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请稍后,加载中....
网上路演日 | 2025年9月18日 |
申购日 | 2025年9月19日 |
网上摇号日 | 2025年9月22日 |
缴款日 | 2025年9月23日 |
联系人 | 周雪峰 |
电话 | 021-31029123 |
传真 | 021-64821570 |
联系人 | 丘永强 曾弘霖 |
电话 | 021-68826021 |
传真 | 021-68826800 |
序号 | 项目 | 投资总额 | 募集资金投入总额 |
---|---|---|---|
1 | 大数据中心及元器件交易平台升级项目 | 2.91 | 2.91 |
2 | 电子产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 1.34 | 1.34 |
3 | 智能共享仓储建设项目 | 0.96 | 0.96 |
中文名称 | 云汉芯城(上海)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称 | ICkey (Shanghai)Internet and Technology Co.,Ltd. |
公司境内上市地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公司简称 | 云汉芯城 |
股票代码 | 301563 |
法定代表人 | 曾烨 |
董事会秘书 | 周雪峰 |
董秘联系方式 | 021-31029123 |
注册地址 |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松江高科技园莘砖公路258号32幢1101室 |
注册资本 | 4,883.7074万元 |
邮政编码 | 201612 |
联系电话 | 021-31029123 |
传真号码 | 021-64821570 |
电子邮箱 | ad@ickey.cn |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一、大数据资源与数据应用能力优势
自2011年线上商城上线至今,公司沉淀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已经从积累的数据资源中提炼出标准化的4,448.90万SPU产品数据、9,302.31万条参数替代关系数据、78.22万条国产替代关系数据、107.79万型号的进口报关分类数据、46.54万型号的元器件质检信息数据,并形成了元器件产品信息数据库、替代关系数据库、元器件生产数据库、元器件商品信息数据库、网站交互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以及元器件进口、物流、仓储、质检信息数据库。公司不断探索数据与业务场景的结合,将大数据应用于BOM智能选型、替代产品推荐、国产器件替代推荐、产品进口报关、元器件质检、客户授信、备货计划、客户回访、DFM三维仿真模拟、SMT贴片等多个业务场景,提高各业务环节的运营效率,保障物料的持续高效供给,并实现业务范围的拓展,对PCBA业务等提供大数据支持,有效提高SMT产线的生产程序编制效率,为客户缩短试产周期,提高研发试产效率。
二、领先的业务中台信息化系统建设
为快速响应业务需求、提高系统迭代效率,公司自建了专业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涵盖销售、采购、报关、仓储、物流、PCBA等在内的全业务流程信息化系统,已打造业内领先的业务中台信息化系统,公司内部及合作伙伴能够实时高效共享业务信息,充分提高运营效率,支撑公司业务快速发展。
三、强大的互联网服务能力
通过自身积累的海量电子元器件大数据库,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公司不断迭代优化面向用户的互联网服务能力,搜索引擎可支持每天上百万级的搜索量,并能够实现快速、精准匹配。报告期内,公司搜索匹配率维持在90%左右,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对电子元器件搜索和采购需求。为了更好提升客户一站式采购体验,公司陆续开发了一系列高效服务工具,以HiBOM为例,该工具为BOM智能选型SaaS软件,具有智能化程度高、识别准确度高、匹配完成度高、匹配速度快的优势,用户仅需将BOM表(物料清单)上传,即可实现对BOM表物料的快速、准确选型和最优货源匹配,极大提升了使用体验。
HiBOM选型工具基于BOM知识库,利用自然语言解析处理技术与专家规则相结合的方式,突破格式限制,能够实现对不同形式BOM表的高效解析,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与此同时,在系统架构上采用Kubernetes容器化的部署方式,具有高可用与弹性伸缩能力特征,实现BOM文件单行解析效率时间不超过300ms,以100行BOM文件计算,平均解析与匹配时间约为45秒。此外,结合公司积累的元器件替代关系数据库,该系统还可为客户提供缺货物料的替代推荐。2019年8月上线以来,HiBOM选型工具上传的BOM单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上线初期的月均4,000个增长至2022年近3.4万个(峰值),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司面向用户的互联网服务能力。
四、供应商资源优势
上游供应商的实力及其与公司合作关系的稳定性是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与上游供应商保持长期良好合作的业务模式,深化与优质供应商开展数据合作,并不断探索优选供应商模式、云仓模式等多种合作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供应商资源,目前,与公司合作的供应商数量突破4,200家,进行数据合作的供应商数量超2,500家,每日可售元器件SKU达到2,799.24万。供应产品品质可靠、种类丰富,涵盖了移动通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物联网、智能设备、工业控制等众多下游应用领域。
五、品牌与客户优势
