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请稍后,加载中....
网上路演日 | 2025年7月31日 |
申购日 | 2025年8月1日 |
摇号日 | 2025年8月4日 |
缴款日 | 2025年8月5日 |
联系人 | 杨鸿海 |
电话 | 020-85257102 |
传真 | 020-85257103 |
联系人 | 杨爽、汤玮 |
电话 | 0755-82943666 |
传真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投资总额 | 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金额 |
---|---|---|---|
1 | 创新技术研究院总部建设项目 | 38,691.72 | 38,691.72 |
2 | 检测及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 | 9,433.58 | 9,433.58 |
合计 | 48,125.30 | 48,125.30 |
公司名称 |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称 | Guangdo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Group Co., Ltd. |
公司境内上市板块 | 创业板 |
公司简称 | 广东建科 |
股票代码 | 301632 |
注册资本 | 31,390万元 |
法定代表人 | 陈少祥 |
成立日期 | 全民所有制企业成立于2013年12月25日,于2014年12月16日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
住所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路121号大院 |
邮编 | 510500 |
联系电话 | 020-85257102 |
传真 | 020-85257103 |
网址 | www.gdjky.com |
电子信箱 | tzb@gdjky.com |
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的部门 | 投资及证券事务部 |
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负责人 | 杨鸿海 |
董事会办公室联系电话 | 020-85257102 |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具体体现如下:
一、科技优势
通过长期有效的积累及持续不断的创新,公司形成了行业领先的科技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先后主编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117项(包括国标19项、行标16项、省标82项),参编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166项(包括国标75项、行标46项、省标45项),既促进了行业的进步发展,也形成了公司在检验检测行业的竞争优势。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获得专利556项,软著415项,国家、省部级科技奖89项,厅局级科技奖295项。其中部分成果已是公司在检验检测行业领先的技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绿色低碳、建筑业数字化等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成果也为公司产业链的持续拓展提供了基础。
公司共创建了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生活垃圾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绿色建筑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州)、国家装配式建筑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二十余个科技平台,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单位、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单位、广东省建设科技与标准化协会会长单位、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和鉴定协会会长单位、广东省建设工程绿色与装配式发展协会会长单位、广东省BIM技术联盟理事长单位,形成了公司突出的科技资源,打造了公司的科技品牌。此外,公司还依托不断加强的科技人才队伍和不断加大的科技投入,持续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公司的科技优势将不断提升。
通过上述科技创新和协会、学会、技术联盟等平台,公司一方面引领和带动行业的科技水平进步和标准体系建设,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持续保持公司稳居行业的技术高地;另一方面引导行政主管单位通过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进一步规范行业的管理,保障工程检验检测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资质优势
公司是全国工程检验检测和绿色建材认证资质、能力领先的机构之一,也是华南地区首家获得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资质的认证机构,拥有华南唯一的国家绿色建筑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州)、国家装配式建筑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公司已取得包括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等业务资质,业务资质齐全。2025年1月,公司下属的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总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总站有限公司”)成功取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住建部令第57号)政策实施后的广东省首张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综合资质证书(编号:粤建检综字第20250001号),覆盖建筑材料及构配件、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钢结构、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市政工程材料、道路工程、桥梁与地下工程9个专项资质的参数。
公司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检测标准超过4,100本、检测参数31,869个;拥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综合甲级和桥梁隧道工程专项检测资质、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工程检测全部五大类别甲级资质;获得9类绿色产品认证(认证活动一)资质、五大类48个产品(目前共六大类51个产品)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认证活动二)资质。
公司在各领域、各专业拥有齐备的资质和领先的能力,为公司整体承接各类大型重点工程的综合技术服务业务提供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三、人才优势
人才是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一资源,在检验检测这一高新技术服务行业中,人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公司现有员工1,797人,拥有一支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博士后、注册工程师在内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优势明显。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正高级工程师69人,中高级职称人员867人(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48.25%),各类注册资格人员303人,博士博士后37人,本硕学历合计1,48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4.92%)。
