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交流 嘉宾介绍 图片展示 公司介绍 发行概况 投资要点 风险提示 数据统计 新股专题

分享:

活动介绍
活动议程

提问频繁,秒后重新提问
还可以输入200
本期活动已结束,欢迎到"向公司提问"区继续交流! 进入"向公司提问"

暂无相关信息,小编在马不停蹄的更新中,敬请期待!

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

暂无相关信息,小编在马不停蹄的更新中,敬请期待!

请稍后,加载中....

活动嘉宾

图片展示

公司简介

发行概况

发行日程
网上路演日 2025年9月19日
申购日 2025年9月22日
缴款日 2025年9月18日
发行人联系方式
联系人 欧阳国
电话 0760-89913220
传真 0760-88885870
主承销商联系方式
联系人 张龙
电话 010-83252583
传真 010-83252204
募集资金运用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投资总额 募集资金投入金额
1 金属管材数字化成型装备及其他订制类智能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35,726.41 8,960.59
2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7,545.00 7,545.00
公司信息
中文名称 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 OMS Machinery CO., Ltd.
公司境内上市地 北京
公司简称 奥美森
股票代码 920080
法定代表人 龙晓斌
董事会秘书 欧阳国
董秘联系方式 0760-89913220
注册地址 广东省中山市南区街道圣都南路88号
注册资本 60,000,000元
邮政编码 528455
联系电话 0760-89913220
传真号码 0760-88885870
电子邮箱 dsh@china-oms.com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要点

1)技术和研发优势

公司专注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研发及工艺开发、产品设计等,将研发积累和技术创新放在企业发展首位。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建立了高素质的研发团队,积累了丰硕的研发成果。

①研发体系完善,研发平台完备

公司自成立以来,围绕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制造,依托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工程实验室和中科智能研发平台持续开展研发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建立了不同类别的研发平台与基地,加强企业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保障项目、技术、人才、信息的多元化发展,如广东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中山)研究生工作站和研究生培养基地等。

②研发团队优秀,激励机制有效

公司以研发为核心竞争力、驱动力,重视技术团队建设。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高端人才引进、技术骨干内部培养、社会招聘等方式不断加强研发团队。目前,已形成一支以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等专业资深人士为引领、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中坚、青年工程师为储备梯队的研发团队。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15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6.72%。公司研发工程师团队中,有中高级职称32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工程师3名、工程师28人,有中山市企业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9名。公司除建立《研发项目及新产品生产管理制度》《项目及专利申报奖励管理办法》《知识产权奖惩规定》等激励机制外,为研发人员设置了多维度的职业发展路径。

③研发投入持续、技术成果丰富

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技术的储备与创新,报告期内,累计投入研发费8,225.1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总额8.55%;开展研发项目,突破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丰富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467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95项、国际PCT10项、实用新型专利244项、外观设计专利18项),获得授权著作权63项(其中软件著作权59项)。

2)产品优势

①产品种类丰富

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研发、生产智能制造设备,产品种类多、规格全、成套性好,现有高速翅片生产线、长U机、穿管机、胀管机、折弯机、小U机、套环机、清洗机、数控弯管机、开料机、管端机、冲拔孔机、管路加工一体机、自动焊接机等多种类型的产品,每类产品又有多种规格型号,覆盖了换热器全生产环节所需的设备,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和成套设备及生产线。

②产品性能优越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成果的转化,目前已有9项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与国内外同行业公司相比,公司在技术上占据优势,公司产品具有节能节材、生产效率高、精度高、加工质量高、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等优点,有3项科技成果经鉴定分别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获得33项欧盟CE认证证书,具有一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③产品功能完备

公司的产品充分考虑成熟工艺与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客户的应用场景,对产品进行模块化、数字化设计,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可根据客户的需要,集成多种功能,按照工艺变化自由组合,在各功能模块之间快速切换,灵活转产。

3)品牌及客户优势

目前,公司已在行业内建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效应。品牌优势有助于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为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境内注册商标35项,于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企业、2013年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