公司在较好应用大数据资源与数据应用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基于领先的业务中台信息化系统建设和较为强大的互联网服务能力,在面对下游海量中小批量订单和中小客户需求时,保持优质、稳定的服务质量,并持续获得下游客户的认可与支持。自云汉芯城线上商城上线以来,公司注册用户数超过69.65万,累计下单企业客户超过15.89万家,客户涉及工业智能物联、汽车电子、轨道交通、消费电子、电力能源、医疗设备、安防家居等多个行业,客户覆盖范围较广。伴随公司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客户购买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渠道,在客户群体中积累了良好口碑,报告期各期,公司电子元器件B2B业务存量客户采购金额占比均超85%。
公司在电子元器件产业链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形成了较好的品牌效应。2019年,公司荣获上海报业集团、界面财联社评选的“2018年度中国好公司奖”。2020年,公司荣获全球电子技术领域知名媒体集团ASPENCORE评选的“年度卓越电子产业互联网企业”,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电子元器件领域的主要以线上商城开展业务的创新型企业,公司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品牌效应。
六、技术与人才优势
公司在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领域具有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255项。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等团队合作,在SCI期刊《IET Electronics Letters》发表了论文《Learning representation of heterogeneous temporal graphs for recommendation》,在核心期刊《高技术通讯》发表了论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客户复购预测方法》,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微型电脑应用》发表了论文《基于有限状态机的Invoice收票自动化系统》。
公司重视技术积累与创新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目前公司具备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管理团队方面,团队均是电子元器件产业服务领域资深专家,深耕电子元器件产业多年,对行业具有较深理解;在行业快速发展、变化的今天,为公司做出正确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研发团队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技术人员75名,占公司总人数的8.67%,研发人员均具备较为深厚的研发项目开展经验,相关技术人员更同时掌握了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知识,属于宝贵的复合型人才,团队技术实力过硬为公司保持技术优势、大数据优势提供了重要支撑,并保证了公司以新兴技术为电子产业持续赋能。
一、行业周期性变化与收入规模波动风险
公司所在的电子元器件流通行业属于全球化产业,是实现电子元器件在市场间有效配置的核心领域,与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强相关,而半导体行业受国际贸易形势、宏观经济景气度、下游终端需求变化、上游原厂技术发展规律及产能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周期性波动较为明显。2020年起,受下游需求旺盛驱动,叠加上游产能增长滞后因素,半导体行业开启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根据WSTS数据,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于2021年第四季度达到此次增长周期最高峰。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行业开始进入下行调整周期,消费电子需求出现明显下降,2022年第三季度至2023年第二季度,工业、汽车电子等下游终端应用需求持续下滑。2023年下半年,行业下游需求触底,上游去库存阶段接近尾声。长期来看,由于市场应用广泛、产业规模巨大,随着电子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应用深度的不断加强,全球半导体市场整体将保持长期增长趋势。根据WSTS数据,2022年市场规模增长至5,740亿美元,同比增长3.2%,增速明显放缓,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同比降幅达到21.3%,其中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销售额同比降幅达到28.74%,降幅高于其他地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降幅缩小至17.26%,环比增速由负转正,达到4.21%。2023全年同比下降8.22%。2024年,行业景气度复苏,全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6,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2%。2024年12月3日,WSTS发布了市场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仍将实现增长,市场规模将达到6,971亿美元,同比增长11%。
若下游终端应用需求持续疲软,行业景气度进一步下降,而公司未能准确把握行业趋势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无法持续汇集下游需求,将对公司业务增长、产品销售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公司收入波动或出现下滑的风险。