公司的人才队伍保持年轻化、专业化、多样化的特点,为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四、仪器设备设施优势
公司拥有全国第一个和目前全国最大的两个民用建筑风洞实验室,以及国内一流的建设工程材料智能化检验示范实验室、人居环境实验室、建筑消防实验室、安全生产实验室、生态环保实验室等;现有检测仪器设备约9,000多台(套),包括国际领先亚毫米级三维智能路面检测系统、以及自主研发的特大型多功能幕墙检测箱体、国内工程建设领域首台5G智能检测车、智能检测机器人、步履式自移位自提升大吨位高应变检测平台、桥梁5G智能检测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和硬核设备。
这些技术先进的实验室和数量众多、自主研发的仪器设备,使公司始终在检验检测行业中保持着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五、工程实践经验优势
近年来,公司承接了港珠澳大桥、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塔、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深圳证券交易所营运中心、深圳平安金融大厦等大型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工作,为社会各界提供科学、公正的检测数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六、品牌优势
公司秉持“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理念,形成“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中谋求更快发展”的良性循环,在行业内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公司凭借自身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技术服务能力,协助各地行政主管单位处理大量应急抢险、工程纠纷、事故处理等疑难问题,取得社会效益显著,彰显公司的国企责任担当;先后获得“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全国绿色建筑先锋奖”、“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等荣誉。
公司还通过建设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分中心、广东省生活垃圾分类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服务中心等平台,发挥科技引领和窗口示范的效应,扩大了建科品牌的影响力。
公司通过60多年的沉淀,培育了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了众多科技创新和协会、学会、技术联盟等高端平台,拥有了检验检测、监测、鉴定、认证、咨询等涵盖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多领域、多专业的强大的工程技术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公司在行业内积极推动“大型工程检验检测综合服务”模式的应用,一方面为大客户的重大工程提供“一站式”服务和更多的增值服务,更加有效地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工期进度;另一方面更好地发挥公司在科技创新、资质、人才资源、硬核设备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提升经营工作效率,树立品牌标杆。这一模式已经在广州城市快捷路二期(东沙—石岗隧道)第三方检测监测及临近地铁隧道自动监测项目、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二号线工程质量检测服务项目1标、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二期工程第三方检测项目等项目中取得重大成果。
一、经营业绩下滑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7,227.97万元、115,447.37万元和119,739.3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9,199.25万元、9,139.79万元和10,368.35万元,发行人经营规模持续增长,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在2023年略有下滑,主要原因系2023年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增幅较大和毛利率略有下滑。若未来发行人的客户因企业财务状况或地方财政状况恶化出现支付困难、拖延付款等现象,可能导致发行人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上升;若未来发行人所处市场规模下降、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发行人业务单价下降进而导致毛利率下降,若发行人不能有效控制人力成本,亦可能导致发行人毛利率下降。前述发行人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上升和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可能导致发行人净利润存在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二、公司收入区域分布集中和市场开拓风险
公司目前业务主要集中在广东地区。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广东地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03,518.35万元、111,664.55万元和115,800.5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68%、97.45%和97.53%。随着广东省内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区域集中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报告期内,公司广东省外业务收入占比较小,公司存在未来广东省外市场拓展效果不佳进而导致广东省外业务收入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风险。
如果公司不能有效拓展广东省外市场,巩固并提高来自广东省内和省外的业务量,将会对公司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三、市场竞争风险
建设工程检验检测服务行业面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目前的行业竞争格局为:少数资质等级高、人员规模大、业绩记录良好、行业经验丰富的大型检验检测企业占据领先地位。在广东省内的工程技术服务领域,公司在同行业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但随着国家、地方行业管理调整,省外同行业企业不断进入广东市场,公司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如果公司在战略规划、经营管理、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人才储备等方面不能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公司将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及市场份额,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四、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公司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34%、5.16%和5.42%。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后,净资产将大幅增加,而由于募投项目从开始实施至产生预期效益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存在短期内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将会出现一定幅度下降的风险。
