专业人才优势突出。
3、产品与市场优势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有较为丰富电网智能监测产品线,且主要产品均取得较大市场份额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电网智能监测领域和新能源领域具有领先的产品创新能力,能够提供一流的产品和先进的综合解决方案。公司产品覆盖电力系统各环节,产品种类齐全,2020年以来,新通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检测的产品为56项,多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同时,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的产品线,公司优势进一步凸显,具体体现为:(1)公司自主开发各项产品的软硬件,并为客户提供产品升级、迭代、运维服务,以数据资源作为基础进行产品迭代及拓展,具备快速更新换代的竞争优势;(2)公司近年来不断增强数据的存储、处理和综合分析能力,研发了电力监测业务的大数据应用,通过实时收集和存储数据,形成数据资产共享机制,并建立业务系统诊断决策综合判别模型,为业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达到为客户降本提效的目的。
依靠稳定、可靠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公司在电网智能监测和新能源领域具备了较高的市场地位,取得了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知名度。公司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其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4、服务优势
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要求厂商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第一时间提供技术支持,如出现故障须立刻排除。为提高响应速度,公司以济南总部为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等地设有17个联络处,以推动服务本地化,保证服务响应及时性;公司服务电话24小时畅通,接到客户需求,原则上24小时内或用户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公司通过管理软件对人员服务情况、产品维护情况进行售后管理并建立了回访机制。优质的服务保证了公司产品的稳定可靠运行,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信任。
5、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稳定优秀的管理团队
秉承“真诚、严谨、创新、卓越”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公司在电网智能监测领域、新能源领域居于领先地位,拥有一支专业敬业的中、高层经营管理团队。公司近半数中、高层管理人员自公司成立之初便在公司任职,管理人员稳定性较高。管理团队在电网智能监测领域和新能源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的经验丰富,对行业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稳定优秀的管理团队为公司的经营决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一)技术风险
1、新技术研发及新产品开发的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电网智能监测和新能源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所从事的业务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随着电网建设和改造工作的有序推进,电网企业对各环节产品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公司需要持续创新,尽可能地将前沿技术与公司现有技术和产品有效结合,进行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及时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若公司未来无法增加技术研发投入或科研成果转化缓慢,则可能无法及时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从而导致公司丧失技术和市场优势,影响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2、研发人员流失的风险
在电力行业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下,优秀的研发人员日渐成为行业内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更是保持不断研发创新的重要保障。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为176人,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30.77%。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张及竞争格局的演变,电力行业各细分领域对优秀技术人才的争夺将日趋激烈。如果公司不能针对性地加强对原有关键技术人才的激励和保护力度,或者不能持续引进新人才应对内部研发需要,则面临优秀技术人员流失、技术人才不足的风险,进而对公司技术优势的维持和新产品的持续研发造成不利影响。
3、研发投入较低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142.95万元、3,757.96万元和4,596.27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57%、6.84%和6.98%,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水平,主要系公司融资渠道单一,研发投入论证过程更加严格、谨慎所致。公司结合经营发展所需制定了合理的研发项目规划,但若未来公司研发工作没有按计划实施,或研发投入不足而导致未能及时完成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可能对公司竞争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大客户依赖风险
公司的产品中,电网智能监测设备应用于变电、输电、配电领域,新能源设备应用于用电领域,由于电网企业为我国电网建设投资最主要的力量,公司的客户主要集中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企业及其下属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向国家电网及其主要下属公司合并层面的销售收入及毛利占比情况如下:
年度 | 收入金额 | 收入占比 | 毛利金额 | 毛利占比 |
---|---|---|---|---|
2024年度 | 45,808.53 | 69.61% | 18,633.62 | 63.83% |
2023年度 | 38,331.63 | 69.81% | 15,848.03 | 66.18% |
2022年度 | 35,077.61 | 73.34% | 13,443.98 | 68.16% |
报告期各期,公司向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公司合并层面的销售占比分别为73.34%、69.81%和69.61%,毛利占比分别为68.16%、66.18%和63.83%,占比均超过50%,公司对国家电网存在重大依赖。
报告期各期,在国家电网销售毛利率不变的前提下,国家电网收入的敏感性分析情况如下: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
---|---|---|---|---|
国家电网收入金额 | 45,808.53 | 38,331.63 | 35,077.61 | |
国家电网销售毛利率 | 40.68% | 41.34% | 38.33% | |
利润总额 | 14,393.45 | 11,685.98 | 8,779.80 | |
收入变动5% | 利润总额变动额 | 931.68 | 792.40 | 672.20 |
利润总额变动率 | 6.47% | 6.78% | 7.66% | |
敏感系数 | 1.29 | 1.36 | 1.53 |
注:敏感系数=利润总额变动率/收入变动率
