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交流 嘉宾介绍 图片展示 公司介绍 发行概况 投资要点 风险提示 数据统计 新股专题

分享:

活动介绍
活动议程

提问频繁,秒后重新提问
还可以输入200
本期活动已结束,欢迎到"向公司提问"区继续交流! 进入"向公司提问"

暂无相关信息,小编在马不停蹄的更新中,敬请期待!

已搜索到条记录

<<返回

暂无相关信息,小编在马不停蹄的更新中,敬请期待!

请稍后,加载中....

活动嘉宾

图片展示

公司简介

发行概况

发行日程
网上路演日 2025年10月31日
申购日 2025年11月3日
发行人联系方式
联系人 张琳
电话 010-59069642
传真 010-59069645
主承销商联系方式
联系人 刘拓、王京奇
电话 0755-23835888
传真 0755-23835888
募集资金运用
序号 项目 项目投资总额 募集资金投资额
1 北矿检测先进检测仪器研发基地及检测能力建设项目 14,257.97 14,257.97
2 补充流动资金 3,621.81 3,621.81
合计 17,879.78 17,879.78
公司信息
中文名称 北矿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 BGRIMM MTC TECHNOLOGY CO., LTD.
公司境内上市地 北京
公司简称 北矿检测
股票代码 920160
法定代表人 李华昌
董事会秘书 张琳
董秘联系方式 010-59069642
注册地址 北京市大兴区北兴路(东段)22号1号楼A708、A701室
注册资本 8,496.00万元
邮政编码 102628
联系电话 010-59069642
传真号码 010-59069645
电子邮箱 zhanglin@bkmtc.com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要点

一、权威认证,行业领先地位稳固

北矿检测是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的权威检测机构,也是国内有色金属检测领域业务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检测研究与服务机构之一。截至2025年,北矿检测拥有1个国家级平台:国家重有色金属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公司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指定采样与化验机构之一,具备高水平的无机、有机、固体废弃物、环境等分析测试研究开发和技术服务能力,建立有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北矿检测技术实力得到国际认可,在国内有色金属分析领域具有权威地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发布的T/CNIA 0010-2019贵金属精矿贸易仲裁处理规范(2019-02-13发布,2019-06-01实施)附录A(资料性附录)部分国际仲裁机构名单中,北矿检测作为其备选国际仲裁机构之一。公司借助检测技术优势,在国际检测业务上持续拓展。未来,将持续加大对国际检测业务的开拓力度,扩大北矿国际检测业务的规模,提升公司在国际矿产检测领域的市场地位。2023年,北矿检测首次牵头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Copper and zinc sulfide concentrates-Determination of thallium-Acid digestion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SO 3483: 2023)发布。同时,作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参与ISO/TC26、ISO/TC155、ISO/TC174和ISO/TC183技术委员会等标准制修订工作,一直主导矿石及精矿、有色金属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负责或参与了矿石及精矿、重有色金属、贵金属、合金等领域的7项国际标准、83项国家标准、238项行业标准及14项团标的制定或修订,充分体现了公司的品牌公信力及行业内的权威地位。

二、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及专业技术过硬的技术研发团队

北矿检测凭借专业过硬的技术实力、权威的品牌公信力,负责或参与了矿石及精矿、重有色金属、贵金属、合金等领域的7项国际标准、83项国家标准、238项行业标准及14项团标的制定或修订,参与ISO/TC26、ISO/TC155、ISO/TC174及ISO/TC183技术委员会等标准制修订工作。截至目前,已拥有16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已授权外观设计专利,并且重点参与了“十三五”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工业过程在线分析检测仪器开发与应用”项目,牵头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项目1项,承担项目中课题2项、参与课题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项目1项。

此外,北矿检测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引进、培养、激励,现已形成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知名专家科研技术团队,在自身技术领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相关技术管理人才获得政府及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多次表彰。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共计204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76人,占比37.25%;正高级工程师15人,高级工程师21人,高级会计师2人,合计占比18.63%;同时,员工整体偏年轻化,35岁及以下青年员工127人,占比62.25%。

三、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列行业前端,营业收入整体呈现持续稳定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出具的情况说明,北矿检测于1985年授权为国家重有色金属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是第一批获国家级授权的检验检测机构。截至目前,北矿检测已发展成为国内有色金属检验检测领域业务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检验检测研究机构之一。2021年、2022年、2023年,北矿检测在国内有色金属矿产品检验检测服务领域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1%、2.72%、3.04%,在有色金属矿产品检验检测领域排名第一。

北矿检测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1,740,891.24元、110,469,038.82元及148,019,369.76元,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整体呈现持续稳定增长趋势。北矿检测主要从事的检验检测领域为采矿、冶金领域,其2024年度的市场规模为56.15亿元,若2025年假设按2016年至202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12.39%测算,则预计2025年度,采矿、冶金检验检测领域市场规模约为63.11亿元,发展空间广阔。

