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请稍后,加载中....
网上路演日 | 2025年8月25日 |
申购日 | 2025年8月26日 |
缴款日 | 2025年8月26日 |
联系人 | 江翔 |
电话 | 0519-88776134 |
传真 | 0519-88776134 |
联系人 | 资本市场部 |
电话 | 010-63210752 |
传真 | 010-68573837 |
序号 | 项目 | 项目总投资(万元) | 拟使用募集资金(万元) |
---|---|---|---|
1 | 三协绿色节能智控电机扩产项目 | 11,916.60 | 11,537.12 |
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 3,162.88 | 3,162.88 |
3 | 补充流动资金 | 1,200.00 | 1,200.00 |
合计 | 16,279.48 | 15,900.00 |
公司全称 | 常州三协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全称 | CHANGZHOU 3X MOTION TECHNOLOGIES CO.,LTD. |
证券代码 | 920100 |
证券简称 | 三协电机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91320405743730274F |
注册资本 | 5,310.93万元 |
法定代表人 | 盛祎 |
成立日期 | 2002年11月7日 |
办公地址 | 江苏省常州市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22号 |
注册地址 | 江苏省常州市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22号 |
邮政编码 | 213000 |
电话号码 | 0519-88776134 |
传真号码 | 0519-88776134 |
电子信箱 | jiangxiang@3xmotion.net |
公司网址 | http://3xmotion.cn/ |
负责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的部门 | 董事会办公室 |
董事会秘书或者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 | 江翔 |
投资者联系电话 | 0519-88776134 |
经营范围 | 电机、电器配件、电机驱动器、电子元器件及产品、机械配件制造、加工、销售;技术咨询和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禁止或限定企业经营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主营业务 | 控制类电机的研发、制造、销售 |
主要产品与服务项目 | 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和无刷电机及与其配套的产品 |
(一)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各类电机及其组件的研究和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并积极将前沿技术运用于技术与产品开发中,持续研发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保持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快速的产品技术迭代能力。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公司建立了一个经验丰富、水平过硬的高素质研发技术团队。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技术人员共5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5.80%。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1,064.33万元、1,253.67万元及1,501.83万元,通过技术人员持续不断的研发创新和研发投入,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取得5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外观专利1项。
公司通过专利积累,不断形成核心技术。公司拥有的主要核心技术包括“拼块定子结构设计技术”、“转子结构设计技术”、“步进电机自动组装装备技术”、“定子转子磁路优化设计技术”、“太阳能电机设计技术”、“端盖两面加工一次性装夹组件技术”、“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装配技术”、“光伏大扭矩减速回转机构电机设计技术”、“丝杆电机轴校直装备技术”。这些技术着重提升电机性能及质量,被广泛运用于公司的主营业务产品中。上述核心技术均来源于公司的自主研发和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此外,公司还拥有先进的产品测试能力和可靠性实验中心,为产品设计验证做扎实的铺垫。
凭借优秀的研发及生产实力,公司于2022年被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评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于2023年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被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被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协会评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被常州经开区经济发展局评为常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部分微特电机产品一定程度上实现进口替代和国际竞争。公司自主研发的微特电机具有多种机座型号和电机极数,在转速、力矩、功率密度、防护等级等核心技术指标已达到日本美蓓亚、日本松下电机等国际龙头企业水平。公司自主开发研制出应用于智能一体无缝内衣机的142系列伺服电机产品,经客户从性能、尺寸及匹配性方面进行测试,可以满足客户驱动器产品适配需求,该产品质量、稳定性等要求达到进口品牌伺服电机的水平。发行人部分电机出口美国,与相关竞品开展竞争,如应用于呼吸机的33、44型无刷电机,应用于制氧机的G5无刷电机,应用于汽车尾气泵的WU2、WDL电机等。随着公司科研能力的持续增强,依靠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更贴近市场需求的优势,公司将逐步打开这一市场,持续实现进口替代和国际竞争。
(二)客户资源优势
微特电机下游客户对微特电机及组件产品的质量、品牌和生产能力有着高标准的要求,同时微特电机制造企业也需要参与到客户的产品研发过程,且微特电机制造企业与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常需要经历较长的合作周期,因此优质客户资源需要长期的积累,一般率先进入的企业会拥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经过行业内多年的积累,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安防、纺织、光伏、半导体、3C、汽车、机器人、医疗、智能物流等行业。目前公司已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大豪科技、睿能科技、日发纺机、慈星股份、浙江可胜、中信博、雷赛智能、威孚高科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客户开展稳定合作,拥有稳定的优质客户群。
(三)生产优势
公司通过持续开发新工艺、引进新设备,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在进一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不断提升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增强公司现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引进全自动绕线机,自动焊接机、自动绗磨机等自动化加工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公司亦引进了高精密数控外圆磨床、超精密数控多轴多工位立式自动珩磨机等一系列高精度设备,其加工精度可达±0.005mm,以提升产品精度。凭借出色的生产能力,公司进一步提高了客户的黏性,也拓展了公司产品的用户群体,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四)管理优势
公司坚持制度创新,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逐步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在生产、物流和财务管理方面,公司应用ERP软件,将信息技术导入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过程,通过合理计划与有效控制,对市场管理、生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有效整合,优化企业资源整体配置,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在行政办公方面,公司建立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提高了运营效率。上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引入,使公司各业务流程实现有机集成,部门之间的数据充分共享和统一,使经营者及时获取经营信息,提高了经营管理人员决策的速度和效率。
(五)区域优势
公司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是我国微特电机产业聚集地区之一,拥有大量微特电机制造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及江苏雷利、华阳智能等微特电机上市公司,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品链,具备较强的产业基础和产品配套能力,在全国微特电机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多年发展,常州微特电机行业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积累了大量不同层次的人才,为行业的发展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此外,常州地处经济发达、高校及科研机构聚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明显的研发区位优势。