报告期各期,公司利润总额对国家电网收入金额变动的敏感性较高,敏感系数分别为1.53、1.36和1.29。因此,如果未来电力行业发展速度放缓、国家宏观政策变化等导致电力建设投入金额减少、国家电网采购偏好发生变化,或公司产品不再满足国家电网的质量、技术、服务要求,可能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销售区域集中度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在华东地区实现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58.91%、46.45% 和50.27%。公司地处山东省济南市具有属地优势,并可以辐射经济发达、电力投资较多的华东区域,因此华东区域销售收入占比较高。若未来公司在华东以外地区的业务拓展情况不及预期,可能受到现有优势地区发展空间限制,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无法参与招投标活动的风险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企业均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体系,对供应商在招投标、签约履约、产品运行等方面进行管理考核,形成了严格细致的供应商日常管理评分细则。如果供应商在投标或履约过程中出现较多不良行为被扣分,可能存在被暂停投标资格的风险,严重的甚至会被永久停止投标资格。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获取业务的收入金额占比相对较高,如果公司在未来的业务开展过程中,因经营管理不善、人员疏忽等原因导致出现前述相关规定中的不良行为或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可能导致被主要客户暂停投标资格或阶段性限制投标,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毛利率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1.24%、43.62%和44.36%,各期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动。
公司的产品涉及电网智能监测领域和新能源领域,毛利率波动受到销售单价和单位成本的影响。在销售端,公司以电网企业招投标作为获取订单的主要方式,电网企业规模大,在交易价格形成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若受到行业市场竞争、客户预算规模等影响,可能导致公司整体利润率产生波动;在成本端,原材料市场竞争相对充分、采购价格整体稳定,但若通货膨胀、供需失衡等因素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且公司无法通过销售及时并完全消化,则公司存在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5、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所对应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以及销售产品中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增值税部分享受即征即退政策。
报告期各期,公司享受上述税收优惠减免的金额分别为2,477.24万元、3,262.97万元和3,257.42万元,分别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8.22%、27.93%和22.63%。如果国家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公司不再符合相关的认定或鼓励条件,则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
6、新能源市场竞争的风险
公司从电力监测行业延伸布局至新能源领域,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储能两类。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领域的收入情况如下: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
新能源充电桩 | 7,251.42 | 6,127.38 | 5,816.55 |
其中:充电桩整机及附件收入 | 6,711.79 | 6,048.20 | 5,636.55 |
维修服务 | 539.63 | 79.18 | 180.00 |
储能 | 653.43 | 470.43 | 1,598.23 |
其中:电化学储能产品 | 233.87 | 145.66 | 509.73 |
微电网系统 | 419.56 | 324.76 | 1,088.50 |
新能源领域收入合计 | 7,904.85 | 6,597.81 | 7,414.78 |
报告期各期,公司新能源领域分别实现收入为7,414.78万元、6,597.81万元和7,904.8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在12%左右,相比公司电网智能监测领域业务规模较小。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性下,新能源领域释放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市场上涌现出一批新的参与者,加剧了行业的竞争。若未来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不能在研发设计、产品迭代等方面继续保持优势,将对公司新能源领域延伸产生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存货余额较大的风险
公司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组成。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0,305.42万元、21,810.13万元和23,793.51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2.77%、29.83%和25.88%,其中发出商品占存货的比重在50%以上,公司的存货(尤其是发出商品)余额较大。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公司存货余额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如果未能及时实现销售,一方面占用公司较多的营运资金,降低公司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公司也存在存货余额较大而导致存货跌价的风险。
2、应收账款无法回收的风险
报告期内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8,441.54万元、16,054.45万元和19,098.90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9.76%、21.96%和20.78%。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较高。
公司应收账款对象主要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其下属公司等大型央企、国企,具有较高行业地位和知名度,商业信用良好。公司已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应收账款计提了充分的坏账准备,但如果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或者客户自身发生重大经营困难,导致回款情况较公司预期发生重大差异,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或发生坏账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资金周转和正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3、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孰低计算)分别为19.12%、22.19%和22.09%。
本次发行后,公司净资产规模将得到提升,但由于募投项目具有一定的实施周期,同时,随着施工进程的推进,固定资产及对应的折旧将会增加,在项目运营投产并盈利前,难以对净利润产生贡献。因此,公司短期内存在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二、与行业相关的风险
(一)宏观经济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电网智能监测领域和新能源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公司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为电力能源行业。
电力能源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行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受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和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较大。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性调整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这些宏观经济因素将影响全国电力需求及投资规模,从而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产业政策风险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需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国家相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引导和支持电力能源行业投资建设、电力需求侧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为电力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国家能源局为例,其2023年以来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致力于推进电力能源行业加速转型。