风险提示

一、经营风险

(一)品牌公信力受到负面事件影响的风险

品牌公信力是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公司良好的品牌公信力也是公司能够获得客户信任与认可,并持续保持业务规模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品牌公信力的形成需要依靠长期良好的客户服务、及时准确的检测结果、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过硬的技术实力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因此,品牌公信力也容易受到员工操作风险、内部质量管控风险、客户纠纷或仲裁风险以及其他恶性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业务资质被暂停或撤销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盈利情况及持续经营能力。

(二)市场空间不足导致业绩下滑的风险

目前,公司检验检测业务范围主要为矿石、矿产品、冶炼产品等,检验检测需求受到矿石、矿产品、冶炼产品等的交易规模的影响较大。如果未来矿冶行业受到宏观或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导致行业交易规模收缩,进而导致矿产资源交易涉及的检验检测需求萎缩或不足,而公司又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将会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的风险。

(三)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业绩下滑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检验检测行业处于快速发展及不断规范的阶段,从事检验检测业务的机构数量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随着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化及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预计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也会进一步增加,进而可能导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此外,从事不同细分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也可能进入到公司所处的检验检测领域,加剧市场竞争程度。公司若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将面临市场业务机会被挤占的风险,并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风险。

(四)主营业务单一导致业绩下滑的风险

检验检测业务为公司最主要的业务收入来源,公司检验检测业务范围主要集中于矿石、矿产品、冶炼产品等。同时,公司积极研发在线检测仪器,并已形成成熟产品实现对外销售。虽然公司积极开拓检测业务范围及其他业务领域,但整体规模仍相对较小。因此,若公司检验检测业务受到不利冲击或发展受阻,将对公司业务规模及盈利情况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产生业绩下滑风险。

(五)仪器业务不及预期的风险

目前,我国部分先进检验检测仪器还主要依靠进口,国产化程度较低。检验检测仪器的开发研制技术门槛较高,研发经费投入大,专业人才的技术要求高,研发周期长。此外,仪器研发技术的产业成果面临的市场空间及产业化进展存在不确定性,客户接受度有限增加了市场开发的难度。因此,若公司仪器业务未能有效契合市场需求,或客户接受度有限导致公司仪器业务开展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情况。

二、财务风险

(一)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和2025年1-6月,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2.65%、64.69%、61.43%和63.29%。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受到业务类型、客户检验检测服务需求、公司品牌公信力、原材料价格变动情况、客户结构、市场竞争情况、行业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如果上述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存在下降的风险。

(二)税收优惠政策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的风险

2018年9月10日,北矿有限取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2021年9月14日,北矿有限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2024年10月29日,公司再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截止2025年6月30日,发行人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此外,公司在2021年度、2022年度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享受按照当期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在2023年度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享受按照当期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若公司未来不能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或者国家调整有关高新技术企业或相关行业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三)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导致利润下降的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固定资产规模将大幅增加,折旧费用也将相应增加。虽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完全达产后,将有助于公司扩大营业收入规模,但由于项目建设完成到完全达产需要一定时间,公司可能面临因固定资产折旧大幅增加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

(四)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

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净资产规模和总股本规模将有所提高。但由于募投项目实现预期效益尚需一定时间,短期内公司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存在被摊薄的风险。此外,若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不能实现预期效益,也将可能导致公司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被摊薄,从而降低公司的股东回报。

(五)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和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174.09万元、11,046.90万元、14,801.94万元和8,593.5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315.22万元、4,166.30万元、5,062.93万元和3,642.56万元。

虽然截止2025年6月30日,公司营业收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存在因市场竞争加剧、产业政策与市场环境变化、下游行业需求变动、公司市场地位变化、募投项目实施不及预期等不利因素影响出现大幅下滑的风险。

三、技术风险

(一)技术研发失败的风险

公司针对检验检测技术方法与工艺、高端分析仪器设备等领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研发。但如果未来行业出现更为高效精准的检验检测分析方法或技术工艺,或公司研制的高端分析仪器设备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将导致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公司品牌价值和长远发展。

(二)技术人员不足或流失的风险

检验检测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特点,且专业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需要较长时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培养,公司拥有的技术人才团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由于公司检验检测业务需求逐年递增,公司技术人员面临数量不足的风险。此外,若未来检验检测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专业技术人才的争夺将日趋激烈。若公司不能保持良好的人才激励、引进及培养机制,可能面临人才不足或流失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持续发展。

四、人力资源风险

(一)人员规模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主营业务规模的不断增加,公司对于人员的需求不断增长。截止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人数分别为130人、155人、198人及204人,人员数量不断增加。此外,随着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及达产,公司业务规模及人员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张。人员数量的增加将对公司综合管理水平及能力、内控制度体系、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若公司未来不能有效应对人员规模扩张带来的上述相关问题,将会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二)人力成本上升的风险

截止2025年6月30日,由于公司主营业务规模的增加,公司员工人数逐年递增。此外,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将使得公司员工人数进一步增加。若公司未来业务增长规模不及预期,或公司不能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人工生产效率、完善技术工艺流程、提升管理效率等方式消化人工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将会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五、法律风险