公司现有客户包括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奥克斯、海信家电、TCL家电、四川长虹、大金空调、松下电器、江森自控、特灵、开利、富士通将军、三菱重工海尔等国内外家电巨头。上述大型家电制造企业对供应商提供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均有极高的要求,与下游家电巨头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表明公司产品质量得到了广泛认可、公司品牌在业界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由于相关客户长期使用本公司产品,对产品的功能特点、运行方式和后续维护均已较为熟悉,用户粘性较高。因此产品被替代的可能性较低,从而对其他厂商的进入形成壁垒。

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和强劲的市场拓展能力,公司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及地区,与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海外市场的开拓证明了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实力逐渐得到国际客户的认可,已经逐渐具备了在全球市场中与国际知名品牌竞争的实力,这为公司今后持续拓展海外客户资源、扩大国际市场影响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风险提示

一、经营风险

(一)下游需求波动的风险

智能制造装备历经多年发展,主要技术已趋于成熟,设备的可使用周期为8-10年。当新产品的部分生产工序涉及的工艺变动幅度不大时,可通过优化原有设备的核心零部件等方式满足变动幅度不大的新工艺需求,从而满足客户部分新增或升级的产能需求。推动下游客户设备采购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新产品带来的产能扩张以及老产品较大幅度的工艺变化带来的设备更新换代需求。

如客户前一年向公司采购设备的金额较大,但次年新增产能需求较小或新产品工艺变动幅度较小,导致需升级换代的设备有限等情形发生,将导致客户次年的设备采购需求下降,使得公司销售金额下降,并因此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

(二)业务拓展失败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以产业发展趋势为导向,将环保、风电和锂电新能源行业作为未来拓展的下游应用领域。如因环保、风电和锂电新能源行业等应用领域的客户资源壁垒或技术验证不及预期等,导致公司短期内无法进入客户的供应商体系,将导致公司为进入新领域进行的研发投入、销售投入等无法收回,从而为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三)国际局势影响境外收入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外销收入分别为5,390.71万元、8,793.95万元和6,364.26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66%、27.45%和18.01%。在日趋复杂的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下,国际局势可能会对公司境外收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财务风险

(一)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7,867.72万元、32,493.97万元和35,841.4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938.93万元、4,816.47万元和5,582.25万元。

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受到宏观经济环境、以旧换新产业政策、行业竞争格局、资金投入、市场推广、下游客户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波动等诸多因素影响,任何不利因素特别是下游空调行业整体增速放缓,都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增长放缓甚至下滑。因此,公司存在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

(二)人力成本上升及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合计金额分别为14,943.93万元、16,024.59万元和16,617.27万元,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87.44%、88.31%和85.39%,占比较高,是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受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公司人力成本将相应上升。如果人均产值无法相应增长,则人力成本的上升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公司原材料类别主要包括机加钣金组、电气组、传动组、气动组、原料配件组等,若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短期大幅上涨,也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三)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期末账面余额分别为12,149.03万元、12,130.54万元和14,348.5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3.60%、37.33%和40.03%。随着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的增加,如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困难,可能出现客户延迟付款从而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四)存货规模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7,989.58万元、15,526.57万元和17,929.76万元,占公司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6.17%、39.54%和36.55%,存货规模较大。随着公司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存货规模可能会继续增加,较大的存货规模可能会导致存货周转率下降、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等情况,从而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公司设备生产时间及验收时间较长可能使得公司存货存在减值的风险。

(五)政府补助变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766.59万元、655.16万元和209.47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为41.28%、12.08%和3.31%。如果未来政府对公司所处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公司取得的政府补助金额将会有所减少,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三、技术风险

(一)新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失败的风险

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37%、8.43%和8.02%。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形成467项专利。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公司存在研发投入不能形成专利或非专利技术,或相关技术无法有效与产业相融合的情形,进而导致公司创新失败的风险。