目前国家持续增加电力能源行业投入,相关利好政策为公司盈利带来良好预期,但如果相关产业政策在未来出现重大变化,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新政策的出台可能会对行业提出更高的生产经营管理要求,对公司的经营环境和市场需求亦将产生影响。
(三)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国家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以及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风力、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比重的快速增长,电力能源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发展前景的不断向好,持续吸引着新企业的进入;另一方面,行业内现有企业的投入不断加大,行业内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报告期内,我国电网投资金额、国家电网物资类中标公司家数及增长率情况如下: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
---|---|---|---|---|---|
金额/家数 | 增长率 | 金额/家数 | 增长率 | 金额/家数 | |
电网投资(亿元) | 6,083.00 | 15.32% | 5,275.00 | 5.25% | 5,012.00 |
国家电网物资类中标公司数(家) | 7,725.00 | 7.47% | 7,188.00 | 3.41% | 6,951.00 |
注1:电网投资数据来源于中电联、国家能源局;
注2:国家电网物资类中标公司数据来源于电老虎工业互联网;
注3:增长率系报告期各期数据同比增长率。
报告期内,伴随电网投资总额持续增长,行业参与者增加,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以国家电网物资类招标的中标公司家数为例,报告期三年,其中标公司家数保持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按终端客户和非终端客户区分的情况如下: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
---|---|---|---|---|---|---|
金额 | 占比 | 金额 | 占比 | 金额 | 占比 | |
终端客户 | 48,475.92 | 73.66% | 38,108.15 | 69.40% | 36,546.78 | 76.41% |
非终端客户 | 17,334.52 | 26.34% | 16,800.30 | 30.60% | 11,281.36 | 23.59% |
合计 | 65,810.43 | 100.00% | 54,908.45 | 100.00% | 47,828.13 | 100.00% |
报告期内,公司非终端客户的收入分别为23.59%、30.60%和26.34%,非终端客户的收入金额持续增加,一方面系公司业务规模扩张所致,另一方面系行业参与者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与终端客户的直接交易比例所致。
综上,行业参与者的增加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下滑,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三、其他风险
1、募投项目不能顺利实施的风险
募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预期效益均为理论层面的论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建设、产品研发、市场开发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如果不能按计划顺利完成,则会直接影响项目投资回报及公司预期收益;且不排除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波动、行业政策、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等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使得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效果与前期预测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公司面临募投项目实际效益不能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期收益的风险。
2、公司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本次发行成功并募足资金后,公司资产规模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业务、机构、人员将进一步扩张;与此同时,公司生产和管理将更加复杂,对公司资源整合、生产加工、技术研发、采购销售、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了公司管理和运营的难度。若公司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大的需要,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不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及时作出调整和完善,公司可能面临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项目 | 2024年12月31日 | 2023年12月31日 | 2022年12月31日 |
---|---|---|---|
资产总计 | 1,127,009,211.03 | 943,157,410.24 | 786,139,208.16 |
负债总计 | 511,334,192.86 | 454,117,738.28 | 369,363,379.8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 615,675,018.17 | 489,039,671.96 | 416,775,828.34 |
股东权益合计 | 615,675,018.17 | 489,039,671.96 | 416,775,828.34 |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
营业收入 | 658,104,341.19 | 549,084,487.04 | 478,281,344.00 |
营业成本 | 370,963,507.47 | 314,268,067.21 | 286,188,639.60 |
利润总额 | 143,934,481.91 | 116,859,847.42 | 87,798,002.36 |
净利润 | 126,635,346.21 | 102,803,843.62 | 76,986,806.84 |
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26,635,346.21 | 102,803,843.62 | 76,986,806.84 |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51,701,296.72 | 180,359,096.04 | 26,892,321.1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6,878,481.18 | -32,710,340.61 | -38,313,419.5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746,270.01 | -35,899,421.80 | -49,773,852.4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减少)额 | 121,076,545.53 | 111,749,333.63 | -61,194,950.79 |
项目 | 2024年度/2024年12月31日 | 2023年度/2023年12月31日 | 2022年度/2022年12月31日 |
---|---|---|---|
流动比率 | 1.80 | 1.61 | 1.68 |
速动比率 | 1.33 | 1.13 | 1.13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 45.37% | 48.15% | 46.98% |
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 | 45.37% | 48.15% | 46.98% |
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及海域使用权后)占净资产比例 | 0.12% | 0.10% | 0.08%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3.26 | 2.77 | 2.49 |
存货周转率 | 1.57 | 1.44 | 1.42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万元) | 15,636.59 | 12,271.35 | 9,217.64 |
利息保障倍数 | 2,657.69 | 4,151.52 | 1,398.53 |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元/股) | 1.24 | 1.48 | 0.22 |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股) | 0.99 | 0.91 | -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