(一)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长期以来注重对电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革新,以迅速响应客户多样化的工艺需求,已积累了丰富的电磁、机械仿真技术与工艺自动化经验,逐步打造完善的工艺数据库,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差异化。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国内其他厂商也在加大研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随着政策引导下新的竞争对手的进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若公司不能持续保持技术研发、产品创新能力、售后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将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引发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二)业绩大幅波动或下滑风险
报告期各期,发行人营业收入分别为28,714.76万元、36,195.94万元及42,006.27万元,2022-2024年度呈持续增长趋势。尽管公司所处的电机制造业市场空间广阔且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公司产品功能较为全面、在手订单金额较高,但受行业政策变动、下游市场需求变动、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仍可能面临业绩波动或下滑的风险。
(三)毛利率下降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24%、29.28%及29.12%。公司销售收入主要受原材料价格、市场竞争程度、宏观经济形势、客户需求、销售产品结构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为80%左右,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受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供需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较大。若未来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无法将原材料上涨的压力转嫁给下游,公司将面临采购成本上升、毛利率下滑从而导致经营业绩受损的风险。
(四)应收款项回收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0,222.17万元、12,635.25万元及12,403.3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5.60%、34.91%及29.53%,随着公司销售规模扩大,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可能继续增加,虽然公司大中型客户的客户回款和信用情况良好,但若客户未来的资信状况、经营情况出现恶化或与公司合作出现不利变化,可能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按合同规定及时收回,将可能给公司带来坏账风险。
(五)技术更新迭代风险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持续迭代,微特电机行业逐步向高转速、无刷化、智能化、高效节能化等发展,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研发、升级现有产品,随着国内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若公司不能根据行业发展及下游客户需求持续进行技术升级与迭代,或产品开发速度不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则公司将面临技术落后导致核心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六)财务内控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会计差错更正、票据使用不规范、个人卡等情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经规范完毕,且相关内控制度完善并得到有效执行。但若在未来经营过程中财务内控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可能会导致公司利益受损或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风险,进而损害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
(七)与雷赛智能业务合作稳定性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公司对雷赛智能及其子公司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311.76万元、5,088.88万元及6,653.55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02%、14.06%及15.84%,雷赛智能系上市公司,专业从事智能装备运动控制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主要产品为伺服系统、步进系统、控制技术类产品三大类。未来若雷赛智能的经营策略发生较大变化,或公司与雷赛智能的合作关系被其他供应商替代,或由于公司自身原因导致公司无法与雷赛智能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将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项目 | 2024年12月31日 | 2023年12月31日 | 2022年12月31日 |
---|---|---|---|
资产总计 | 475,309,430.05 | 391,994,281.24 | 269,084,308.96 |
负债合计 | 191,296,732.03 | 165,739,835.90 | 97,674,453.0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 281,744,174.86 | 224,053,703.54 | 170,987,270.85 |
股东权益合计 | 284,012,698.02 | 226,254,445.34 | 171,409,855.95 |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
营业收入 | 420,062,741.47 | 361,959,353.18 | 287,147,557.76 |
营业成本 | 302,462,667.69 | 258,923,662.94 | 223,094,702.56 |
营业利润 | 64,768,066.25 | 55,294,062.68 | 29,208,218.06 |
利润总额 | 64,415,560.79 | 55,862,902.33 | 30,106,828.64 |
净利润 | 56,368,108.14 | 48,712,493.94 | 27,044,427.3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56,335,019.43 | 48,640,847.04 | 26,976,267.92 |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1,136,234.95 | 34,041,904.53 | 21,738,423.0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1,273,671.65 | -29,295,382.82 | -47,741,084.6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1,735,026.75 | 14,044,904.06 | 22,442,078.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8,371,913.06 | 18,539,177.79 | -3,560,583.63 |
项目 | 2024年12月31日/2024年度 | 2023年12月31日/2023年度 | 2022年12月31日/2022年度 |
---|---|---|---|
资产总计(元) | 475,309,430.05 | 391,994,281.24 | 269,084,308.96 |
股东权益合计(元) | 284,012,698.02 | 226,254,445.34 | 171,409,855.9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股东权益(元) | 281,744,174.86 | 224,053,703.54 | 170,987,270.85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 38.01 | 41.45 | 35.53 |
营业收入(元) | 420,062,741.47 | 361,959,353.18 | 287,147,557.76 |
毛利率(%) | 28.00 | 28.47 | 22.31 |
净利润(元) | 56,368,108.14 | 48,712,493.94 | 27,044,427.3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元) | 56,335,019.43 | 48,640,847.04 | 26,976,267.9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元) | 52,928,963.11 | 48,267,584.45 | 25,164,958.7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22.28 | 24.08 | 19.0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资产收益率(%) | 20.93 | 23.90 | 17.78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1.06 | 1.34 | 0.85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1.06 | 1.34 | 0.8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61,136,234.95 | 34,041,904.53 | 21,738,423.0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3.58 | 3.46 | 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