(二)核心技术被侵权风险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在长期研究实践过程中,经过反复的论证与实验,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包括成形工艺技术、工件流转技术等核心技术,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467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95项、国际PCT10项、实用新型专利244项、外观设计专利18项),获得授权著作权63项(其中软件著作权59项),上述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为公司技术优势和竞争力提供保障。

公司采取一系列措施,避免核心技术泄密,但仍存在相关核心技术可能被侵权的风险。

(三)核心人员流失风险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是维持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直接影响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如果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及激励机制不能满足核心员工的需要,未来存在部分核心人员流失的可能性,从而对公司未来的持续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四、法律风险

(一)实际控制人的控制风险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龙晓斌、龙晓明、关吟秋及雷林,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73.77%的股权,同时龙晓斌担任公司董事长、龙晓明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公司实际控制人可能凭借其控制地位,对本公司的人事任免、生产、经营和财务决策等进行不当控制,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及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带来不利影响或损失。

五、募集资金项目风险

(一)新增产能消化风险

公司本次募投项目均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进行,其中“金属管材数字化成型装备及其他订制类智能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用于扩大公司现有产品的产能。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7,867.72万元、32,939.67 万元和35,841.48万元,2024年公司产能1,594,819.06平方米*天,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全部产能2,491,529.23平方米*天,预计全部收入60,000.00万元,如果未来出现市场需求增速不及预期、竞争加剧或市场拓展不利等情形,可能导致新增产能无法消化的风险。

(二)募投项目收益不及预期的风险

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全部产能预计收入60,000.00万元,最近一年的收入35,841.48万元与之存在较大差距,募投项目从实施到产生效益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受技术迭代升级、下游行业需求变动、产业政策变化等一系列风险因素的影响,导致募投项目不能产生预期收益。同时,若募投项目达产后相关产品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可能因折旧和摊销金额增加,导致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项目收益不及预期,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三)研发中心项目研发失败的风险

公司研发中心项目拟投入7,545.00万元进行研发中心场地建设、设备购置及工艺技术研究,但若发生公司在研发方向上未能正确做出判断、在研发过程中关键技术未能实现突破或项目研发过程中管理不善等情形,导致募投项目研发课题具有研发失败的风险。

数据统计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单位:元)
项目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2022年12月31日
资产总计 807,606,708.93 642,028,604.29 631,497,630.19
负债总计 435,480,382.43 330,544,953.73 371,435,638.25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362,478,129.77 304,825,394.84 254,997,728.78
股东权益合计 372,126,326.50 311,483,650.56 260,061,991.94
(二)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单位:元)
项目 2024年度 2023年度 2022年度
营业收入 358,414,797.25 324,939,663.68 278,677,188.47
营业成本 196,638,381.10 183,792,295.96 172,293,729.60
利润总额 63,401,544.76 54,221,515.94 18,571,436.94
净利润 58,812,397.32 49,758,676.37 20,128,819.71
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5,822,456.31 48,164,683.81 19,389,347.16
(三)合并现金流量表主要数据 (单位:元)
项目 2024年度 2023年度 2022年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6,850,611.23 75,414,688.01 29,387,897.78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6,768,464.36 -65,751,141.57 -65,958,704.04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388,515.78 -24,099,450.36 -6,407,687.76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减少)额 11,247,894.96 -13,935,894.74 -42,960,386.07
(四)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 2024年12月31日/2024年度 2023年12月31日/2023年度 2022年12月31日/2022年度
流动比率 1.44 1.51 1.32
速动比率 0.91 0.91 0.71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56.23 53.17 62.69
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 53.92 51.48 58.82
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及海域使用权后)占净资产比例 0.94% 1.05% 1.23%
财务指标 2024年度 2023年度 2022年度
应收账款周转率 3.20 2.99 2.53
存货周转率 1.06 1.00 0.98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元) 84,452,921.33 77,166,040.94 42,111,499.88
利息保障倍数 26.87 17.45 4.61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元/股) 1.95 1.26 0.49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股) 0.19 -0.23 -0.72

相关路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