二、净利润下滑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33,319.83万元、263,709.04万元、257,726.99万元,期间费用分别为35,700.14万元、29,704.29万元、30,486.7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3,541.19万元、7,859.17万元、8,833.28万元。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9.14%,期间费用下降幅度小于营业收入下降幅度,导致净利润较同期减少41.96%。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降幅缩窄至2.27%,而毛利率有所上升,同时,期间费用率小幅上升,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2.39%。
如未来下游市场需求减弱、市场竞争持续加剧等因素导致公司收入下降或毛利率降低,或若公司未能准确把握下游需求变动趋势并动态调整公司费用投入,则公司仍存在净利润下滑的风险。
三、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及数据供应商合作稳定性风险
公司的上游供应商主要为国内外知名的电子元器件原厂或分销商,整体而言,电子元器件市场上游原厂和授权分销商高度集中,主要由欧美企业主导,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供应商主要以全球大型原厂和知名授权分销商为主,各期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32.96%、21.75%、15.35%,在公司主动优化、丰富采购渠道的背景下,供应商集中度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但仍相对较高。此外,公司主要以数据合作方式开展电子元器件线上销售业务,通过API/EDI、FTP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接入全球超2,500家优质供应商的海量电子元器件库存数据信息,并利用信息化系统、大数据应用能力实现对供应商及其库存数据的有效管控,从而高效响应用户在公司线上商城实时的大量搜索需求。因此,与业内优质数据供应商开展数据合作,是公司业务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公司已与包括恩智浦(NXP)、艾睿(Arrow)、安富利(Avnet)等知名原厂或大型授权代理商在内的超2,500家优质供应商开展数据合作。
在上述背景下,若主要供应商的经营状况恶化导致交付能力下降,或公司的平台规模、服务能力、技术水平无法跟进或满足优质数据供应商的业务发展速度,亦或受国际政治环境等因素影响,都可能会存在主要供应商终止向公司销售产品或进行数据合作的风险,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四、客户、订单流失的风险
公司中小批量订单占比较高,单笔订单价值相对较低,同时,客户众多且较为分散,因此,交易客户数、订单规模会直接影响公司收入规模。与传统的分销渠道不同,公司主要依托互联网开展业务。近年来,公司在搭建及完善供应链体系和销售团队及建设信息系统/模块等方面投入较大,上述成本、费用大多较为刚性和固定。当主营业务边际利润贡献较低,无法完整覆盖公司投入的固定成本、费用时,公司将可能出现亏损。因此,收入规模对公司而言极为重要。目前,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期,若供应能力、服务能力无法有效支持业务快速发展,用户体验变差,将会导致客户、订单流失的风险,对公司未来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五、经营现金流风险
报告期各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8,817.20万元、7,517.24万元、2,044.39万元。公司存在采购端与销售端账期错配,从采购端上看,公司的上游供应商以国内外知名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厂商、授权分销商为主,包括恩智浦(NXP)、艾睿(Arrow)、安富利(Avnet)等,上述供应商占据一定的市场优势地位,因此在信用政策上对方一般要求预付全部款项或给予小于等于30天的账期;从销售端来看,公司下游客户以国内生产制造企业为主,公司根据其信用情况通常给予1-3个月的付款账期。因此,整体而言,销售端回款周期高于采购端的付款周期,导致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期限垫资。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速放缓,采购端与销售端错配金额缩小,现金流量转为正数。目前,公司已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重点监控,以满足公司日常经营需求,若未来公司与客户/供应商的结算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无法持续保持对经营现金流进行有效管控,可能会因此产生经营现金流大幅波动或短缺风险,影响公司未来持续发展。
六、技术及系统安全风险
(一)技术风险
公司为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提升在电子元器件流通领域效率,保持公司业务可持续增长。公司现有业务的开展、产品开发、信息挖掘及分析等方面对相关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竞争对手迅速跟进甚至加速创新,而公司自身研发能力不匹配或者项目投入不足,将可能面临技术水平落后、业务模式固化等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对公司的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二)系统安全风险