五、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发生坏账的风险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受政策收紧影响发展明显放缓,大型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紧张,导致大部分房地产项目检验检测费用的结算和支付显著滞后,公司根据前述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大力度承接政府、事业单位投资的项目,该类项目大多纳入财政预算支出,或者要经过严格的结算和支付流程,从报告交付到结算、财审和支付的时间跨度大。同时,公司近年来大力推广以“内部各专业部门协同整体经营”的方式承接大型重点工程的综合检验检测项目,此类大型综合检验检测项目的建设规模大、周期长,结算和支付的时间跨度更大。
受前述因素影响,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合计账面价值分别为48,419.57万元、65,032.22万元和77,007.83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9.43%、25.02%和27.63%。公司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比例分别为36.66%、43.41%和47.53%,近三年应收账款账龄在报告期内逐期拉长;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19次、1.55次和
1.23次,在报告期内逐期下降。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客户资金充裕程度的变化,公司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金额可能会继续扩大,应收账款账龄可能会持续拉长,应收账款周转率可能会持续下降。如果出现客户支付困难、拖延付款等现象,公司将面临流动资金紧张和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进而引发坏账准备上升、需对部分客户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风险,将对公司经营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或重大不利影响。
资产 | 2024-12-31 | 2023-12-31 | 2022-12-31 |
---|---|---|---|
流动资产合计 | 1,652,254,503.04 | 1,521,306,547.32 | 1,482,553,148.40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1,134,477,391.76 | 1,077,570,938.49 | 1,009,211,928.32 |
资产总计 | 2,786,731,894.80 | 2,598,877,485.81 | 2,491,765,076.72 |
流动负债合计 | 704,169,338.34 | 618,879,782.73 | 525,792,314.59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39,451,078.52 | 31,625,203.66 | 37,258,455.28 |
负债合计 | 743,620,416.86 | 650,504,986.39 | 563,050,769.8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 2,019,926,619.72 | 1,923,530,898.06 | 1,904,018,245.11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2,043,111,477.94 | 1,948,372,499.42 | 1,928,714,306.85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 2,786,731,894.80 | 2,598,877,485.81 | 2,491,765,076.72 |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
营业总收入 | 1,197,393,677.02 | 1,154,473,697.91 | 1,072,279,746.22 |
营业总成本 | 988,647,549.56 | 973,815,388.48 | 917,618,261.73 |
营业利润 | 114,953,197.80 | 106,829,232.89 | 114,640,894.24 |
利润总额 | 114,349,260.13 | 106,370,288.98 | 112,722,027.88 |
净利润 | 105,474,166.47 | 98,152,668.72 | 101,711,274.33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 -10,735,187.95 | -16,914,476.15 | 11,419,417.91 |
综合收益总额 | 94,738,978.52 | 81,238,192.57 | 113,130,692.24 |
基本每股收益 | 0.34 | 0.32 | 0.33 |
稀释每股收益 | 0.34 | 0.32 | 0.33 |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3,732,814.81 | 40,350,586.95 | -19,449,555.0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92,242,645.78 | -5,075,243.97 | -40,087,059.6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200,218.44 | -114,328,271.55 | -73,156,556.66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 1,551.63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26,291,502.22 | -79,052,928.57 | -132,693,171.4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677,918,453.28 | 651,626,951.06 | 730,679,879.63 |
财务指标 | 2024-12-31/2024年度 | 2023-12-31/2023年度 | 2022-12-31/2022年度 |
---|---|---|---|
流动比率(倍) | 2.35 | 2.46 | 2.82 |
速动比率(倍) | 2.30 | 2.40 | 2.73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 25.00% | 23.52% | 22.52% |
归属于发行人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股) | 6.43 | 6.13 | 6.07 |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 1.23 | 1.55 | 2.19 |
存货周转率(次) | 16.29 | 13.71 | 9.99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万元) | 19,459.70 | 18,928.59 | 19,584.21 |
利息保障倍数(倍) | - | - | - |
归属于发行人股东的净利润(万元) | 10,713.09 | 9,920.71 | 10,251.52 |
归属于发行人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万元) | 10,368.35 | 9,139.79 | 9,199.2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6.85% | 6.48% | 8.44% |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元/股) | 0.39 | 0.13 | -0.06 |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股) | 0.08 | -0.25 | -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