(一)住房公积金补缴的风险

2021年度、2022年度,公司存在未为部分农村户口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情况,模拟测算如果缴纳,涉及金额分别约为21.97万元、12.91万元。自2022年末至今,公司已为除退休返聘人员以外的全部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但由于报告期内存在未为农村户口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情况,因此,不排除未来被主管部门要求补缴的风险。

(二)租赁未取得权属证书的房产的风险

公司租赁的矿冶集团的部分房产尚未取得权属证书,涉及租赁面积占公司截止2025年6月30日全部租赁面积的比例为29.22%。矿冶集团已经履行了房产建设所涉及的规划、环评、施工、环保验收等手续,建设过程合法合规。未来如果因为租赁的房产的产权瑕疵等原因导致公司无法继续租赁,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六、发行失败风险

公司选择《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2.1.3条第(一)项规定的公开发行并上市的市值及财务指标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公司的预计市值建立在公开市场投资者对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场估值水平基础上。若公司启动发行时二级市场整体或同行业上市公司市场估值水平出现大幅下滑,或公司发行前出现经营业绩下滑、重大项目研发失败等情况发生,将可能导致公司无法满足《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2.1.3条第(一)项规定的市值和盈利指标要求,存在发行失败的风险。

七、公司治理风险

(一)控股股东控制不当的风险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矿冶集团直接持有公司86.11%股份,通过矿冶总院间接持有公司1.53%股份,合计持有公司87.64%股份。虽然公司已经建立了关联交易回避表决制度、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等各项公司治理规定,但矿冶集团仍可能凭借其控股地位,影响公司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决策。

(二)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的风险

公司自成立以来,逐步建立健全并完善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相关的各项制度,包括《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公司内部管理制度,设立了董事会办公室等组织架构,完善了现代化企业发展所需的内控体系。

但由于股份公司成立时间较短,公司整体规模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若未来公司业务经营规模快速扩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宽、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将对公司治理和运营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假如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不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将会导致公司出现一定的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风险。

八、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

由于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论证完成到募集资金到位、项目实施完成的周期较长,这期间各项因素均有可能发生较大变化而导致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顺利建成投产或无法实现预期效益。因此,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建成投产、是否能够实现预期效益,均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涉及的新增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可能对公司短期内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九、股票价格可能发生较大波动的风险

本次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后,公司股票价格将受到公司业绩、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市场流动性情况、国家与行业政策和投资者心理预期等多方因素影响而产生波动,存在股价下跌的风险,提醒投资者充分认识股票市场风险。

十、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可预测风险

公司未来可能遭受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可预测的风险(如发生地震、火灾、洪水、传染病爆发等其他不可抗力或不可预测事件),进而导致公司上市当年的生产经营及业绩大幅下滑乃至亏损。

十一、影响稳定股价预案实施效果的风险

公司已制定稳定股价的预案,明确稳定股价的启动及停止条件、具体措施等内容。若公司上市后出现需要启动稳定股价预案的情形,上述预案的实施效果可能会受到公司股票流动性、监管政策规则变化、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资金状况、公司经营业绩情况、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稳定股价预案实施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

数据统计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 2025 上半年度 2024 年度 2023 年度 2022 年度
资产总计 36,297.78 34,669.69 31,482.73 22,205.96
负债总计 4,269.71 4,407.50 5,101.11 3,841.03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32,028.07 30,262.18 26,381.62 18,364.92
股东权益合计 32,028.07 30,262.18 26,381.62 18,364.92
(二)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 2025 上半年度 2024 年度 2023 年度 2022 年度
营业收入 8,593.52 14,801.94 11,046.90 9,174.09
营业成本 3,154.84 5,709.63 3,900.59 3,426.49
利润总额 4,313.33 6,293.32 5,309.89 3,815.87
净利润 3,675.69 5,513.25 4,558.12 3,196.32
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675.69 5,513.25 4,558.12 3,196.32
(三)合并现金流量表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 2025 上半年度 2024 年度 2023 年度 2022 年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068.97 6,431.91 5,782.88 20,584.96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87.05 -1,065.26 -808.28 -366.7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912.20 -2,102.81 3,002.49 -1,395.39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减少)额 1,869.72 3,263.83 7,977.09 18,822.83
(四)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 2025 上半年度 2024 年度 2023 年度 2022 年度
资产总计(万元) 36,297.78 34,669.69 31,482.73 22,205.96
股东权益合计(万元) 32,028.07 30,262.18 26,381.62 18,364.9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股东权益(万元) 32,028.07 30,262.18 26,381.62 18,364.92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11.76 12.71 16.2 17.3
营业收入(万元) 8,593.52 14,801.94 11,046.90 9,174.09
毛利率(%) 63.29 61.43 64.69 62.65
净利润(万元) 3,675.69 5,513.25 4,558.12 3,196.3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3,675.69 5,513.25 4,558.12 3,196.3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万元) 3,642.56 5,062.93 4,166.30 3,315.2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1.45 19.47 21.06 18.7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资产收益率(%) 11.35 17.88 19.25 19.47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43 0.65 0.56 0.6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43 0.65 0.56 0.6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4,068.97 6,431.91 5,782.88 20,584.96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6.92 9.32 7.44 5.57

相关路演

更多