公司是一家在电子元器件流通领域、并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企业,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对公司的经营至关重要,互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公司已采取了完善的数据库备份、数据安全传输和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数据资源存储和使用的安全性,但公司仍可能存在受到恶意软件、病毒、黑客攻击或电力、网络中断,以及其他系统安全运行问题,造成公司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客户终端无法接收信息、公司电脑系统所存储的机密资料外泄等后果,从而影响公司正常运行,对公司业务及品牌形象带来不利影响。
七、中美贸易摩擦及公司子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的风险
2023年3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将公司子公司云汉香港列入“实体清单”,同批列入的我国企业还包括浪潮集团、龙芯中科、第四范式、华大基因等。截至2025年9月11日,云汉香港仍为“实体清单”企业。
一方面,云汉香港作为单独法人主体,直接受到“实体清单相关管控政策”限制,限制政策对其业务开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云汉香港采购金额占公司总采购比重从列入“实体清单”前的15%左右,下降至低于1%。
另一方面,公司及其他子公司作为其他独立法人主体,并不受“实体清单相关管控政策”限制,虽有少部分供应商停止了与公司及其他子公司的合作,并造成销售毛利方面的损失,但整体影响较小,且随着公司已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应对,负面影响已逐渐缩减。
未来期间,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政府进一步限制半导体领域的技术、产品向我国转移,将可能对我国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的发展造成一定不利影响,进而对公司的境外采购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项目 | 2024.12.31 | 2023.12.31 | 2022.12.31 |
---|---|---|---|
资产合计 | 1,081,230,401.34 | 947,972,368.48 | 1,065,521,125.32 |
负债合计 | 333,147,984.54 | 289,312,234.86 | 486,783,350.2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 748,316,077.90 | 658,953,818.35 | 579,010,562.54 |
股东权益合计 | 748,082,416.80 | 658,660,133.62 | 578,737,775.09 |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
营业收入 | 2,577,269,899.86 | 2,637,090,412.20 | 4,333,198,286.20 |
营业成本 | 2,157,762,050.05 | 2,247,250,592.04 | 3,806,407,447.63 |
利润总额 | 96,848,225.81 | 83,627,692.65 | 157,068,816.97 |
净利润 | 88,332,810.22 | 78,591,687.67 | 135,411,916.25 |
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8,272,786.59 | 78,612,584.95 | 135,634,353.75 |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0,443,903.53 | 75,172,441.68 | 188,172,043.4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9,180,693.30 | -12,020,251.37 | -77,634,888.9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3,638,439.43 | -141,774,925.43 | -46,610,690.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2,773,451.83 | -78,132,399.99 | 67,213,265.24 |
项目 | 2024年末 | 2023年末 | 2022年末 |
---|---|---|---|
流动比率(倍) | 2.68 | 2.66 | 1.91 |
速动比率(倍) | 1.80 | 1.95 | 1.43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 15.70% | 20.31% | 28.70% |
资产负债率(合并) | 30.81% | 30.52% | 45.69% |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 7.23 | 8.39 | 12.09 |
存货周转率(次) | 13.08 | 15.78 | 20.23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万元) | 12,479.98 | 11,596.86 | 19,787.63 |
利息保障倍数 | 35.47 | 19.21 | 12.21 |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元) | 0.42 | 1.54 | 3.85 |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 | -0.06 | -1.60 | 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